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王朝翻译理论的现实意义
2019-04-04顾鸿杰
顾鸿杰
摘要: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发生的翻译活动对翻译界、整个文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侯奈因·本·易司哈格(Hunayn ibn Ishaq)、麦泰·本·优努斯(Matfft ibn Yanus)和查希兹(Ai-Jahiz)三位当时代表翻译家的翻译话语入手,分析他们的翻译思想,并进行现代化阐释。
关键词:阿巴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翻译话语;现代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Ho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2-0127-03
一、引言
本文选取阿巴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中三位代表人物,整理三位代表人物的话语,运用现代化翻译理论进行阐释,希望对于日后阿拉伯世界翻译话语的系统整理提供更多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关于阿拉伯阿巴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的落脚点很少在翻译理论上,而是更多探讨翻译活动对于传播哲学、医学、逻辑学等的影响,或者探讨翻译活动对于保存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重要意义。比如吴鹏、秦元旭(2014)在《对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意义的再认识》中探讨翻译运动对医学、语言学、天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二、阿巴斯王朝翻译运动
(一)阿巴斯王朝介绍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公元751年,圣裔家族和波斯人的联盟建立了阿巴斯王朝,该王朝一直延续了500多年之久,于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一开始,这个“从沙漠中走出来的阿拉伯人既缺乏文化传统,又缺乏政治管理经验,制度建设更无从谈起。因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成为新王朝统治者急需解决的难题”(母仕洪、冀开运,2017)。
而且当时的阿拉伯人也乐于接受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正如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说过,“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吸取益处。”正是在这样统治者鼓励、民众乐于学习的氛围之下,通过翻译其他民族的著作学习各类学科知识的翻译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因此,阿巴斯的沙漠文化吸收了米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农业文明,同时又吸收了古罗马、古希腊的海洋文明,在这种不同文明交融之下,政治开明,思想自由。
(二)阿巴斯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
一般从狭义上说,百年翻译运动是813-913年,根据文化史学家艾哈迈德·艾敏在《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中的观点,可以将整个翻译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曼苏尔哈里发,止于拉希德时代。这期间翻译的著作有:波斯文的《卡里莱和笛木乃》、印度文的《信德罕德》、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等等。
第二阶段就是狭义百年运动时期,即百年翻译运动的鼎盛时期。开始于813年的麦蒙时代,止于913年,在麦蒙执政期间,“智慧馆”被扩建成一所集图书馆、研究院和翻译局为一体的多功能性机构。这个时期因为智慧宫建立等政策原因而使得翻译活动走向鼎盛。
第三阶段从约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伊历300-400年)。著名的翻译家有麦泰·本·优努斯、萨比特·本·古赖等,翻译的主要作品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物理学》及其注释。
三、代表人物及其翻译话语分析
(一)侯奈因·本·易司哈格的翻译思想
侯奈因是一位知名、多产的医学著作翻译家,“侯奈因最著名的工作,是把格林全部的科学著作,从希腊语译成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侯奈因翻译时留下的翻译话语也十分丰富,主要从他的一些书信中获取第一手材料。
1.侯奈因翻译中的读者意识
侯奈因的翻译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目的进行翻译,他会基于医学从业人员或者其他客户的要求和目的进行适当的改编。而且,侯奈因在一些情况下也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的翻译活动通常有赞助商,而为了获得他人的赞助,他需要考虑赞助商的需求。比如侯奈因在其书信中写道:“我多方游历去搜集这些作品,证明这些作品的可靠性,然后进行修订,舍弃看起来是假的作品,然后进行翻译,通常翻译为叙利亚语,但有时候也会直接翻译为阿拉伯语。”
而在为其他人翻译时,必然要考虑到赞助人的要求,考虑到读者的期待。“侯奈因翻译客户选取的文本,并且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翻译。”
2.侯奈因翻译的增删原则
