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进”平台下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之“进课室”

2019-04-03黄竟愉周淑芬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大学生

黄竟愉 周淑芬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践行“五进”实践活动,特别是“进课室”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措施。此文章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践行“进课室”实践活动进行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五进;养成教育;进课室

在大学生中开展“五进”——“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未来和接班人。学生以学为主,进课室、上好课是大学生的主业,也是大学生学习文化、寻求知识、掌握技能、增长见识、扩大视野、成长成才的主要渠道和形式。然而,“进课室”的含义不仅仅是学生到课室上课,还应该包括课室外的教育教学形式,一方面,大学生要走进课堂,就是要求大学生必须按时参加每一堂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做到认真听讲,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缺课认真听讲,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走进教室,要求大学生课余时间自觉到教室自学讨论,巩固知识等。

一、 大学生“进课室”的意义

简单的话,大学生“进课室”是为了完成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学分,顺利的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而我们所说的“进课室”是大学教育的主阵地,是掌握各种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成长成材的场所;是大学生接受同辈人影响的主要渠道,同班同学同在一个课室学习,同听一位教师的讲课,同在一位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专业、探讨真理、追求梦想,这是每个学生人生中不可磨灭的终身印象。这种印象是同辈人的相互影响,是同辈人的相互认可,是同辈人的相互鼓励。

二、 大学生“进课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发现影响大学生不想进课室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既有学生个人因素,也有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

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脱离父母的管制后,自制能力明显不足;基础较差,上课时感到迷茫,易产生懒惰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狭义地理解学习只为应付考试;没有自己的大学规划,盲目性的学习;过于注重发展个人兴趣,忙于各种考证而选择逃避上课。

(二)学校

教师缺乏教学魅力,上课内容以及上课方式无法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听讲;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生不愿意进入课室学习。

(三)社会

网络诱惑,许多学生沉迷手机等电子设备,无法专心上课;金钱诱惑,大学生边打工边上学,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三、引导大学生“进课室”的有效措施

(一)“辅导员+助班”模式管理班级

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生活、学习、思维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会出现迷茫,不适应的情况,助班(以老带新)模式的实行,不仅可以为辅导员的分担工作,还可以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组织能力使其全面发展,帮助新生迅速调整心态,找准大学生活的方向,最短时间内融入大学生活。

助班的职责主要如下:做好新生接待工作,新生军训工作,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引导新生做好大学规划;深入班级、宿舍等生活场所,对新生进行谈心活动,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动态,为新生排忧解难,及时将新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向辅导员反应;参加班级管理,协助辅导员选拔和考察班级干部,进行班级建设,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二)实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把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理解课堂中的知识。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时间,教师不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为学生讲解基本的知识。这样,课堂上预留出大量的时间供师生谈论和探究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達讲述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三)推行“三风建设”活动月

通过“三风建设”活动的开展,加强“三级”(指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检查力度,变被动为主动,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自觉遵守《大学生学生手册》规范,正确履行义务和权利,不违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改正不良习惯(如在上课吃早餐,迟到,早退等),扭转不良的学习风气(上课开小差,讲话,我行我素等),形成一个乐于学、勤于学、会学的良好学风;通过加强校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具体措施有:

1.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本校校风、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严格规范日常管理,加强自身教风建设。大力开展“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纪律”和“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考试”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相互配合,进行查课制度。利用查课数据来反映学生的进课室状态,及时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根据考查数据进而进行“优秀班级”评比,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例如:利用召开主题班会、学习先进,树立典型等。

(四)实行手机入袋

我院推出“请不要把青春交给手机”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上课前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并放入标有自己学号的手机挂袋中,每个班安排值日班委,对手机挂袋情况进行拍照,登记以及上报。若发现手机不入袋者,按旷课处理;破坏手机袋者从严处理,按学生守则赔偿损失并进行处罚。每天都会有学生干部对手机入袋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辅导员会不定时检查手机入袋情况。

实行手机挂袋规定,有利于学生改正上课玩手机,过分依赖手机的坏习惯;有利于更好的吸收老师讲授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四、结语

“进课室”上课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学生实现个人到大学获取知识和本领的主要渠道。因此,倡导大学生“五进”,鼓励大学生自觉践行认真做到“进课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知识的向心力,努力营造和鼓励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自由探索、敢于创新实践、积极面对人生的良好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指导老师:张林柏,马英子)

参考文献:

[1]胡功林.浅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融合[J].教育现代化. 2017(34).

[2]薛亚茹. 基于学生学习视角的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7.

[3] 甘振丽.辅导员助理在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河学刊. 2016(02).

[4]陈兴强.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6).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