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历程

2019-04-03殷丽霞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跨文化交际

殷丽霞

摘 要:跨文化交流学逐渐成为传播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就其学科特性而言,它已不单单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而是成为一门综合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科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称霸世界,但当时其他大国强势地位与外交弱势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分驻各国的很多美国大使既不懂当地的语言,也不懂当地的文化。相比之下,当时的苏联就胜过一筹,90% 的苏联外交官都懂得他们所在国的语言。

为了弥补这一弱势,1946 年美国成立了对外事务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专门针对驻外官员进行职前和职中培训,主持培训的人主要是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语言。培训问题不大,文化培训却并不顺利。当然问题并不在于开展培训的人类学家,因为他们也是在秉承自己的职责,向官员们讲授各国人文风俗,但是官员们反映这些知识太宏观,不利于他们与当地人的微观互动。他们希望学习与当地人交流的具体文化。

一、跨文化交流学科的确立及发展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内以黑人为先锋,掀起的少数异族争取民权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美洲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的大批移民进入美国,也增加了美国学者研究跨文化交流问题的迫切性。就是在这样的多元文化推动下,美国跨文化交流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奥利弗(Robert T.Oliver)1962 年出版的《文化与交流》(Cultre and Communication)以及史密斯(Alfred Simth)1966 年出版的《交流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就成为当时研究跨文化交流的代表作。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跨文化交流学逐渐成为传播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就其学科特性而言,它已不单单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而是成为一门综合了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专门的学科刊物也开始出现。

很快,跨文化交流就不再是美国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这一领域。20 世紀 7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苏联、南非等国家民族矛盾凸显,各国学者积极介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研究的长足发展。另外,继 1974 年美国创立跨文化教育、培训和研究协会以来,1991 年欧洲又成立了SIETAR(SIETAR Europe),1994 年德国也成立了 SIETAR(SIETARDeutschland)。SIETAR 的主要目标,是鼓励那些有助于在个体、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各阶层,建立稳固跨文化关系的价值、知识、技能的发展和应用。同时,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实用性也令其受到一些跨国组织的青睐,许多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都非常强调对职员进行跨文化交流培训,这一切都极大地促进了该学科的成长。

二、中国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是最先引进跨文化交流学的,1982 年汪琪的《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in Global Village),对此便有所涉及。大陆对该学科的介绍则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主要著作包括胡文仲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1991)、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1988)和《怎么介绍中国》(1993)。另外,霍尔的《无声的语言》和《超越文化》、萨莫瓦尔等人的《跨文化传播》、刘易斯的《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等著作也相继被译成中文。此后,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1995)、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1997)等,都非常系统地介绍了跨文化交流的知识体系。

进入 21 世纪后,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始遍地开花。关于跨文化哲学的研究,如李天刚的《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奇的相遇》(2007);关于跨文化商务管理的研究,如陈晓萍的《跨文化管理》(2005),窦卫霖的《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2007)、曾仕强的《中国式团队》(2007),以及译自珍妮·布雷特的《全球谈判——跨化交易谈判、争端解决与决策制定》(2005)等;关于跨文化语言交流的研究,如李学爱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方交往的习俗和语言》(2007)、史兴忪的《跨文化与语言社会化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007)、闫文培的《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2807)等;还有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流的研究,如毕继万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1998)、云贵彬的《非语言交际与文化》(2006)、译著阿伦·皮斯的《身体语言》(2002)等。

尽管世纪之交时,我国学者在跨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显著,但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依然落后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学科设立上。我国目前开设这个课程的高校屈指可数,只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有限的几所校院,这似乎与我国在国际社会互动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

因此,当麦克卢汉对互联网时代“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来临;《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79 岁高龄的母亲抱怨,在网络上与几个法国人打桥牌,却听不懂他们用法语交流,当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再次席卷全球时,似乎越来越无法逃避跨文化交流这个命题,越来越有必要系统地了解它。

三、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历程

(一)前范式研究阶段

有关交际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欧洲三位大师级人物:Charles Darvin、Carl Marx 和 Sigmund Freud。Freud 的“无意识”概念为早期的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无意识层面解析奠定了基础。在几十年后,美国人类学家 Edward Hall,人称跨文化交际之父,通过心理分析理论,认识到人们经常对非语言交际行为无自觉意识。

Darvin 的演化理论,主要通过如 Sir Herbert Spencer 和 Max等社会经济哲学家们对跨文化交际学产生了影响。Darvin 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感情表达》可以说建构了(动物)行为学与非语言交际。

与 Marx的社会演化理论相对应,19 世 纪 末 的 人 类 学 家

Loius Henry Morgan 与 Edward B.Taylor 提出了文化演化模式,即人类社会经历从野蛮到半开化到文明的阶段,并认为英国是文明的社会。

Boas 对 Morgan 与 Taylor 的民族中心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产生了人类学的基本宗旨——文化相对论,即不应以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人类学的这一宗旨后来也成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宗旨。

Hall 以此为基础,构筑了跨文化交际学中非语言交际部分,如在马路旁等公交车的人们间的距离与栖息在电话线上的鸟儿距离相似。

Boas 与他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们,如 Edward Sapir、Ruth Benedict 和 Margaret Mead 对后来的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促进了种族间的平等。Boas 与他的最后一名博士生(David Efron)一起就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做了早期研究。Benjamin Whorf 是 Sapir 在耶鲁大学的学生与同事,在 Sapir-Whorfhypothesis(沃尔夫假说)里提出了语言的相对论,即语言影响人的感知,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个侧面为旅居国外人士的适应性研究、文化休克研究与同化文化研究。其历史根源都出自人类学家的早期工作。如“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一词,是 R.Benedict首次提出来的。

(二)范式的出现

二战后,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对外援助项目,辅助重建欧洲。这个项目成功后,1949 年杜鲁门总统提出了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计划。美国国会同意建立一个机构(The FSI)专门负责训练外援技术人员与外交官。Hall 是该培训机构训练项目的关键人物。1955 年,Hall 发表了“科学的美国人”——有关跨文化训练的学术论文;1959 年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为跨文化交际学奠定之作,勾勒了跨文化交际范式的中心原则: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参与和体验风格;从单一文化社会层面研究转向人际的跨文化研究;着重非语言交际;了解文化无意识;非判断性的民族相对性;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三)标准的学科

20 世紀 60 年代末,在 Hall 的跨文化交际范式下,已无形地聚集了一群学者。他们开设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著书并发表文章,加入有关的学术团体。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几所院校率先开设了该课程。该类课程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高等院校大量增加。

1980 年,在本科层次有二百来所院校开设了这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该类课程。该类课程在研究生层次大约六十所美国学院开设。印第安纳大学是第一个颁发跨文化交际博士文凭的院校。从1975 年起,William、Howell 在明尼苏达大学培养了一批颇有天赋的博士生,后来皆成为该领域颇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学者。

总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已成为受人重视的学科,尽管其理论的体系还未形成,其学术地位已基本确立。国外参与该领域的研究人士有文化人类学者、社会语言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等;国内该学科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外语界的专家、学者们。

参考文献:

[1]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3]弗兰克·戈泰,多米尼克·克萨代尔.陈淑仁,周晓幸译.跨文化管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传播学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