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

2019-04-03汤栩伦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南旧事电影改编

汤栩伦

摘 要:本文聚焦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的改编;基于对小说原著主旨精神的认识,对比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的改编之处,主要从电影的拍摄内容和拍摄手法两个方面,分析《城南旧事》的电影改编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

关键词:城南旧事;电影改编;原著精神

《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根据自己的童年记忆写的一部小说,1982年由导演吴贻弓改编拍摄成了电影。电影自上映后广受欢迎,获得多项大奖。可以说,《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十分成功的,而电影能收获较高的成就和赞誉,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对小说主题精神的还原和尊重。

一、原著小说《城南旧事》所传递的主旨精神

小说《城南旧事》所要传达的主旨精神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叙述童年时期的故事,描绘北京城的风景人物,表达作者对童年时光及北京故地的怀念相思之情;二是通过作者笔下人物的一次次告别,表现了人生旅途之中不得不面对的离别和成长所带来的疼痛。

(一)童年回忆与旧城故地——沉沉的相思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代序》中写道——“为了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年为背景呢?”,《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作者也提及“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可以看出,“回忆童年”是小说最初的主题。可见,“回忆童年”是林海音书写作品的初衷,也是这部作品初始时要为读者所呈现的内容。

作者通过对过去童年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通过描绘北京城的一草一木,表达了对旧城故地的思念。小说中,冬日的骆驼队、新帘子胡同、淳朴的北京女人宋妈等,都弥漫着浓郁的老北京味道,令全文笼罩着淡淡的怀旧氛围,透过这些风土故物、人情往事,《城南旧事》传递出来的,是作者对童年和故地“沉沉的相思”。

(二)无奈的离别与必然的成长——淡淡的哀愁

而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则是离别与成长。

“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我十三岁,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随着爸爸的花儿落地,“我”也完成了一个重要阶段的成长蜕变。“成长”与“离别”两个主题彼此缠绕,使得小说虽然由五个不同的故事构成,但是在小说的五个故事中,都有一份同样的淡淡的哀愁;每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曾经带给小英子难忘的时光,在她的世界里留下美好,但是最后却没有能一直留在她的身边,就像是固定的命运一样,这些人最后都无奈地离她而去,而在一次次的离别之中,在时光不断溜走的过程中,英子也迎来了自己的成长。

二、从电影的拍摄内容谈《城南旧事》的改编

电影与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电影对小说做了一定的改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兰姨娘》章节的删除

电影的导演曾表示,考虑到电影容量的问题,他们把《兰姨娘》这一部分全部删除。事实上,删除掉这一部分,使得电影的叙述更加的集中精炼,也更好地保留了电影营造出了的单纯恬淡,温情脉脉的感觉。

一方面,《兰姨娘》这一部分所描述的兰姨娘和爸爸的暧昧关系,使爸爸的性格更加复杂,他不仅仅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也是一个妈妈口中“在日本吃了一整夜花酒”的男人;而妈妈也不止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妈妈,还是一个为了家庭忍受着爸爸浪荡行为的旧式女性。电影删除了这些情节,人物的性格变得更加单一,爸爸从头至尾都忠诚宽厚的,妈妈也是温柔贤良的。而除了使人物的性格单一集中的同时,也是照顾到影片所营造的童年回忆的那份温情,符合“淡淡的哀愁”这一氛围,而不至于被复杂与冲突破坏。

另一方面,《兰姨娘》部分的一个重要人物——德先叔并没有出现在电影中,但是其实影片中可以看到德先叔的影子。影片利用了“思康”和“德先叔”学生身份的重合,将“德先叔”所代表的新青年形象移植到了“思康”的身上,既符合了电影容量的需要,也保留了原著中所留下的一些时代痕迹。虽然林海音在小说中通过“去政治化”更多地保留作品中的一份童真,但总体而言,电影对“革命新青年”这个人物特征的移植在很好地保留了作品时代特征的同时并未显现出浓厚的政治氛围。

(二)《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两部分的删减与缠绕

《驴打滚儿》讲述了宋妈的故事,在小说中,“宋妈”这一人物形象虽然由始至终都有出现,但是关于她的故事是集中在《驴打滚儿》这一篇章中完成的。和小说不同的是,电影做了两个部分的改动:一是删掉了后来宋妈寻找丫头子的部分,二是在电影一开始和电影中间就已经插入了宋妈男人来英子家找她的镜头。不同于小说在某一个部分独立叙述,电影的处理集中而不独立,使影片感觉更加整体和丰富。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篇目大部分被删除,英因迟到被教训、具有象征意味的“爸爸花儿落了”、老高报丧等场面都没有拍摄出来,只出现了英子去医院看望爸爸的场景,其余场景成了简单的一句话带过,爸爸的死去从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转换到电影中在墓地祭拜的场景。

