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反转”
2019-04-02徐江
徐江
荧屏、网络,追着近期几部热剧看了一下,各有所长,也确有符合观众“吐槽”的不足。
目前表现最好的应该还是蒋家骏执导的《倚天屠龍记》。戏骨们构成演技津梁,对原作情节不做幅度过大的变动,加上金庸原著本就是大众流行读物中的精品,审美特质与影视所要求的大众趣味高度贴合,这些因素加起来,都成为一部剧集成功的宏大前提。
蒋家骏改编了两部金庸小说,对情节、武打和侠气的演绎,都达到了较高水准。有观众不满其打斗场面中慢镜头出现太频繁,这基本属于口味上的见仁见智。如果考虑到慢镜头早在张鑫炎、吴宇森、徐克、程小东那个年代,就被作为“特效灵药”屡屡使用,那么今天观众的非议便有了一定道理,姑且看作白玉微瑕吧。
武侠剧,最难的是传递原作神韵。一般说来,武侠小说原作里的“反转”情节也不少,可因为不少观众事先读过原著,挪到剧集里来的“反转”,效果肯定不及原作,弃用呢,又会导致结构发生变动。所以,怎样处理和运用“反转”,是个难题。蒋氏金庸剧,保留“反转”却又不过分依赖,尽量用视觉效果去填补看点和趣味空当,这种“度”上的把握,很见功力。
蒋家骏改编武侠,不擅动故事大结构,追求用技术传递神韵,在大方向的把控和全剧境界塑造能力这两方面,做得确实高级。照此势头下去,重拍了金庸还可以去重拍古龙,拍了古龙还可以再重拍温瑞安,蒋家骏成为武侠剧最具含金量的招牌导演,应是指日可待的事。文学改编拍摄武打古装剧,导演中本来已经有一个高手鞠觉亮了,可惜自《逆水寒》《新水浒传》两部精品之后,他再没出什么惊艳新作。现在加入一个蒋家骏,“双璧”总比“单帮”更能保障类型剧的建设。
生活剧、年代剧对“反转”的使用,并不比武侠剧和古装剧少。同样大热,同为正午阳光出品的剧集,《都挺好》可比之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反转”的依赖度高多了。无论是职场部分的情节“反转”,还是主人公身份、心理上的“反转”,都接近“烧脑”的地步。情节上是热闹了,但过分依赖“反转”,又使得剧情发展过巧、过于有悖常理,容易被质疑为“假”。比如明玉在母亲葬礼上接单位电话,先是被哥哥误解,然后又在单位玩失踪……一句话就可以搞定的误会,非憋着,直到憋成大事,这好像并不是剧中人设那种智商、身份会犯的错误,让观众感觉有凑戏之嫌。
这样的情形一次两次还可以接受,可一旦在一部戏里密集出现,成为剧情的第一推动力,就容易让人生厌,进而引发口碑高开低走的“反转”,那就不是大家乐意看到的事了。类似的情况《芝麻胡同》里也有。全剧演到一半儿,之前风传已经抗日牺牲的严家大儿子严宽回家了,剧中的人际关系由此出现“反转”,全剧有了新的推动力,这是个好设计。但严宽发现媳妇改嫁,开始在家里各种“作”,表现得不像经过战火洗礼的英雄,这就有些伤害人物设定和观感了。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大掌柜黑子忽然认了两个反派哥哥上,戏剧化得有点儿过。
“反转”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给全剧画龙点睛,《潜伏》里余则成给李涯放录音;《剃刀边缘》里许从良用白冷晨自己拿出的录音带收拾白冷晨;《黎明之前》里五局同仁悲愤之下联手用弹道分析和药品分析,给刘新杰翻案,把小人得志的李伯涵打成间谍……这些都堪称使用“反转”手法的经典范例。然而,过于相信“反转”带来的收视效应,却可能遭到惩罚。毕竟电视剧观众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处在“烧脑”惊喜之下的。“反转”过多,难免会导致观众在收看过程中出现情绪逆反,哪怕是那些烧脑剧的观众。这其实也是近年几部很棒的烧脑剧(如《和平饭店》《卧底归来》等)虽然被不少观众叫好,却未进一步获得更广泛追捧的原因所在。
说白了,还是涉及把控尺度。关键时刻使用一下“反转”,主人公在绝境之下可以精彩翻盘,观众过足戏瘾;全剧无论大事小情,动不动就玩“反转”,观众只会觉得拍摄者自作聪明,剧情也会因此显得单薄和凑数。业内人士们这些年不断在感慨,电视剧越来越难拍了,“反转的使用之难”,也在这诸“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