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 赫斯维克:多面的新兴鬼才设计师
2019-04-03
图1 托马斯·赫斯维克
“其实,我的设计理念是不要简单的拷贝,建筑是一个城市慢慢孕育出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品位的提升,大家都愿意做一些特别的、代表自己地域文化的建筑,这也是我奋斗的方向。”[1]
——托马斯·赫斯维克(图1)[2]
托马斯·赫斯维克被誉为英国鬼才设计师,是设计界的多面手。他尊重历史文化产物并勇于追求创新设计,将开放式的跨界设计融合得浑然天成。赫斯维克用他独特的三维设计思考方式,创作出了并非“纸上谈兵”的非凡设计。他的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形式化的创新,而是在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下,将所有的细节想法再加以锤炼,最终达到别出心裁的效果。
作为史上最年轻的皇家工业设计师之一,托马斯·赫斯维克还被《泰晤士报》评为“英国当代最具创意奇才”的建筑师。年仅36岁,他就获得了被称为工程技术界奥斯卡的“菲利普亲王设计奖”。托马斯·赫斯维克现任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同时也是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会员之一。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创作的作品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建筑设计类有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种子圣殿( 2010年)、英国蓝宝石酒厂玻璃房子(2012年)(图2)、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2010年)(图3)[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2015年)(图4)[5],上海的普陀区莫干山路“1000棵树”(2018年)。此外,他还同时涉足了雕塑、家具、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包括卷桥(2002年)、伦敦奥运会的铜花瓣主火炬(2012年)、伦敦地标性红色双层巴士(2012年)、360度旋转的陀螺椅(2019年)等。托马斯·赫斯维克用“旁观者清”的眼光和艺术家的创造力,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建筑符号。[6]
托马斯·赫斯维克拒绝墨守成规的传统设计和重复性的资源浪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始终要求自己保持严苛的实用性标准,拒绝夸张的设计,力图设计出优雅与活力并存的创意作品。托马斯·赫斯维克代表着现代英国建筑设计界的新兴力量,他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贯穿于从创作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对英国的标志性建筑提出质疑并大胆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提出以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的舒适程度为前提的新问题。与此同时,他走在现代建筑科技的前端,将新材料运用于创作之中,创造出大量不断挑战美学和工艺极限的艺术品。
图2 玻璃房子
图3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图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成长经历
1971年,托马斯·赫斯维克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艺术世家。在他人生成长道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分别是身为布艺设计师的奶奶和珠宝设计师的妈妈。小时候的托马斯·赫斯维克就很喜欢拆装和动手制作好玩、有新意、有想法的东西。他拒绝枯燥无味的建筑设计,在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后进入皇家艺术学校深造,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名后的他一直不忘学习的初衷,先后获得了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邓迪大学与布莱顿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
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的过程中,托马斯·赫斯维克像个粉丝一样在楼梯间内堵截了英国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伦敦艺术学院的院长——康伦爵士,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与看法,结果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年仅20岁的托马斯由此成为了康伦爵士的忘年交,康伦爵士更是慷慨地将自己的工作室提供给他,这也为赫斯维克后期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条件,帮助他打下了扎实的建筑设计基础。
1994年,毕业后的赫斯维克没有进入大型的设计公司实习,而是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赫斯维克工作室,并将自己的所有时间和一腔热血投入到设计之中。他在短时间内凭借自身的闯劲和天才的设计思维,成为了新时代英国设计的领头羊,该工作室如今发展成为一家大型设计公司,拥有200多名志同道合、具备扩散性思维的员工。
