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教面偶制作材料的变迁
2019-04-03张志宏
张志宏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的遗存与发展,并吸收了多种的宗教的内容。如: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巫术,特别是雍仲苯教和后弘期的苯教的宗教内容,逐步发展成这一种独特的宗教。
面偶,顾名思义是用面制作的面塑,纳西语一般称其为“朵玛”或者“哈希朵玛”,“朵玛”是藏语,意为食子,而“哈希朵玛”中的“哈希”则是纳西语,“哈”是粮食、“希”是人,“哈希朵玛”的全意则是祭祀给神祗作为食子的用粮食制作的人。
面偶是东巴教在执举仪式时大量应用的一种宗教艺术品,与东巴画共同构成了东巴教艺术的主要部分。是形成东巴教仪式的丰富性、直观性、真实性之重要因素,面偶因东巴教仪式的需要而产生,为东巴教仪式而存在。
纳西族东巴教可能产生于上古时期的新石器时代,纳西族东巴经的创世神话中,记载了在其先民在还处于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举行祭祀仪式活动,东巴经《超度死者·献牲(62-2-81)》、《超度死者·杀牲》等经文中就记载了纳西族的第一代祖先去世时用野生动物作为祭祀的的动物,第二代祖先去世时用产生畜牧业标志的饲养的动物祭祀,第三代祖先去世时是用作为农业产生标志的鸡和猪来作为祭祀的动物。“生活在孜劳阿普天上的那一代,美汝贝增老人去世了,他的儿子贝增贝扭很富裕,正珍含丙毕,由他做他家的开丧祭司。祭祀时,杀长角野牛做牺牲,用大小不同的三匹马做冥马。------生活在那本里赤恩杉林带的那一代,里美肯术老人去世了,他的儿子肯术肯达很富裕,夸姆扭庚若,由他做他家的开丧祭司。祭祀时杀三只马鹿做牺牲, 用大小山驴做冥马。------生活在辽阔富饶的人类大地上的那一代,俄依高勒去世了 ,他的儿子高勒高趣很富裕,由精恩什罗做他家的开丧祭司。祭祀时,杀大小不同的三头牛做牺牲,用大小不同的三匹马做冥马。------到了祭祀人家这一代,像白鹤一样洁净的尼金父亲去世了,像杂色斑鸠一样稳重的瓦金母亲去世了。头目这一些,东巴这一群,杀牛做牺牲,用大小不同的马做冥马,用猪做领路的猪”。
东巴教的面偶——“朵玛”应该是产生及应用比较早的宗教用品,应用于宗教仪式是其唯一的用途。东巴教起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等活动,随着宗教仪式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创世神话等神话故事内容也纳入到宗教之中,产生了各种的神祗与鬼怪,在古代的东巴教仪式中请神、祭神、送神;在请鬼、祭鬼、送鬼、驱鬼、镇鬼、杀鬼等过程如果没有具体的象形参与到仪式中,完全通过东巴祭司诵经,这样的宗教仪式就缺失了真实性,也无法实现其宗教效果。在天然的木石等应用于东巴教仪式后,为仪式而制作木偶、石偶等也应用于仪式中,到后来,一种全新的宗教雕塑产生并应用于宗教仪式中,这是一种用青稞炒面捏制的面塑,人们将之称为“朵玛”、“哈希朵玛”。
面偶(朵玛)不但是代表了宗教仪式中应出现的各种神祗、鬼怪,丰富仪式的内容,增强了仪式的真实感,同时,这些具体的象形也是神祗、鬼怪们在仪式中的暂居之所,接受人们的祭祀。
古代的纳西先民们将青稞炒面捏制成面偶,代替不易携带和制作的木偶、石偶,因为这是他们的主粮,人们极易获得,而且捏制面偶又非常方便。青稞天生就是制作面偶的材料,而且在民族大迁徙以前,可能是唯一的材料。
青稞又称稞大麦,是一种特别耐寒、耐旱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高海拔地区,青稞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叶,距今五千年的古羌族已经在黄河上游种植大麦”[1]。也就是说早在五千年前,作为藏族及纳西族祖先的古羌人就已经开始种植青稞了,而且是作为主粮来食用的。作为古羌族,过着“居无定所,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高海拔地区由于水的沸点低,食物很难煮熟或蒸熟,人们把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石磨磨成粉状,装入口袋中,无论放牧走到哪里,只要能烧开水,打出酥油茶,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就有了,即便没有煮茶的工具、材料,也可以干吃。而且由于消化的速度比较缓慢,吃了炒面或者糌粑,大半天都不会觉得饥饿,青稞炒面无疑是最适合于游牧民族的食物。
