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瑞云峰,透骨灵珑

2019-04-04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园子奇石杨绛

“苏州织造衙门是我母校振华女校的校址。园里有两座高三丈、阔二丈的天然太湖石。一座瑞云峰,透骨灵珑;一座鹰峰,层峦迭嶂,都是帝王家方有而臣民家不可能得到的奇石。苏州织造府,当是雍正或是康熙皇帝驻驿之地。所以有这等奇石。”这是时年99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在《漫谈<红楼梦>》里的一段话(《当代》2010年第4期)。

瑞云峰,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珍贵的嫁妆,曾经是苏州织造府西花园的奇石,曾经是皇上行宫后花园里的观赏石。太湖奇石瑞云峰,有称“江南三大名石”,与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西湖绉云峰并称;也有称“江南四大名峰”,上述三石再加苏州留园冠云峰。

在“江南三大名石”中,绉云峰高2.6米,小蛮腰最细处仅0.4米宽;玉玲珑峰高约3米,宽约1.5米,厚约80厘米;瑞云峰,峰高5.12米,宽3.25米,厚1.30米,底座高达1米多,总高为6.25米。瑞云峰外形在三大名峰中最高挑,加之透骨灵珑,犹如夏日里穿着清凉的长腿美女,独领风骚。5.12米,宽3.23米,厚1.30米。瑞云峰坐落在被誉为“最中国学校”的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学校前身正是杨绛所说的她的母校振华女中。建校已有111年的历史,杨绛读小学时就进了这所学校。校址前身是清苏州织造府。

“一座瑞云峰,透骨灵珑”。瑞云峰坐落在校园西花园内。穿过伟绩碑,沿孝通楼西行,过亭与来今雨斋,便见高大的古木浓阴下掩映的假山石群,层峦迭嶂,形态各异。有的像苍鹰蹲守,有的像灵猴跃腾,有的如宠犬乖巧,有的如绵羊祥和……走近,忽现一尊巨石兀立假山围绕的一泓池水中央,伟岸挺拔,倒影在水波中高大的倒影微微漾荡,更显婀娜有致,这便是瑞云峰。

瑞云峰留在杨绛80多年的记忆里是“高三丈、阔二丈”,“透骨灵珑”。其实该石原高三丈余,有道是类火形,不利宅主,于是短去六七尺,犹高三丈余。5米多高的整块巨石,从整体看,巍峨挺拔,形若半月,瘦俏高耸,涡洞相套,几及一百,褶皱相叠,剔透玲珑。“涡”,是石头上各个部位大小不一的朝天凹槽,小圆坑,犹如我们伸出手来,手心朝天五指曲起形成的坞;“洞”,洞穿,是石之穿透之处。涡洞相套,几及一百,方玲珑,剔透,显得有造型,有灵气。太湖石讲究“褶”、“瘦”、“透”、“漏”。瑞云峰满身褶皱相叠,高挑精悍,剔透玲珑,涡洞相套,正应了“褶”、“瘦”、“透”、“漏”太湖石的特质,正面嶙峋,背面圆润,妍巧甲于江南,不负盛名。此乃瑞云峰之奇观也!

瑞云峰出自洞庭湖,为朱勔所采,上有“臣朱勔所进”字样,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尽管我与瑞云峰相识六十载,顽童时还涉水过池,爬上峰座,却未曾留心是否有“臣朱勔所进”字样,我想即便有也许早被雨水冲蚀,岁月磨灭,但奇峰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这是确凿无疑的。当时拟送进京的有“大谢姑”、“小谢姑”两块,这“大谢姑”是进了京,这“小谢姑”留了下来。瑞云峰是“小谢姑”的别名。

明代时“小谢姑”为湖州绅士董宗伯所得,董氏嫁女时将石作嫁妆赠给苏州富绅徐时泰,徐将石置于东园,即今天全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的苏州留园的前身,更名为瑞云峰。之后于乾隆四十四年(1799)被织造太监从留园迁至当年织造署西花园,也即乾隆南巡行宫。史载迁到织造署西花园是瑞云峰高6.23米,宽2米多,矗立在园内的水池中央。为什么介绍江南三大名峰时写峰高5.12米,这短缺了的1.11米去哪里了呢?原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丈量法,前者是连峰带座,后者是峰之“裸高”。

瑞云峰确实是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皇宫里有其姐妹“大谢姑”,它是货真价值的“皇亲国戚”,?加之雍正或是康熙皇帝七次下江南行宫都在织造府,皇上多次下榻来看瑞云峰呢!可见,瑞云峰无论身世、社会关系、身价、地位,都有其出奇之处,江南奇石,名至实归矣!

瑞云峰还有其出奇的经历。话说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至1127年4月),靖康这个年号总共用了两年,靖康元年12月宋钦宗赵桓正式投降金国,成为俘虏;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当金人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如此这般,“小谢姑”未进京城,遗留民间。当初在洞庭开采,渡船运出太湖,风急浪高,舟翻,连峰带座,一并沉入湖底。想尽办法打捞,无果。后当地农人用泥石四面筑堤,用水车车干水,用千余人工,终于将峰石打捞出来,而作为峰座的巨大盘石,則留在了茫茫太湖。其后此石归之于湖州南浔富绅董宗伯。在一次运载过程中,载至上次翻船之处,船竟然又一次侧翻。于是从湖心四面筑堤,架木悬索,民工潜水搜索,发现目标后再潜水连上铁索,动用了千百人,十指抠挖,手指鲜血直流。将一巨石打捞出水面,一看竟然是上次沉没的石盘。再招募善泅者摸索水底,周边一里内外水域摸索,终于将巨峰打捞出来。

两次在同一水域沉船,最终连峰带座一并捞起,实乃奇迹。就其奇特的经历而言,不失为奇石也!

