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内真有那么多“毒”要排吗

2019-04-02伴瘦人

科学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痘痘毒素商家

伴瘦人

不知从何时起,“排毒”成了养生保健的热门话题,甚至有人总结出“人体器官排毒时间表”。于是,各种排毒养生保健品、治疗仪,五花八门的洗肠、禁食、泡脚、针灸等排毒疗法铺天盖地而来。

“排出了哪种毒素”“究竟怎么排出的”这些关键性问题,商家虽振振有词,却始终拿不出科学的证据。专家则表示,“排毒”并非严谨的科学概念,操作不当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

“排毒潮”经久不衰

“排毒”起源于20世纪早期,其核心理论为:疾病是由体内废物积累导致的,排出毒素即可防治疾病。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病理、毒理学的发展,医学界摒弃了“排毒”这一概念,但商界并没有舍弃它,反倒通过虚构、夸大等手法制造危机感,从而销售产品谋取利益。

例如,“现在的食物、水、空气都遭到污染,人体蓄积了很多毒素”“脸上的痘痘,腰上的‘救生圈,腿上的赘肉等,都说明体内毒素没排净”“毒素轻则导致疲劳、黑眼圈、脱发,重则引起头痛、失眠甚至癌症”,这些说法始终存在。

林光常就是提倡排毒的代表性人物。2002年他出版了《无毒一身轻》一书,连续80周高居台湾金石堂畅销排行榜,在美国世界书局,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大众书局,香港三联书局也是久居畅销排行榜。该书提出了各种似是而非的医学论点,误导民众“吃排毒餐就可以药到病除”。

2008年,林光常的“排毒疗法”使数位癌症病人因拒绝化疗而不幸死亡,昔日赫赫有名的“排毒教父”遭到台湾司法部门的调查,最终被判刑两年六个月。

林光常的理论虽被推翻,并没有让“排毒”产业消亡,如今打开百度搜素“排毒”,依然可见几千万个结果,微博上也有多条“排毒”相关内容。

市场上以“排毒”为噱头的产品或服务,让不少人趋之若鹜,有的人花钱买安心,有的人深陷商家的营销陷阱。

减肥、去痘是“排毒招牌”

杭州一中学生身高一米六,体重却有80千克,常常被同学们嘲笑。商家称该同学的肠道中含有大量毒素和细菌,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超出肝脏解毒负荷,甚至增加患癌概率,劝她吃一款纤维胶囊的产品。然而,该同学吃后没有变瘦,便秘却越来越严重。

一个25岁的杭州女孩相貌可人,但脸上的痘痘让她自卑了10多年。经朋友介绍,她吃了网上的一款排毒养颜胶囊,主要成分是大黄、白术、西洋参、芒硝、枳实、荷叶等,号称可解决便秘、痤疮、色斑等问题。她吃后胃一阵阵地绞痛,一天拉了四五次肚子,一段时间后,痘痘没治好,人却变得无精打采,工作和生活都大受影响。

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排毒”产品主要针对减肥、去痘、便秘等,此外,治病也是“排毒”领域的热门。

排毒多此一举

专家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保健食品的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脂、辅助降糖、抗氧化等27种,其中并没有“排毒”。专家说,人体拥有一套有效的排泄系统。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可挡住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免疫系统则能识别、消除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肝脏和肾脏可以过滤掉进入血液和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依靠外力。

专家强调,“排毒”只是一个营销概念,现代医学理論根本不讲“排毒”,商家口中的“毒”与严肃医学上的毒完全是两回事。市场上的排毒产品无非是利用呼吸、出汗、排便、排尿四种渠道。

拿排毒减肥来说,脂肪包裹在皮下,没有什么渠道能将其排出,有的产品能迅速起效,原因有两点:一是含有泻药成分,减少营养吸收;二是非法添加处方药,促进体内脂肪燃烧,但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对于市场上的抗痘产品,皮肤专家表示,痘痘主要与激素紊乱有关,靠腹泻不能很好地调节激素,痘痘自然无法去除。

生活好习惯更靠谱

人体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有脆弱的一面,一旦内分泌失调,就会出现肥胖、长痘等各种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排毒”,依靠人体自身功能进行调节,而不是把健康交给不靠谱的药丸或仪器。

多吃蔬菜水果

高热量、高油脂食物容易引起肥胖,建议多吃水果、蔬菜,适当吃些粗杂粮,肉类首选鱼肉、虾肉、瘦牛肉、鸡胸肉、瘦猪肉等。

养成运动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耗热量,是最科学的减肥方法。此外,排便需要用到腹部力量,常锻炼腹部、盆底肌肉,有利于排便。

做好皮肤清洁

有的人皮脂腺旺盛,容易出现毛囊角化,如果清洁不当,皮肤管道不通,痘痘等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如每天用温水洗脸等,有助改善痘痘。

保证良好睡眠

长期熬夜会导致激素紊乱,让皮肤变差。人在睡眠过程中会分泌“瘦体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有助保护皮肤、控制体重。

猜你喜欢

痘痘毒素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吃不得啊
What Makes You Tired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讨厌的痘痘一家
痘痘持久战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25+女人的战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