(宁蒗三江口用青稞炒面捏制的面偶)
在今天,青稞炒面依然是藏族和纳西族重要食物,在藏族与纳西族家里,一般都会有一两个上下扣在一起的大木碗,这种饰以红色和黑色图案的大木碗是专门放青稞炒面的。藏族人的饮食习惯是先喝酥油茶,酥油茶喝得差不多时,留下碗底的一部分茶水,加入青稞炒面、酥油、糖等,用食指与中指沿着碗边搅拌,做成糌粑食用,青稞炒面藏区基本上是制成糌粑食用。
(宁蒗树枝用小麦炒面捏制的面偶)
生活在山区的纳西族,延习了古代游牧时期的生活习惯,喜欢制作和食用青稞炒面,将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水磨或者机器磨成炒面,装入口袋中,可以在任何时间食用。并把它称为“硬食”或者“上山的粮”,是赶山、走远路必备的食物,因为炒面能特别经饿。在纳西族山区,由于海拔、气候等原因,很多地方没有种植青稞,人们就用各种的粮食制作炒面,如:包谷、小麦、大麦、黄豆等,而在各种粮食制作的炒面中,仍以青稞炒面为最好。
我们根据纳西族古代先民的生活习惯来看,青稞炒面作为生活的基本食物,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而且,在人们的心里,应该有非常高的地位。原始东巴教用青稞炒面(糌粑)来捏制各种神祗应用于仪式中是理所当然的。青稞炒面做成的糌粑软硬程度适中、粘合度好,有利于塑造各种形象,而且是家家户户都有,取材方便,是制作“朵玛”的最理想的材料。可以说,青稞炒面天生就是制作“朵玛”的材料。
(丽江玉龙县太安用燕麦炒面捏制的面偶)
我们从藏族的苯教、纳西族东巴教还有蒙古族在宗教仪式中应用面偶——“朵玛”的习惯来看,制作与使用“朵玛”是古代苯教的宗教体系中的各部落的宗教仪轨之一。在东巴教经书中就有大量的制作与使用面偶的内容。做哪些神祗与鬼怪的面偶,仪式中如何使用、仪式结束时如何处理等。雍仲苯教在青藏高原的兴起,在经历了象雄与吐蕃王朝的快速发展,完成了从原始宗教到系统宗教的过度,作为应用非常广泛的宗教用品,“朵玛”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材料到制作方法等方面,完全脱离了原始宗教的造型方法,失去了原始宗教美术的意味。特别是佛教在藏区宗教主导地位的确立,在苯教“朵玛”的基础上又揉入了佛教的内容,使制作材料也趋向贵重化、制作工序的繁琐化,形成了一种华贵的宗教艺术品。
而纳西族东巴教随着民族大迁徙,在横断山脉的狭小空间中顽强生存,由于山高水深、交通闭塞,基本上没有受到藏区“朵玛”变化的影响,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发展,保留了制作手法,材料应用等古代宗教的原始宗教艺术的因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造型风格与艺术魅力。
纳西族的生活空间不大,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气候差异,高山与峡谷是地理特征,“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各地的粮食作物也有很大的差别,就是生活在同一座山上,山下的江河边上为干热河谷气候,能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而山顶就只能种一些耐寒的小麦、玉米、燕麦、大麦等,更寒冷的地方只种土豆与苦荞。所以,虽然各地的东巴都在制作面偶应用于仪式中,但是,制作面偶所用的材料却有了很大的差别。
2014年1月2日,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乡东坝行政村各迪村的拉姆开丧仪式中,东巴于晒场的西北角布置了一个神坛,一个四方桌上铺一张白色的羊皮,在后面靠粮架挂一张东巴画,画下是一个铁犁铧,在其上部绕一些白羊毛,代表东巴教的居那若罗神山,前面是献牲牛的胸叉骨,桌子中间置一大簸箕,里面放上祭粮,祭粮上是十多个面偶,这些面偶都是神祗面偶(恒朵玛),是紫黑色的黑青稞来捏制的,这显然不符合东巴教崇白的传统。东巴教中,神祗面偶应该用白色的粮食来制作,而鬼怪则用黑色的粮食来制作,如果不能按照传统的方法去做,则被视为不懂规矩,应用黑青稞应该是无奈之举。