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绣绷架边起身

2019-04-04韩树俊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英姿苏绣毛豆

韩树俊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就是一幅油画的呈现:一袭棕灰色的长裙裾,灰白的宽松外套,浅灰色的加长围巾,长发飘逸,面色红润,亭亭玉立,英姿不凡。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便到了儿时玩耍的屋前场上、田边湖畔,寻狗尾巴草,看藤蔓缠绕的不屈与蓬勃。毛豆黄了,一大堆,饱满的荚、枯黄的茎、残卷的叶,相挤、相拥、相连,依偎在一起。英姿停下脚步,将它们摄入镜头,发到朋友圈,“满场尽是黄豆豆”,诗一般的标题。镜头扩散、延伸、幻化,英姿似看到春日里跟在好婆身后一步一个小坑种豆的那个穿花布鞋扎羊角辫的自己,想到儿时新年里剥毛豆干的香甜。秋日里,邹英姿撑一条木船,带上家人和猫咪,去荷塘看月光下的荷花荷叶,把绷架架到船上去,在荷香中穿针引线,吟诵即兴抒写的诗:“春华落尽,不失风骨;一池残荷,如诗如画”……一种心情,一种意境,一种状态,《缠绕》《镇湖渔民》《翠·江南》《快乐的豆子》,她的很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就是在脚下这片泥土、这片水域中获得灵感的。我看过她的绣品《缠绕》,满眼是茎藤纏绕着枝干,是枝干缠绕着茎藤,是绿色缠绕着红色,是红色缠绕着绿色,一节节缠绕,一段段缠绕,一枝枝缠绕,一层层缠绕……说不准下一幅就是《缠绕》的姊妹绣《依偎》,那构思,就产生在深秋走过毛豆堆那一瞬间,饱满的荚依偎着枯黄的茎,残卷的叶依偎着曼曲的藤。邹英姿的很多作品,最初的创意就来自于生活中最初的一眼。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已经在路上。她一直在路上,行走天下,传播苏绣艺术。那天我在“英姿绣”采访英姿,她刚从“一带一路”非洲沿线摩洛哥回到家,时差还没有换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她在摩洛哥展示绣品的故事。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泉州,在洛阳,在敦煌;在东海,在西域;在欧美,在非洲……考察、采风、展览、论坛、讲座,汲取艺术的甘露,传播苏绣艺术的精华。曾经辗转半个地球,从中国苏州镇湖出发,到英国伦敦,再到美国洛杉矶,邹英姿一定要找到心中的圣物,那件在1907年被探险家斯坦因从王圆箓手中“骗走”的敦煌文物。在洛杉矶盖蒂博物馆终于见到《凉州瑞像图》的时候,她情之所至,用我们民族最古老、最传统、最崇高的跪拜礼仪,朝圣祖先刺绣艺术之巅,表达新一代刺绣人英姿焕发的愿望。“我越过半个世界,只愿寻找古代刺绣曾经辉煌的一页。”话音未落,早已泪湿衣襟。看,刚从敦煌回来,又去泉州“世界佛教论坛”参展了,去拓展佛教与“一带一路”,英姿首创的滴滴绣在禅心绣悦大放异彩。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望着刚摘下的残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即兴的诗句脱口而出。走下绣绷的邹英姿,写过不少诗,她出版的大型刺绣画册《禅心绣悦——邹英姿刺绣艺术作品选》每一章节的序曲,都用自己创作的诗。英姿是生活的舞者、艺术的舞者,她在绢面上用细针和彩线舞蹈,她在生活中为捕捉到无处不在的美而舞蹈,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专为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而生的。我喜欢她每一首植根生活的诗,我尤喜欢她最近创作的《我的心跳起舞来了》——

我的心像一只春雨里的孔雀/张开它那染着狂喜色彩思想的羽毛/在它的狂欢中从天空找些幻想/渴望着一个它并不认识的人/我的心跳起舞来了/春雨隆隆地跑遍天空/骤雨卷过平地/百虫在巢里静等阳光/野鸭在渐暖的湖水里嬉戏/雷声滚滚//啊,我的心像孔雀般舞蹈/雨水在春的枝条上滴沥/小鸟的翅膀惊扰了树林/湖水冲洗了乡村的草地/我的心跳起舞来了

她从绣绷架边起身,一个转身,把灿烂的笑容刻在每一位来访者的心中。此刻,英姿艺术馆成了温馨和美、博大精深的苏绣艺术大课堂,英姿会对你讲述她的人生体念、艺术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各国青年艺术爱好者走进“英姿绣”,英姿每次都手把手地教这些金发碧眼的洋学生。这不,刚走一批,邹英姿又在夸他们了:“奥地利的学生拿针捏线灵活得很呢!”英姿苏绣大课堂还办到了工艺美院的讲台,上了多个世界级艺术论坛。

从刺绣绷架边起身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圆睁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的灵感像漫天的彩云落满绷架……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英姿苏绣毛豆
为平凡鼓掌:不甘原配作别“拼娃”大战
烧毛豆
九天任翱翔
十指春风,落针苏绣如画
浅谈我国苏绣工艺的特点与传承
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
毛豆姐姐的信
百米泳赛大揭秘
毛豆称象
穿越脱线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