也许赫斯维克从未想过上海这座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会彻底改变他的设计人生,让他一战成名。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中,赫斯维克凭借“礼物包装纸+种子圣殿”的设计概念,打败了当时名声大噪的设计女魔头扎哈·哈迪德,这个半路出家的英国设计师博得了世界的关注。项目落成后,因为其资源再利用和造价低廉,在设计界赢得了很高的口碑,也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和政府的认可,从而再次受到委托,设计出了“会跳舞的房子”——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图5)[7],“建筑外观最大的亮点即三层金色可转动帘幕。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戏剧舞台,里外3层总共675根垂落的铝合金流苏,排列出美妙绝伦的弧线组合。细看这些流苏,居然是用手工研磨的中国竹节,这些金属线条可转可移,竹节表面包裹着彩色线股,相互交错的纹理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视觉效果,使建筑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动态之美。”[8]他在此后又承接了上海名为“1000棵树”(图6)[9]的梯田式混合型功能建筑,该建筑类似于古代世界八大奇迹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成为他又一被载入史册的标志性建筑群。
赫斯维克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很多大型的设计类项目,相较其他设计师,赫斯维克的设计之路相对顺利,而且他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更让人耳目一新的其他艺术品。但是也有一些评论家对他的设计提出质疑,“在这个建筑师们都在讨论‘隐退’,讨论与环境的融合,讨论建筑反造型化的时代,在隈研吾这样的建筑师已经提出‘负建筑’的时代,赫斯维克反其道而行,坚持着他的极端造型化的雕塑般的建筑设计之路,他的风格几乎就是隈研吾的反面。”[10]然而,无论质疑声有多强烈,赫斯维克的设计仍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与支持,世界上美的标准本来就不是千篇一律,社会也确实需要不同风格的设计师去创造有代表性的艺术品。所以,赫斯维克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设计也不是为了成为标志性坐标而创造,但对作品的反复思索和精心打磨让他的设计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留在了人们心里。
当今社会的公司部门分配任务趋向越来越细致,虽然在工作效率上得以提高,但是却限制了设计师的创造力,他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相邻专业或者类似专业往往沟通不力,所以,这些公司大部分出品的设计都墨守成规,缺乏新意。但是,托马斯·赫斯维克的思维总是不局限于规范与传统,他的工作室广纳设计类、平面类、家具类和雕塑类的人才。这些人才能聚在一起,尝试创造出不存在的东西,并且让天马行空的感性思维与实践性的理性思维互补,创造出具有思维火花的作品。赫斯维克将艺术的跨界化发展列为进行时,在设计不同种类的艺术品时,赫斯维克也总是以一种享受生活的眼光去看待。例如,他在2008年重新设计伦敦的移动性地标——双层红色巴士时(图7)[11],就将乘坐巴士的舒适程度视为第一位,保留了传统巴士的长条型座椅,将传统车身后方的楼梯转移到了前方,并设计成了旋转式。整个车身变成了圆润的倒角形状,不规则的玻璃顺着人的座位方向和楼梯的方向绕车身一周,以此确保车厢的各个位置都是观赏风景的最佳视角。
图5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概念图
图6 1000棵树
图7 伦敦双层巴士
图8 卷桥
图9 360度旋转的陀螺椅
赫斯维克对于公共设施的设计有着强大的把控能力,他不仅对材料有自己的研究和创新,同时他的设计也给予冰冷的设施以美感。他对传统的桥梁制造形式提出了质疑。如英国最著名的桥梁——伦敦塔桥,为了让船只从河面经过,伦敦塔桥在中间设置了斩断型的开合方式。他认为这样的方式虽然满足了功能需求,但是缺乏美感。所以,他在为帕丁顿水库设计桥梁时,提出了动力桥梁的创新型设计方案——卷桥(图8)[12]。他将桥梁想象成一个雕塑作品,由卷曲的形状逐渐展开变成桥梁。这样的设计不仅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使赫斯维克在设计界初露头角。
赫斯维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设计师。工作闲暇之余,他设计了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座椅(图9)[13],这个看似并不平稳的座椅却十分安全。当体验者将身体的重心落在座椅之中时,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方向,摆脱了以往单调的座椅模式,让工作者在闲暇时光中可以放松自己,重视生活的快乐。他对所有的设计种类都充满着兴趣,对设计尺度也拿捏得十分到位,他因此还获得了全能“设计多面手”的称号。
设计哲学
绿色设计理念——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国际政治、文化、经济、建筑等各个不同领域的飞速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更是深入每一位设计师的心中。“可持续理念还要求坚持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临时性或短期性建设所用的材料和构件避免一次性使用,确保其在拆卸后能够再次利用。”[14]托马斯·赫斯维克更是将可持续的理念融入他每一个设计之中,更切实、更彻底地达到了减量化建设和适宜性标准。
