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太极拳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探究
2019-04-04李晓岩
摘 要: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均开展了太极拳教学,不过相关调查显示,高校中的太极拳教授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便无法发挥更好的教授效果,所以我们需要从真实情况出发,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笔者将站在体育教师的视角,简要探讨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教学;困境;应对策略
相关文件曾指出,高校进行体育教育应该紧密围绕健康,同时在课程中加入世界、民族、文化、健身等元素,从而高效的进行体育教授。太极拳可谓我国的文化瑰宝,得到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但其在教授时却出现了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太极拳教学困境入手,进行相关问题的具体讨论。
一、高校太极拳的教学困境
太极拳的节奏比较慢,习惯这项运动的人群大多年龄较大,所以部分高校在教授太极拳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如理念认知和兴趣选择等部分的问题。
(一)整体课时少,教授效率低。此项运动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体系,太极拳较为柔和轻松,动作灵且缓、架势平且舒,不管是起势还是收势,均要求动作连环均匀,教学的时间较长。现在多数高校教授太极拳时,课时数大多小于20节,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需要在这段时间深入讲授相关的内涵理论,更要讲授并示范动作技术,打分考核[1]。所以体育教师很难深入课程的层次感,部分高校还有应试类的学习潮出现,动作优美、内涵丰富的太极拳活动变成健美操。教师感到枯燥,学生亦深觉疲惫。
(二)教师的水平不高,不能深入挖掘太极拳价值。教授体育有很强的直观性,因此我们对教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特别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体教学效率,现实状况里,部分教师只在大学里和太极拳接触过,并没有深刻认知它的哲学内涵、技击价值和发展精髓,更没有高水平的太极拳技术,这使得部分体育教师欠缺一定的技术水平。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师只是讲授基本的讨论动作,没有很好的衔接融合手、身、意等部分,更没有在功放的视角教授太极拳,使学生学习只是应付了事,教授效果不佳。
(三)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学习气氛。学习气氛可以反映教学模式是否科学,从多数高校教授太极拳的模式看来,整体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僵化。多数高校只是单纯的讲解示范,严重忽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进而使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难以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四)缺失教学理念,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传统教授理念大多为教师为主,教师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学生模仿,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有很强的权威性,学生无法选择评价教师。部分高校在教授太极拳时把学生看作客体,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示范动作,然后学生模仿,规范矫正,下课复习。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忽视动作是否适应,学生学习也只是一味照抄,没有关注创新及研究拳法技术[2]。太极拳在高校的认同度、学生的学习效率二者均有所降低。
(五)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不科学,欠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教学评价非常重要。它可以很好的检验教学效果,并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评价太极拳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讲授内容的深度和方法科学性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在当前阶段,多数高校的太极拳教授没有统一且完善的评价体系,各个学校自设模式,评价的方法也大不相同。这让评价环节过于个体化,没有可比性,不能让高校教学的改革实效且科学。
二、应对太极拳教授困境的策略
(一)增加教授空间,融合理论和实践。教授太极拳时,教师往往受到课时的限制,因此很多时候的教学只能走个形式,此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增进学生和教师的了解,并深入研究太极拳。重点增加整体课时,并组织足够的课外活动。除此之外,传统上的太极拳教授,初始阶段均在调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没有通过太极拳的内涵吸引学生,他们很难持续热爱太极拳。同样的,动作的教学有些僵化,教师只讲授知识和动作,无法帮学生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在具体教授时,应该把理论和时间相互结合,使太极拳自身蕴含的技击技法、哲学思考和古典神韵等充分融合[3]。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认识这门运动的健身、娱乐功能的同时,调动自身对此项运动的兴趣,进而在理论知识和内涵辩证上,获得巨大的提升。
(二)提升教师的教授素质。高效的太极拳教授里,教师的教授素质和教授效率直接挂钩,所以高校需要提升教师的教授素质。从理论角度看,高校应该组织体育教师,品析太极拳中的文化内涵,剖析太极拳的整体历史等。同样的,也要相互交流讨论教授太极拳的模式和太极拳本身的特点,进而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体系。从技术角度看,体育教师需要规范相关的动作技术,构建从教学至实践的整体技术标准,同时熟悉技击技法,让学生培养练习与运用的能力。最后,教師应该对太极拳的训练技巧进行创新,融合太极拳精髓和武术知识,总结并交流太极拳技术,使此运动的教授涉猎更广。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不同高校的太极拳教授存在差异,学校应该从学生层次、人数等要素展开分组,体育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同时展开合适的讲授速度、深度,使用科学合理的教授方法。同样的,太极拳的教授应该拓展阵地,比如借助武术协会提高此运动的教授空间、价值,让学习氛围更加良好[4]。高校也应该组织有关太极拳的运动比赛,将太极拳教师视为主导,让优秀学员适当补充,设立帮扶指导组织,从而提高教授成果。最后,我们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及其它方式进行交流,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重视太极拳的形神,把此运动的内涵融进相关动作,帮助学生规范动作,并熟练运用。还需要共同训练形神,以达到预期的教授效果。同样的,教师应该合理整体进度,想好问题出现的紧急预案,从而优化整体效果。教师教授太极拳时,应该关注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主动改正错误,明晰他们的主体作用[5]。最后要培养学生自我纠错及检测的能力,让其主宰自身学习,发现和自己相适的学习方法。
(五)合理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应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等元素,从而使评价帮助教学过程进一步完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师生互评,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完善学习方法,让其高效学习,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完善教师的教授方法,互惠互利。
总结:
总的说来,太极拳可谓我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其特别的学习方式。高校中,教师要正视太极拳的教授困境,并主动解决,进而健全学生体魄,传承我国的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吕云龙.关于高校太极拳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J].田径,2019(01):51-52.
[2]商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8(32):178-179.
[3]梅晓霞.高校太极拳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61-62.
[4]吴涵.太极拳在高校中的开展现状——以河南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1):143-145.
[5]王稳,于海.高校太极拳教学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6):20-21.
作者简介:
李晓岩(1981-)男,汉族,东北师大,研究生,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