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碎片化阅读时,我们在谈什么?
2019-04-04徐三石
徐三石
“碎片化阅读”正在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种阅读方式的反义词是“系统阅读”或者“深度阅读”。人们担心,长期进行碎片化阅读,会使得一个人看似获取了大量信息,却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且,碎片化阅读所获取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浅薄的,缺乏真正的价值。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碎片化阅读”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独特产物。因为现代人的时间被割裂得很破碎,长时间连贯的阅读,在今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当我们没有闲暇进行系统阅读时,碎片化阅读或许是我们的另一种选择。
上述两种观点事实上无法形成真正的交锋,因为当我们在谈论碎片化阅读时,我们对于这个词语缺乏清晰的定义。哲学上非常推崇给语词下定义,因为如果一个语词的定义是模糊的,那么关于它的讨论一定会缺乏准确性。就像当有人问“怎样区分现实和梦境”时,最重要的不是立即去思考这二者的区别,而是要询问提问者,在你的题干中,“现实”与“梦境”是如何定义的。
我们该如何定义“碎片化阅读”呢?我觉得这个词语包含着两种意思,一种是“碎片化时间阅读”,还有一种是“碎片化内容阅读”。
先说“碎片化时间阅读”。除非在休息日,否则我们拥有的时间通常都是碎片化的。这种碎片化时间,也可以简单地划分成“小碎片”和“大碎片”。二者的区别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诠释:“小碎片”是指等地铁的时间,而“大碎片”是指坐地铁的时间。
在坐地铁的时候,只要没被挤得动弹不得,我都习惯于掏出一本纸质书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自然而然地用笔在书上画下句子或写下感想。别看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依然可以让你进入深度阅读,只不过当你再次抬起头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可得留心不要坐过了站。
至于“等待地铁”这样的小碎片时间,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等公交车,等服务员上菜……这种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因此即便你想把它用于阅读,也并不适合用来读纸质书,选择公众号文章或者一些APP的内容会更恰当。
说完“碎片化时间阅读”,再来说说“碎片化内容阅读”。当我们说一个内容是碎片化的时候,我们是相对于系统化来说的。通常来讲,一本书就是一个小的系统,比如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的《“错误”的行为》,这本书就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小系统。
这本书加上其他行为经济学的作品,比如泰勒与桑斯坦合著的《助推》等等,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在系统中,知识是有上下游的,一个知识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还占据着系统中的一个位置。当你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时,你不仅能够知其然,最重要的是还能知其所以然。
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让你在面对新问题时,对问题进行拆分,了解它对应的知识脉络。你可以调动这个部分及其上下游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碎片化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又或者其实是有关联性的,但由于你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所以察觉不到这一点。
碎片化内容会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误以为学了几个新名词,就等于学到了新知识。殊不知这种类型的新知识是孤立的,它确实为读者增加了谈资,但价值也仅限于此。
把几个时髦名词当成新知识,并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全部,这样的人所能取得的进步一定是有限的,因为他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浅层的而非深刻的,因此他在思考问题时通常考虑的是表象而非本质。
虽则如此,也不能全盘否定碎片化内容的价值。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不是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如果你把碎片化内容视为一种引导,视为一个激发你学习的兴趣点,那么碎片化内容对你而言同样是有帮助的。没有人会在刚起步的时候,就去进行系统化的学習,碎片化内容可以让你判断你究竟对哪个领域感兴趣。
就像你关注了一个公众号,那么公众号所发的一篇文章往往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内容,这篇文章不可能让你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但它至少可以让你获得一点知识。接下来就要看你如何看待这一点知识了,相比于什么都不懂,获得哪怕一点点的知识总归是好的。只是,你也得擦亮双眼,意识到这点知识毕竟是浅层的、是表面的,打个比方来说它就是知识海洋里极其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试想,如果这样一滴水能够让你获得滋润、感受到愉悦,那么为何不试着站在更高的地方纵身跃下,去全身心地感受一下这片知识海洋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