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最大神庙观礼火葬
2019-04-04马迎晨
本报特约记者 马迎晨
中国人的清明节是祭奠和怀念逝去亲人的日子,尼泊尔人类似的节日是在每年8月下旬的“母牛节”。尼泊尔人实行火葬,加德满都的帕舒帕蒂神庙是尼泊尔最大的露天火葬场所在地,现在居然成了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帕舒帕蒂神庙坐落在横穿加德满都市区的巴格马蒂河两岸。帕舒帕蒂庙又叫湿婆庙,建于公元879年,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印度传统风格的建筑群。河北岸是一座座金顶红瓦的印度教寺庙,南岸则矗立着一大片白色的石造舍利塔林,中间有一座石头桥连接。
帕舒帕蒂神庙是加德满都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令人称奇的是,神庙靠近河边有一座灰白色的建筑是专供濒临死亡而无法救治的尼泊尔人使用的,据说里面不但有几十个停放这些活“死人”和尸体的房间,而且还有一间设备齐全的手术室,专门用来摘取离世者的眼角膜。在征得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这些志愿捐献者刚刚去世时,医生会立刻动手术摘取他们的眼角膜。据报道,尼泊尔人的眼角膜捐献比例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尼泊尔也拥有世界第二大眼角膜库。尼泊尔人对于生死看得非常超脱平淡,认为人的死亡只是重生的开始,人死后的肉体更应该归还给大自然。如果肉体中的有用部分可以给他人带来健康和幸福,那么他们很愿意在去世后捐献出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神庙旁边居然还有一座政府建的免费养老院,里面住着很多无儿无女或者无家可归的老人。
帕舒帕蒂神庙下面的巴格马蒂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流向恒河,因此印度教徒以能够在这里火化为荣。河流的北岸排列着二十几个石头火葬台。位于河流上游的台子,是尼泊尔皇家和上层权贵人士专用的火葬台。在靠下游一点地方的台子,主要是供普通民众阶层使用。河流两边在枯水期会裸露出大片的沙地,附近的河滩上堆放着大量准备用来焚烧尸体的木材。
死者的身体从头到脚被白色布单包裹,看不清死者的年龄性别,由几个男性家属用竹担架抬着围绕火葬台转五到十圈,代表希望死者生死轮回至少五到十次。然后人们把尸体放在河岸的石头斜坡上,让死者的双脚浸泡在河水里,表示为死者洗净脚下好干净上路。死者的亲属一一过来做最后告别,并将朱砂粉末撒向尸体上的白布。最后,几个男子用担架把尸体抬放到木材堆上,除去身上覆盖的一切衣物并扔到河里,这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旁边的人很快用稻草再把尸体覆盖起来(如图)。身穿白色短上衣腰围白裙的火葬工人走上前来,用稻草和细小的劈柴在木材堆的两个灶膛里点火。不一会儿,烈焰腾空而起,红色的火苗吞噬了整个木柴堆。整个过程大概持续四五个小时。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情平静。尼泊尔人大都信奉印度教,对死亡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印度教徒相信灵魂永生,轮回转世。死亡意味着灵魂挣脱了肉体的束缚,摆脱了世间的痛苦。因此,对他们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