在设计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铜花瓣主火炬(图10)[15]时,托马斯·赫斯维克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庄严而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永久性火炬台,他将设计的注意力放在人们对仪式感的惊喜与形象化的记忆上。所以,他抛弃了以往如纪念碑式的传统设计形式,打造出了不会被遗弃亦不会被遗忘且环保的204片手工铜花瓣主火炬台,204片铜花瓣象征着204个不同的国家,寓意没有种族歧视且和平共处的新家园。每一片花瓣都是交由宾利汽车的手工零件师傅来打造,并与英国达芬奇和英伦工业老字号的手工师傅合作,精美的花瓣如花朵绽放似的顺利开合。这个特殊的点火方式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比赛结束之后还可以将手工铜花瓣作为礼物赠送给各参赛国家,成为象征礼仪之邦的永久性纪念。
在旧建筑整改方面,赫斯维克再次创造奇迹,他将孟买蓝宝石金酒公司的一处废弃的工厂翻修为游客中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设计的“玻璃房子”(图11)[16]。弯曲的钢架结构从地底延伸至相邻的建筑之中。“这两个极富雕塑感的建筑不仅作为酒厂使用,还通过热空气蒸馏为现状建筑供暖。除此之外,这些温室还会种植公司要用的热带植物和植物标本,以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17]赫斯维克的设计绝不会完全独立于周边事物而单独存在。他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始终放在第一位,这也是能让一个设计源远流长且让人效仿的准则。
文化的尊崇与创新
世界上每一寸土壤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方人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个国家都有自身特色的建筑标志物。每一个城市的诞生,都取决于人的需求,以人的方便程度和舒适程度产生了道路,道路连接居住区、商业中心和各种文化产业园区等。“快速的建造固然合理,但这些建筑会在那里伫立100多年,人们可以选择平庸地建造一个地方,也有机会赋予这个地方更加独特的气质,让人们更有尊严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他所处的环境中。”[18]上海身为一个充满魅力且对于外来事物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城市,作为新生代的我们不仅要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也要拒绝铺张浪费式的标新立异。追求前卫和保持时尚确实是设计师的天性,但是评价一个建筑的好坏不应该把楼层的宏大和建筑的兴起作为评判的标准,正确的评判应从人的角度出发,人身处于建筑之中能否感觉到舒适与爱是对一个建筑最高的评判标准。托马斯·赫斯维特的工作室在2010年接手设计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时,他提出城市前进步伐太快而造成忽略很多设计细节的新问题,他认为设计从不应急于求成,而是将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考量,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细节的整合上。“我们以‘外来者’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化,吸取不同城市的灵魂精髓,并进行创意表达。”托马斯说,“我一向认为建筑必须符合特定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所以在上海的作品受到了‘中国梦’的启发:不是简单复制世界某个区域的其他建筑,而是探寻新的方式与中国杰出的建筑和景观遗产结合起来。”[19]他选择尊重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从中国原有的文化中汲取养分,这让他的设计契合了城市本身的底色,成为了摩登和传统的结合体。
图10 伦敦奥运会铜花瓣主火炬
图11 玻璃房子剖面图
代表作品评析
图12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图13 上海世博会总平面图
图14 “种子圣殿”内部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UK Pavilion)(图12)[20]
时间:2010年
地址:上海世博园区C片区,中国
建筑概况
2007年,英国政府向全国发布了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招标计划,几乎全英国知名的设计师或工作室都参与了竞争。托马斯·赫斯维克的设计从47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前6强。英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的尊重,让中国人民来决定英国馆的设计。为此,他们在上海的莫干山M50艺术空间组织了一场投票,最终赫斯维克的“种子圣殿”拔得头筹。赫斯维克的方案能够胜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上海人民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和追求,他们不局限于对英国刻板的大笨钟、红色报亭、双层巴士、教堂、伦敦眼等刻板印象;第二,整体方案的报价只有其他方案的一半,且所有参与设计的材料在结束之后,都能再次利用;第三,此方案拥有很好的寓意,将英国馆想象成一个被拆开包装的礼物(图13)[21],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预示着中英友谊如种子发芽般生机无限且代代相传。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实现与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社会更好的融合。[22]托马斯·赫斯维克把英国馆的设计变成了一种叙事的形式,栩栩如生地讲述着英国的历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展示了英国在建筑、生物、科学等领域的领先地位。
主要结构