与小说最大的不同是,电影中,宋妈的故事和爸爸的离开两个部分是缠绕在一起的。影片在宋妈从心慌不安到知晓子女死亡流离的这一过程插入了父亲身体每况愈下的情节,而最后宋妈骑着驴车离开,是在爸爸的墓地离开的,宋妈和英子母女一起祭拜完父親之后,才坐着驴车离开。影片的最后,是英子母女乘坐的黄包车和宋妈乘坐的驴车渐渐背离远去的场面。

这样的删改和融合,很大程度上是照顾到了影片容量的问题,影片的时长不足以支撑起五个完整的故事。在影片中,宋妈和爸爸的故事线渗透在了其他故事之中。宋妈的故事和爸爸的故事缠绕,宋妈离去和爸爸离去的场景叠加,在影片最后强化了“离别”的主题,影片的最后英子眼里蓄满了泪水,两辆车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不仅围绕了林海音所要表达的“离别”与“成长”的主题,更是在无言之中渲染了哀愁的氛围。

三、从电影的拍摄风格谈《城南旧事》的改编

电影《城南旧事》所采用的拍摄风格是块状的散文风格式样,这一式样的运用与电影所要传达的原著中的“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关系密切;也正是在改编者透彻地理解了原著诗意本质的基础上,选择了块状散文风格式样的拍摄,更好地还原了小说的主旨精神。

本文主要从电影拍摄风格的两个特点进行讨论。

(一)生活的纪实性

散文式电影应扎根在生活的沃土之中,做时代和人物的忠实记录,以生活本身的生动性取胜,而这种生动往往是虚构的情节所不具备的。”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两者都是基于作者的生活实际进行创作的,而电影的纪实性同时还表现在拍摄的视角上。

小说中的“我”是第一人称叙述,在电影中转换为“英子的眼睛”,英子的眼睛能看到什么,影片所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什么。吴贻弓导演谈到的,他在影片拍摄中删除了思康、小栓子、丫头子这些具体人物形象,甚至把小英子想象的妞儿受虐待的画面也删除了,因为这些,都不是小英子的双眼所能看到的。也正是因为电影对视角内容的筛选删减,减少了虚构想象的画面,使电影能够更好地遵从纪实性的特点。

(二)形散而神不散

电影虽然选取了几个没有必然因果联系的故事,但是并没有给我们割裂感,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作品题旨的整体性,这与散文写作“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十分相似,而这种题旨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是电影本身的突出优势——有声音背景。电影从一开头就响起背景音乐《骊歌》,它作为背景音乐出现,营造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这不仅使电影的整体感增强,同时其营造出来的氛围也很好地体现了原著的主旨精神。

二是电影对原著所传达的主旨的坚持。电影通过写秀贞、小偷、宋妈的故事和英子与爸爸的相处,看似零散,但透过英子那一双承载着童真、悲伤、快乐的眼睛,坚持了小说所传达的“每个人都离我而去”的“离别”和“成长”主题以及影片开头那一句“不思量,自难忘”所蕴含的“童年回忆”主题。正是通过对小说主题从一而终的坚持,增强了影片本身的整体感。

四、总结

我國主要把电影的改变方式分为三种,其中一种便是“忠实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所谓“忠实于原著”,是指改编影片一定要忠实于原作的精髓——或叫做“神韵”和“实质”,所谓“创造”则是指创造出新的银幕形象来。

电影《城南旧事》的改编则属于“忠实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一方面,电影尊重了小说主题,定下了“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这一总体基调;另一方面,基于对小说原著精神的尊重,电影在内容处理上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再创作,使情节发展更加集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单纯,照顾到电影容量的同时发挥了电影这种媒介本身的优势;与此同时,电影《城南旧事》还采用了与小说原著风格相符的拍摄手法;正是以上种种处理,使得《城南旧事》成为电影改编史上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2]陆士清.谈谈影片《城南旧事》的改编[J].电影新作,1983(02):77-78.

[3]吴贻弓.我们怎样拍《城南旧事》[J].电影新作,1983(03):81-83.

[4]彭笑远.《城南旧事》:从小说到电影的“同”与“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4(04):38-42.

[5]王军君.《城南旧事》改编中的散文化风格问题探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63-67+109+124.

[6]徐花.《城南旧事》乡愁浅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02):26-30.

[7]李小平.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之缘——从20世纪10、20年代话剧、小说的电影改编说起[J].东南传播,2009(12):76-79.

猜你喜欢

城南旧事电影改编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