侯奈因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机械地把原文全部意思或者篇章都翻译下来,而是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增删L~-aJj。在他的书信中写道:
在下文中,格林提到了阿里斯托芬。但是,我翻译成叙利亚语的这份希腊手稿包含一些我难以理解的错误。我对于格林希腊演讲颇为熟悉,也了解其作品中的多数思想。但是我不熟悉阿里斯托芬的语言,更难以适应。因此,对于我难以理解的引用,直接忽略不译。忽略它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读完之后,只能读出格林所表达的含义。因此,我认为我不用过度关注它,而应该关注一些更为有用的信息。
对于增词侯奈因曾经说过:“同样在我翻译的希腊手稿上,我发现希波克拉底的论点缺失,但前面有其他论点,而且格林的部分评论也缺失了。所以我添加了希波克拉底的论点,并且加上了我认为符合格林风格的评论。”
从中可以看出,侯奈因增译的方法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他会尽可能保证正确,增删都是会考虑最后读者获得的效果。
3.侯奈因对于文化可译性的见解
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地区一样,最初翻译活动展开时都会探讨可译性问题。当时阿拉伯百年翻译活动出现大量译介作品的时候,很多人质疑自己的文化是否会受到他族影响。但是侯奈因认為,希腊典籍等外族文化、知识可以进行翻译,并且可以融入阿拉伯文化,因为一些文化现象、一些知识具有共通性,它们的价值更是具有普适性。比如希腊医学发达,而医学对于各个民族都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这样的翻译不会造成文化霸权这种问题,而是会促进落后一方的医学得到发展。
长年以来,翻译界一般认为20世纪中期之前的翻译理论围绕文学与语言学展开,而且最初发端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提出“多元学者”,把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纳入翻译理论。而到了20世纪末出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更多关注翻译是否带有文化扩张、思想渗透的特点。
(二)麦泰·本·优努斯的翻译思想
麦泰是一位哲学著作翻译大家,活跃在10世纪,主要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的翻译思想主要可以从他和AbfiSa'id al-Sirafi之间的辩论中看出。他们辩论的焦点就是希腊哲学的可译性问题。
“除非使用我们学习到的逻辑,不然我们难以从谬误中获取真相,从谎言中获取真诚,从模糊中获取證据,从疑惑中获取确定。”
从中可以看出,他不仅认为希腊、罗马的逻辑可译,而且有利于阿拉伯人以此认识世界,是阿拉伯人更好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这种想法和侯奈因类似,坚持希腊的逻辑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我们理解世界最重要的工具。这种逻辑就如4+4=8这样具有真理性和普遍性。但这种观点受到了同时代Al-SirOfi的强烈反对:
“若一种逻辑是由希腊人创立的,存在于希腊人中、他们认可的谚语中、形容词和各类描述中,又何时这种逻辑应该去统治土耳其人、波斯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呢?”
所以,他认为逻辑、语言或者文化都是不可译的,都是局限在自己身处的文化背景和大环境中,难以在另外一个大文化环境中生存。而且他认为麦泰用阿拉伯语阐述希腊看待世界的逻辑和方法会威胁阿拉伯国家的崛起和发展,破坏阿拉伯既有文化和看待世界的逻辑与方法。所以从两方面而言,希腊文化存有的逻辑是无法翻译到阿拉伯语中的。首先,逻辑依托不同环境和背景,难以脱离环境存在。再者,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阐释他族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对自己民族的威胁。
相比之下,麦泰这种崇尚希腊逻辑的倾向在那个时代不会被看重、关注,但是他认为通过翻译学习先进逻辑和文化是可以促进自身文化发展的。这种观点不由得令人想到安德拉德(Oswald de Andrade)在1928年发表的《食人宣言》中表达的食人主义翻译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弱势文化可以通过翻译吞食先进文化中的精华,强化自身,重塑身份,一定程度上防止翻译理论家落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淖。
(三)查希兹的翻译思想
查希兹出生于公元781年,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尤其在散文方面颇有造诣,据称一共写了140部作品,内容涉及阿拉伯散文、动物学、护教学等。查希兹关于翻译的话语和思想主要围绕文学翻译和对于译员翻译能力提出要求。
1.散文、宗教类文体的翻译问题
首先,他提出散文这一文体具有不可译性,鉴赏诗歌只能是自己懂这种语言的人才能做到。正如他曾经说过的:诗歌艺术的神韵只有阿拉伯人以及说阿拉伯语的人才能鉴赏。诗歌不可译,也难以传播。
关于诗歌文体翻译的特殊性问题,我们不由得想到20世纪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兼文论家雅格布森,他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在《论译诗》中提到:“我以为,只有当我们为译诗找到了能产生像原诗同样功能的,而不是仅仅是从外表上相似的形式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达到了艺术上接近原作。”
除了诗歌,查希兹认为对于宗教类文章也是难以翻译的,正如他曾经说过:
“我们如何鼓励译者从虚假表述中了解真相,以及何种程度将某种表述标记为‘真还是‘假是违背宗教律法的?而‘真是什么意思?‘假又是什么意思?其中又有多少标准?而哪个标准的遗失会导致宗教最高原则受损?”