5年一届的世博会展览期限一般是3-6个月,按照国际惯例,大部分展馆都会在展后整体拆除,世博馆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观看场所,所以,英国馆相较于其他内部空间十分宏大的展示馆相比,展馆的内部(图14)[23]只能容纳几十人同时参观,展馆外部则设计为一个像“包装纸”一样不规则的广场供人休息玩耍,在减少经济支出的同时,也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以“低碳”为先行的建园理念。其中,英国馆所用的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将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保证了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环保性和实用性。“工程为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主展馆木构工程,位于浦东世博园区。工程建筑面积为225平方米,总建筑高度为10.32米,工程为框架式木结构, 内外墙与屋面封双层25.5毫米厚的胶合板。”[24]看似如此复杂的建筑结构(图15)[25],全部完工仅用了75天。
图15 “种子圣殿”剖面图
图16 “种子圣殿”中的种子
英国馆的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它的设计其实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参观者通过“绿色城市”“户外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区,最后进入到“开放公园”。这一旅程旨在引导人们关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并思索如何利用自然来迎接城市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6],在“绿色城市”的整个设计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赫斯维克通过“第一走廊”场地与不同标高的顶棚形成的差异化对比,营造自然界的峡谷地貌,英国的四大主要城市:伦敦、爱丁堡、卡迪夫、贝尔法斯特的景色尽收眼底。通过“第二道走廊”来到“户外城市”,使用高科技模拟光和雨,人们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描绘出英国的理想化状态下的城市。紧连着的是整个建筑最精彩的部分“种子圣殿”和“开放公园”。“种子圣殿”绝对是参观者体验的亮点,它们代表着英国的每一个方面——创新力、创造力、高新技术、携手共创未来。[27]
建筑特色
人们给“种子圣殿”起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名字——“蒲公英”,这个在远处看似毛茸茸的庞然大物,竟然是由6万多根平均长度7.5米,内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图16)[29],也是英国馆最吸引人注目的部分。蒲公英的繁殖是通过随风飘扬,散落的种子落入土中而得以繁衍。此设计也融入了相应的美好含义,“世博会期间,英国馆展示的正是数万为各国和世界物种保护项目作出贡献的植物种子样本,以期通过这些孕育生命潜能的种子,唤起人们对保护物种的重视。”[29]
每一根透明亚克力杆的顶端都拥有一个不同的植物种子,且所有种子都是由英国皇家植物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提供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种子会形成不同的图案,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官,透明的亚克力杆还会随着风的方向摇曳,“人人都觉得建筑是凝固的,我就是要把它做成能随风舞动。”[30]透明亚克力杆本身就可以作为优良的光导体,白天外面的光线通过它传往空间内部,为展馆内部提供照明并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到了夜间,内部的光线同样通过亚克力杆和顶端内嵌的光源通向外部,形成一个光彩夺目的发光体,形成昼夜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观赏模式。“创造英国馆独特风貌的万根含有种子的亚克力杆在世博会后被送往伦敦基尤皇家植物园与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部分杆件赠给了参与环保项目‘绿色校园’和‘气候学校’项目的中国学校、上海植物园以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此外,还有一部分被做成限量版纪念品在网上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慈善机构。”[31]
环绕“种子圣殿”的是露天式“开放公园”(图17)[32]。赫斯维克并没有将它完全独立出来,而是把“开放公园”和“种子圣殿”想象成一个整体,整个广场如同一张刚被拆开的包装纸,寓意着“种子圣殿”将作为礼物赠送给上海世博会。包装纸的4个角都是被折叠掀起的模样,中间的软草坪可以作为人们休息的场所,也可以在此看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以及参与英国本地运动项目的互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源于自然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其中:不是追求完整的一次性建设完成,而是充分结合时代背景,考虑场所自然特点,尊重场所现有的自然形态。”[33]
结语
在30出头的年纪,托马斯·赫斯维克就被誉为英国的“建筑界的莱昂纳多·达芬奇”,他的设计总是界于浮夸与新奇之间,诠释着创意和情感的超凡魅力。在争议面前,他更愿意以一种幽默的态度去消化它,带着诚意继续自己的设计之旅。托马斯·赫斯维克总是保持着清晰的设计思路,以尊崇文化与创新为目标,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人的舒适程度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标准,巧妙地将科学性、舒适性、技术性、创新性融入设计之中。作为全能的“设计多面手”,他不仅引领着英国设计时尚的风潮,也在向世界市场发起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