APP下载

浅析农村电网损耗严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19-04-04卢颂建

科学与财富 2019年4期
关键词:降损电力损耗

卢颂建

摘 要:农村电力线路在我国占有较大比例,其线路上的损耗也是很大的。通过对农村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线路损耗的各种因素,归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技术手段和强化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入手,提出降低电网线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路;损耗;降损

电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数量较多的大家电登堂入室,从而造成农村用电量的大量增加。农村电网的供电范围广阔,用户分布零散,再加上供电线路的老化以及电力管理人员管理不当,造成农村电力线路大量损耗,降低了农村电力的供电效率。如何通过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高农村电力的供电效率成为摆在农村电力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电力线路损耗偏高的原因

1、技术方面的缺陷

工作中发现农村电力线路多数会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供电半径过长。在农村地区用户终端分布比较分散,配电变压器布点比较少,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加上一些线路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远超过理论所规定的数值,造成了电能损耗增加。2、导线的截面过小。目前,还有不少地区的供电线路线径偏小,线路因长期过负荷运行,达不到最佳的经济运行状态从而引起线损升高。3、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在配电电能损失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变压器容量过小,则引起过负荷运行,变压器过载损耗增大,如果变压器容量过大,则变压器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引起空载损耗增加。4、无功补偿不足。无功补偿的容量不足,使功率因数偏低,电压质量差,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从而增加了损耗。5、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农村低压配电线路的负荷分布一般都没有规律,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就在相间产生不平衡电流,增大了线路的损耗。6、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由于电网改造不彻底,许多设备仍然还是旧型号的高能耗产品;线路老化引起阻值升高,绝缘水平下降,造成漏电增加;另外计量系统老化造成读数不准,等等情况都可能使线损增加。

2、管理方面的原因

虽然目前电力体制里面的从业者职业技能和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百密也会有一疏。在未完全完成智能电网整改的农村电网中,总会存着较多的管理或是操作上的疏漏。如抄表人员由于个人的业务技术原因,漏抄、错抄以及总分表抄表不同步造成线损波动;电力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有违章用电及窃电的现象;电力维护人员未能对电能计量装置及时检修、校验、轮换,产生计量误差;电力管理人员职业技能良莠不齐,技术水平差别很大,缺乏降损节电的专业知识;防控线损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考核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等。

二、降低农村电力线路损耗偏高的措施

1、技术措施

智能改变生活,技术造就辉煌。在规划建设的时候,根据负荷的分布状况合理安排线路的布局走向,线路由电源向四周展开,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合理安排变压器的位置,尽量使变压器设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处在合理的范围。对一些线径偏小的导线进行改造,科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主干线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导线截面,从主干线到分支线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合理选择变压器的类型和容量,负载率在变压器额定容量的65-75%比较合适,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之和要尽可能小。对于一些长期过负荷运行的台区应及时更换容量匹配的变压器,减少配电变压器损耗。如隆安县雁江供电所雁江镇塘埔台区改造工程,原来的变压器容量过小,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状态,线路也比较老旧,经过改造变压器容量由原来的100kVA增容到200kVA,低压线路更换线径更大的导线,改造后線损率由原来的超过20%减到10%以内。

因地制宜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根据目前农村台区现有状况,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投资小,效果也较为明显。合理分配负荷,使三相负荷平衡。一般情况下,动力用户的负荷三相平衡,单相用户的负荷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分配用电负荷的时候,应按用户的用电水平,用电类型均衡地分配到线路的三相上。更换陈旧设备及老化线路。由于电网改造不彻底,有部分设备仍然还是旧型号的高能耗产品。淘汰落后的的设备,更换节能型、智能型的产品对损耗的降低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如城厢供电所城厢镇东信村那权台区改造工程,对线路路径进行了合理优化,重新合理分配了用电负荷,并且更换了新型的电能计量装置,经过改造,电压质量得到了提高,线损也大大减少。

2、管理措施

实行线路及设备主人管理模式,使线路和设备管理人员有效开展配对线路、台区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快速掌握设备的缺陷情况及巡视维护完成情况。分区域、分线路、分电压、分台区开展线损“四分管理”,保证责任落实到位,分工明确。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加大线损考核力度,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落实整改老旧问题。这样。例如广西水利电业集团近几年来实行“四分管理”,分级考核,对线损率达到目标的管理者进行奖励,严格兑现,对线损率达不到要求的管理者进行扣罚,促使管理者主动加强管理,起到了较好的降损效果。

为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管理者可实行“包机到人”的方式,严格执行设备消缺、检修管理制度,狠抓设备缺陷和技术分析,精心开展缺陷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将影响供电质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电力管理人员对所管辖的设备统一管理,建立好台账,定期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查,及时检修、校验、轮换,减少因计量误差引起的电能损耗。

细化工作流程,制定严格且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如制定详细的抄表流程,分表与总表读数时间要同步,减少因抄表时间不统一造成的线损波动。时至今日应尽快完成智能计量的改造,提高电表数据的准确性,减少人为抄表误差,使管理人员轻松掌握台区电量,方便检查台区线损情况及发现异常的线损,进而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智慧计量表的投入使用和采用理论电量平衡分析法,将充分挖掘降低线路损耗、非计划损失的潜力。

做好依法用电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依法用电的氛围。加强用电管理工作,制定用电检查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用电检查,严厉打击违章用电、窃电的行为。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电力管理人员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检查、发现、处理问题。

三、结束语

节能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电网的损耗涉及多方面且非常复杂,因此通过减少农网线损以便走上节能之路将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一个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降低线损,线损管理者对配电网开展有效监管,发现存在线损异常问题时,应尽快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执行整改任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不久的将来,农村电网也能在“大智云物移”这个路上畅行,以此推进新一代农村电力系统的建设,推动农村电网实现高质量发展达到“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同向前,余健明,苏文成 等.供电技术[M].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0

[2]丁克忠.农村电力线路降损技术和管理措施.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82-183.

[3]张海峰.浅谈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J].魅力中国,2013,(11):35-35.

[4]刘慧善.浅谈线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J].科技论坛,2011(2)

猜你喜欢

降损电力损耗
城市电力配网降损策略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损耗研究
大功率H桥逆变器损耗的精确计算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