这样一系列的疑问表明在翻译过程中,很多原则都难以把握,一旦有所偏差就会导致教义或者一些原则发生改变或者产生异端,因此宗教类的文本是不可译的。
查希兹也进一步阐释了这两类文体难以翻译的语言结构层面上的原因。很多作品中为了传达思想和信息,会出现大量修辞手法,而如何翻译这些修辞手法,如何传达出原文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个很大的问题,甚至说,翻译人员能否看出这些修辞手法也是一个问题。
关于宗教类文本翻译的特殊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杰罗姆,他最先对宗教类文本予以区分,认为宗教文本的语言结构也是传达意思的,所以推崇逐字逐词翻译。关于宗教类文本的翻译讨论开始较早,但是多数翻译家讨论宗教类翻译主要着眼于宗教文本本身,比如杰罗姆、马丁·路德这样的改革家着眼于读者,认为译文要考虑普罗大众,并且使用民族语言以提高民族语言的地位。而查希兹则从翻译人员的角度出发探讨这类文体的不可译性,对于探讨宗教类文本翻译颇有意义。
2.翻译员能力问题的探讨
相比于同时代的翻译家,查希兹率先对译员的能力提出要求。所以在这点上,他认为很多著作具有不可译性是因为很多翻译员缺乏能力。比如翻译亚里士多德或者柏拉图的著作,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他们的学术造诣,自然没有人可以真正翻译出他们的著作。所以,他对于译员的背景知识要求很高,“查希兹要求译员在对原文所涉及的主题和对目的语、源语都有很好掌握。”
查希兹认为,另外一个阻碍翻译活动进行的因素就是译员基本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双语。他认为,两种语言会相互影响,互相干扰;其次他认为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有限,一般人只能很好掌握一种语言。在这种情况下,译员能力的缺乏导致语言之问的不可译性。
所以,查希兹认为,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是译员无法达到一定的能力,无法达到原作者的学识,同时基本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双语能力。
查希兹在论述可译性和非可译性的时候,率先将译员的能力考虑到翻译当中去,认为翻译不可行是因为译员能力不足。首先是译员的背景知识不足,比如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时,阿拉伯世界中很少有如此造诣的哲学家,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自然难以译出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精髓。第二方面是因为基本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双语,而且认为在翻译文学作品方面,很少有人具有符合翻译文学作品的文学素养。而这点直到1540年多雷(Dolet)才有意识地对译员能力提出五条原则。其中也提到译员需要有良好的双语能力,并且完美地通晓源语和目的语。
事实上,查希兹对译员提出的能力要求和对译员能力要求做的思考比16世纪多雷的观点更具有深度。多雷只是提出译员该有何种能力才可以进行翻译,而查希兹是对于译员是否可以具备这些能力产生质疑。而且在多雷的观点中提到译员需要对源语和目的语有完美的掌握,却并没有说如何完美掌握,以及探讨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完全双语。但是查希兹则是通过了观察大量翻译实践以及思考,这对今天我们研究翻译人员应该具备何种条件,译员翻译的时候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阿巴斯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历史上颇具深远意义的一次翻译活动,诸多翻译活动背后的翻译思想、理论都值得后人进一步探索。现当代探讨的很多翻译理论和问题在当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现在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