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与深圳市人才安居政策对比研究
2019-04-04张晓艳
摘 要: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质量吸引大量人才前往。但是随着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也会使得很多人才望而却步。所以一线城市依然需要为人才提供福利以做到吸引人才。而住房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保障他们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一线城市深圳和新一线城市西安的人才安居政策发展和现状的了解,然后对他们的人才安居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到对人才更具吸引力以及更适合城市发展的人才安居政策。
关键词:深圳市 西安市 人才安居政策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发展,抢占人才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步。西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办法。2017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和《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满足百万人才多样化的住房需求。而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决定》来确定人才保障标准和指标。所以不管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都旨在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二、人才安居政策发展与现状
(一)深圳市人才安居政策的发展
深圳市的人才安居发展较早,201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的决定》,此决定规定了保障对象、标准和方式等内容。2011年6月,深圳市发布并实施《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当时的城市发展起到了留住人才的重要作用。因为此时的深圳房价已经很高。2014年12月,深圳市政府通过了《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该办法进一步确定了人才安居将采用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认定以及保障标准都进行了规定。2016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该措施在深圳市人才安居政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强有力地推动了深圳人才安居工程,因为该措施的发布实现了人才住房与基本保障性住房并轨运行。而且在2016年10月9日,深圳市成立了专门的集团即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以下简称“安居集团”),总投资达1000 亿元。该集团的成立是贯彻 《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和《人才安居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的关键一步。
综合来看,深圳市对于人才的住房保障以及福利来看,人才住房保障和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是并轨运行的。而且深圳市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人才安居方面的管理。对于租赁补贴,深圳市对本科及以上人才的补贴覆盖更全、补贴更多。
(二)西安市人才安居政策的发展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市场”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该政策分别从5个方面23项内容明确了政策措施,提出了“5531”人才引进计划,计划在5年内引进和培养百万人才。2018年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主要目的是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办法》明确规定,西安市人才安居房筹集方式主要有:集中新建:按照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建设的政府人才公寓;统筹购买: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房源作为政府人才公寓;长期租赁:政府出资长期租赁社会房源作为政府人才公寓;实物配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的租赁型保障房作为人才公租房;存量调剂:在存量租赁型保障房中调剂使用的人才公租房;單位自建:用人单位利用存量土地或新出让土地投资建设的单位人才安居房。
综合来看,西安市关于人才安居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布办法、措施较少。但随着城市魅力以及国家中心城市的划分也吸引了大量人才,截至2018年7月,西安市我来迁入人数已达50万人。
三、深圳市与西安市人才安居政策对比
深圳市作为我国特大城市,其生活成本以及生活压力更大,所以其对人才的住房保障开始的更早。而西安作为新一线城市,其生活压力以及生活成本是没有深圳市大的。但是,近年的快速发展也让西安的房价快速上涨,本来具有优势的房价也不再具有吸引力。而为了平衡这种情况,西安采取了人才安居政策,对引进的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再者,深圳市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人才住房保障方面进行管理,比政府管理更有效率。而西安目前还未成立相关机构。对于人才的划分,深圳和现实都采用国家认证、省级认证的人才以及学历和职业认证等方式划分人才等级,以此确定住房补助标准。对于补贴的金额,深圳市比西安市略高,但这也与深圳市高物价有关系。其他方面的对比如下表:
四、优化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议
(一)明确人才划分标准
人才住房保障保障公平的第一步就是人才划分的标准要公平。深圳和西安的做法相差不大,都是以学历和职称等进行认定。但是这就忽略了一些技术类的人才以及具有传统手艺的人才。所以,在人才认定以及划分时应该根据具体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行引进和保障。如北京的做法由各区、园区综合考虑本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等因素对人才标准进行规定,而不是全市统一规定。
(二)è?2?×???不能ó°?ì?Dμíê?è??ò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把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住房支持,有利于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不能为了保障人才住房权益而忽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权益。
(三)×a1o2¢?ù?¢ò?×a?a?÷
人才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要以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为主,配售共有产权住房、发放人才租房补贴为辅,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住房支持。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不但能减轻政府负担,也能利用市场的灵活性更好地调配住房资源。这样才能尽快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现在对人才进行住房保障是一大趋势,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人才,也是因为近些年房价过高引起的。所以,在各地进行人才住房保障时要采取合适的政策,要结合当地情况引进相应人才,避免盲目。这样才能使得住房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恩平,杨丽.《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及启示》.[J].经济论坛.2010.
[2]王锋,李宇嘉.《深圳市住房政策实践与住房制度创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郎建燕.《深圳市“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适度水平研究》[J].特区经济.2015.
[4]靳银凤.《浅谈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营运效益及资金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协会.2016(05).
[5]裴敏.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6]兰峰,闫碧璠.《保障性住房失配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1):168-176.
作者简介:
张晓艳(1991--),女 ,河南省周口市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届(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