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大村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东巴在执举仪式时用玉米炒面制作面偶应用仪式之中,玉米做的面偶颜色于白中带黄,非常漂亮,但是,也有粘性不足的缺点,在制作时,东巴要在玉米面中加入一定量的小麦面粉,以增加其粘合度。经常捏制面偶的东巴熟能生巧,对两种面粉的比例非常了解,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次就能调配好。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属于寒冷的高原气候,只能种植荞麦、燕麦、土豆、白芸豆、蔓荠等耐寒耐旱的作物,也自然地应用燕麦和荞麦炒面来制作面偶。
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拉伯乡的三江口、波罗、树支、油米等自然村,都是东巴教文化保存比较好、仪式开展比较多,也是有名望的大东巴比较多的地区。这些村的人大多信奉东巴教,家里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请东巴来执举东巴教仪式,所以这些村子的仪式就很多,几个大东巴几乎每天都要去执举仪式。仪式多,面偶自然就制作得多,使这几个大东巴都成了制作面偶的好手。这几个村子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所以,面偶就用小麦炒面来制作。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鲁甸新主,鸣音乡鸣音村、塔城镇依陇行政村曙明自然村等地,人们种植小麦、大麦、荞麦、青稞,白芸豆等粮食作物,这些地区的东巴就用青稞炒面来制作面偶,有的还会在其中加入酥油、蜂蜜,以增加面偶的粘性,使东巴在捏制时加更方便。
东巴教面偶的制作,从古代的青稞作为唯一的材料,演变为根据气候、环境与农作物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粮食来进行制作,这也体现了纳西族从黄淮地区迁徙至横断山脉地区,从比较单一的游牧生活,逐渐适应了其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宗教仪式中也依据古代东巴教的仪式规程来制作面偶,只是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长期使用青稞炒面作为制作面偶的材料。而这些代替青稞成为制作面偶材料的粮食,在贫困的山区也是极其珍贵的。可以说,使用其他粮食来制作面偶是无奈之举,为了东巴教能延续下去,为了东巴教仪式的完整性,在没有青稞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使用了最好的粮食作为制作面偶的材料。
除了粮食作为主要材料以外,东巴教面偶的制作中需要应用酥油、蜂蜜等。纳西族与藏族一样,有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是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遗存,所以纳西族家庭中也会有酥油。但是,在山区,一饼酥油是极其珍贵的,平时绝对不会去食用,只有在走远路、赶山等情况下,在糌粑中放一点。最主要的用途是在神祗面偶的额头粘上一点,或者是用手捏制成一枚硬币大小的花朵形状,粘在面偶的正面。制作面偶时在炒面中加入酥油和蜂蜜等材料,也只有在曙明村出现。
(丽江玉龙县太安用燕麦炒面捏制的面偶)
东巴教面偶制作材料的变迁,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纳西族东巴教依然保留了原始宗教的宗教特点,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导致了面偶是在仪式前制作,仪式结束时面偶也处理完毕,所以,东巴教的面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使用一些贵重的材料,加入酥油、蜂蜜等已经是力所能及的了。各地的东巴由于没有能力使用青稞炒面来捏制面偶,只能因地制宜的使用当地出产的粮食作为材料,说明了宗教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发展,其发展受到社会、自然环境、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民族民间宗教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