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大选花这么多钱,值不值(讨论)

2019-04-03钱峰

环球时报 2019-04-03
关键词:印度国家

钱峰

随着印度五年一度的全国大选临近,各方近来在分析鹿死谁手、花落谁家的同时,对于这场拥有9亿选民群体、费时一个半月、数百政党角逐、可能耗资72亿美元等多项“世界级”指标的选举,关注度不断提升。不少人疑惑像印度这样一个民生问题众多、基础设施不佳、发展任务繁重的国家,如此高昂的选举经费到底值不值?

鞋合不合适,脚最知道。长久以来,印度被很多媒体冠以“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称谓,对此印度精英们大都乐意接受。在他们看来,1947年英国人撤离时,留给印度的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民族、1600多种语言和方言、500多个自治土邦、6大宗教并存的国度。抛开其他由殖民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不说,单从地区范围看,与印度选择同样制度的多数南亚国家都曾有过军法管制、政变频发的过去,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民族宗教种姓林立的印度却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堪称“政治奇迹”。独立72年来,印度统一的局面之所以得到维护,就在于周期性、机制化、总体公平公正的选举制度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从学生会选举、工会选举、行会选举、乡村评议会选举,到邦选举、全国选举,印度人的一生似乎就在周而复始、各式各样的选举中度过。1975年6月,“铁娘子”英迪拉·甘地曾下令实施紧急状态法,无限期推迟选举。虽然紧急状态政策只维持了19个月,国家经济在这段时间里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因坏了规矩,导致其在1977年大选时落败。若非她在野后多次公开表示认错和忏悔,最终获得了民众的原谅,是很难在1980年再度上台执政的。

在一些印度朋友看来,类似全国大选这样的选举虽说是金钱累积的数字游戏,甚至竞选时闹剧众多,不乏腐败、贿赂和流血暴力事件,但选举结果出来时,各方都会心服口服。究其原因,除了“认选服输”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之外,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为印度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举行发挥了关键作用。笔者曾在印度工作多年,对此深有感触。于印度共和国问世前一天成立的印度选举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负责印度所有选举活动。无论全国大选还是地方选举,抑或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失败者都会“体面”“优雅”地接受败选,并第一时间公开向胜选者表示祝贺,鲜有质疑选举结果或要求重新计票的新闻。

但在选举光环的背后,印度人也有很多无奈。每当进入选举季,政府部门人浮于事,大小官员办事效率大打折扣已是常态。印度宗教、民族、语言、种姓的多样性,让选票在一些地方沦为实力派、有钱人、家族集团从政的合法门票。谐星、舞星、歌星甚至艳星的参选,也让即便出过里根和施瓦辛格的好莱坞相形见绌。为拉拢选民,参选人选举时无不尽其所能,大派礼物,钱少的发些发卡、头巾等“小玩意”,钱多的敢发轿车。究竟是锣鼓喧天商场促销秀,还是决定国家前途发展的政治舞台,时常让身临其境的人唏嘘不已。▲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印度国家
印度总统定了
如果可以去印度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返璞归真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