瑞云峰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被织造太监从留园迁至当年织造署西花园,到1906年振华女校创办,其间,瑞云峰矗立西花园有一百二三十年的岁月。百年中,清织造署作为乾隆南巡行宫,乾隆皇帝为“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而六下江南,其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驻跸织造署,瑞云峰目睹了乾隆在她面前踱步吟诗。

瑞云峰移址当年织造署西花园之后的一百二三十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以现代化为主题的新学的浪潮。王谢长达先生于1906年创办振华女校,不几年校址迁入织造署旧址,瑞云峰开始了与一群女学生朝夕相处。瑞云峰看到了民国初期一流的名人雅士在她面前走过,蔡元培题写匾额的“长达图书馆”与瑞云峰相守了一个世纪,还要一直相守下去;苏雪林每每上完国文课总要在瑞云峰前小憩……

我的案前有一本这所百年老校编輯的校友散文集,书名为《西花园的雨》,翻开目录:蔡元培、章太炎、叶圣陶、费孝通、杨绛、何泽慧、彭子冈、陆璀……

或校董,或校友,让人眼睛一亮。这本书的封面,西花园的亭子和秋叶在点点雨珠的映衬下,有一段淡淡的文字——

这是个钟灵毓秀的园子。曹雪芹走后,过了一百多年,苏州织造署成了一所学校。两个像曹雪芹一般大的孩子来了,男孩是费孝通,女孩是杨绛,他们在一个班里读书,也许也是这个园子的灵动与灵气,让他们不一般,之后都成了大作家大文豪。有过了几年,这个园子又走进来了一个女孩,她也如杨绛当年进来的时候一般大,她叫彭子冈,走出去以后,成为当时最有名的记者。这些孩子们在这个园子里是有福的,不仅有山石清流、修竹清风,更主要的是遇到了一些好老师,蔡元培会来给他们讲美,胡适会来给他们讲大观园,后来,叶圣陶也来了,给他们讲写作……

不知怎么,我把这段文字与瑞云峰联系了起来。阴差阳错,瑞云峰没有进入皇宫,遗落在民间,人们却遗忘了“大谢姑”,记住了“小谢姑”。石头是通人性的。“小谢姑”的身上没有丁点儿的“皇气”,看如此高耸、挺拔、嶙峋,有着一种骨子里的“傲气”,或者称之谓“骨气”。这种傲气,表现在振华女中校长王季玉身上,正是日寇入侵时王季玉决不为日本人办学,带着师生去东山;这种傲气,正是杨绛、费孝通、何泽慧这些大作家、科学家骨子里的为国争光的民族气节;杂志傲气,正是穿着振华女中校服的彭子冈去国民党监狱探望被进步青年的正义之气;这种傲气,正是陆璀在五四运动中举着喇叭呐喊的豪迈之气!

瑞云峰如此圆润、灵珑、秀美,具有文人雅士一般的文气。质朴,大气,圆融,这不正是今天所提倡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吗?无怪乎一批批时代的先锋、精英、大家从这个园子里走出来,从这个园子里走向世界。

亦诗亦画的车前子把自己在苏州的工作室设在这个园子里,他说过:“把人画得入木三分,就接近鬼;把人画得离地三尺,就接近仙;把人画得不像人,那么,差不多就是神了”。我在这个园子里有幸生活了33年,也就是说,瑞云峰陪伴了我33年。我在许多场合要提到这个园子的时候,总会说,我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這个园子里度过的,其实私心里我想至少活到九十九。由此我有了无数个与瑞云峰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有了无数个与瑞云峰对话的机会。我在晨曦暮钟中看,我在晴阳雨帘中看;我在春花秋霞中看,我在蝉噪雪霏中看……迎着早晨的阳光,我看得入木三分,石面上的褶皱丝丝缕缕、褶皱上的苔藓斑斑驳驳,峰石入木三分,就接近“鬼”,让我看清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我在午后的浓阴中看,古木的倒影与巨峰的倒影把瑞云峰托起了三尺,瑞云峰在古木与巨峰交相辉映的荡漾的倒影上,飘飘欲仙,真的接近仙了;入夜,我独自站在黑魆魆的巨石前,它已经不像峰,只有一个黑乎乎的影子,此刻的它,莫非“差不多就是神了”。我怎么和老车看画有了一样的想法?哦,我面前的瑞云峰分明是一幅画嘛,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墨画。何止是一日里的晨昏变化,它让我获得一年四季的享受:春阳中,我看得入木三分,就接近“鬼”,我领略“鬼斧神工”的真美;下雨中,瑞云峰蓦地”离地三尺,就接近仙”,我也飘飘欲仙了;冬雪覆盖了整个儿的巨峰,这“透骨灵珑”的白色的精灵不像石,那分明就是神了。

瑞云峰,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一座瑞云峰,透骨灵珑”!

猜你喜欢

园子奇石杨绛
小小的园子
选择
我家的园子
快乐的园子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