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周期的新划分
2019-04-02龙小涛
龙小涛
摘要:教育名人是对教育行业做出一定贡献和有着影响力的显要人物。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统计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并且制成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折线图,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周期,再结合教育思想通史相关研究对其进行补充。中国古代教育史周期大体可划分为春秋秦汉时期、魏晋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时期及明清时期。同时,教育史周期划分,还应该与教育的内在本质相联系,看到教育发展与王朝更替社会变化之间的不同步性,只有充分认识教育内部结构变动的本质,才能更准确划分中国古代教育周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周期性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3-0114-03
现代汉语词典给周期的定义是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往往多次重复出现,其接续两次出现所经历的时间。而周期研究则是以大视野、长时段、宽领域的特征使人们能宏观认识事物的发展脉络,从而窥见其中内在的本质联系。教育发展周期是指教育作为一个总体由兴而盛又由盛而衰所经历的时间。有关中国古代教育周期的划分研究,存在着朝代更替、社会形态、时代特征、阶级斗争等几种视角。目前学术界比较盛行的是根据朝代更替和时代特征去划分。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展现教育的自身发展特点。按照教育自身的发展来划分教育史发展阶段已成为当今教育史学界的共识。而本文从教育自身尤其是内部结构出发,主要基于教育名人统计数的视角及教育思想史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周期进行新的划分。
一、选择教育名人统计数的合理性
布罗代尔说,“对于我们史学家而言,一个结构也许是一种组合、一个建筑体,但更是一种现实。时间对这种现实的磨损很小,对它的推动也非常缓慢”。“长时段,这是各种结构的结构群的稳定和很少变动的历史。”教育发展周期一般是百来年甚至几百年的长时段,在教育周期内部的诸多结构如教育名人数、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等等都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当这些稳定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同时也可以说旧的教育周期即将被新的教育周期所替代,而这些稳定的结构从产生到坍塌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的变动是有一定的周期的,因此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社会素来就有著书立说的传统,对于历代名人的记载尤其是教育名人的记载更是连绵不绝。尤其是科举考试推行之后,对于教育名人的推崇在隋唐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蔚然成风,众多读书人都渴望能够通过科考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因此本人在梳理中国古代教育史料过程中,发现有关史料对于历代各地的教育名人的记载较为翔实,尤其是取得科考头衔并做官的人物。部分教育名人因为其社会影响较大还能纳入史书,使得部分历代教育名人成为史书列传部分的常驻客。如《史记》中就记载诸多的教育名人,《商君列传》《苏秦列传》《吕不韦列传》等等都是典型代表。教育名人数作为教育周期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能够构成连续的时间系列,符合教育周期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性的。另外,教育名人数在某一阶段的迅速增加或者急剧缩减是能反映当时教育的时代背景及推行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以及盛行的教育思想。部分教育名人通过参加教育活动来传播自己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对推动封建社会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董仲舒、朱熹、陆九渊等等。因此,可以说某一时段教育名人的数量能够反映这一时段教育水平,就这点来说选择它作为教育周期的划分依据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二、基于教育名人统计数的周期性划分
(一)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判定与统计
在统计教育名人数之前,必须对教育名人的定义做出明晰的界定。通过分析入选《历代教育名人志》的2000多名人,发现大体上这些教育名人数可以主要分为这几类。第一是颁布与执行教育政策的君臣,如刘彻、刘秀、武则天、李斯、魏征、张居正等在教育文化领域施加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第二是宣扬各自教育学说的百家学派,其中主要以宣传儒家学说的儒学家为主,如孔丘、孟轲、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儒学大师,还有其他如春秋战国的其他思想家墨翟、庄周、韩非子、吕不韦等人和玄奘、鉴真、慧能、一行等佛学大师。第三是文史艺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人物,如史学家司马迁、书法家颜真卿、数学家祖冲之等人。基于上述本人认为所谓教育名人即对教育行业能施加影响和在各领域内(不限于教育领域)做出表率的杰出人物。
根据《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这本权威统计的相关记载,基于如下原则绘制成曲线图。第一点,将时间限定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之前,大约公元前6世纪到19世纪;第二点,以100年为计数区间,将教育名人的卒年来进行统计,不详者只有生年的根据《历代教育名人志》平均年龄68岁来进行加权来计数,完全不详者不列入统计结果中。为了方便统计数据,根据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最早出现时间特规定起始时间段为公元前660至公元前560年,整理得出結果如图一所示:
(二)中国古代教育周期性分析
根据图一所显示,自公元前660年到公元1840年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教育名人数由春秋战国的几个人发展到明清的100多人,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教育名人数总体而言是逐步增加的。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教育名人数分别在东汉、隋唐、南宋和近代以前的清朝出现了4个高峰,而教育名人数的低谷则分别出现在两晋、五代和明这几个阶段内。因此可以大致将中国古代教育周期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到西晋;第二个阶段是东晋到五代;第三个阶段是北宋到元;第四个阶段明朝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接下来,就每个阶段内部的教育名人数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1.第一阶段:春秋战国到西晋时期
在第一个阶段内,可以看出从春秋初期的寥寥数人到战国后期呈现连续增长,它的原因在于出现三次私学高潮,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和井田制的崩溃,在教育领域内出现教育重心的下移,即学在官府转到学在民间。孔子不问出身办学,掀起第一次的私学浪潮;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兴起,吸纳不少小生产者,掀起了第二次私学浪潮;而战国后期齐国的稷下学宫网罗各国人才前来讲学,成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中心,促成了第三次私学的浪潮。由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和汉初推行无为而治,使得秦汉初期教育名人数并未出现增长反而有小幅下跌。直到汉武帝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一段时间后,教育名人数才略有上升。到东汉初期,经过光武中兴,刘秀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将儒学的发展推向了秦汉儒学发展的高峰,教育名人数由此也到达第一阶段的高峰。后随着西汉末年佛教的传人和东汉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儒学受到不小的冲击,加上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局动荡,西晋崇尚玄学,清谈之风盛行,儒学中衰。因此教育各人数略有下降,到西晋达到一个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