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模式转换和方法创新

2019-04-02余卫国

西部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灌输传统媒体习近平

余卫国

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要使之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物质力量和行动指南,在理论层面上,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要求,努力实现从以灌输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在方法论的层面上,要将“漫灌”与“滴灌”相结合,重点做好“滴灌”工作,提高大众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将“网上”传播和“网下”相结合,重点做好网上大众传播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上传播环境;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不断提升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权威性和主体优势。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模式转换;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3-0093-0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如何更加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传播,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为此,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实践反思和模式转换、路径选择和方法创新等问题试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新的实践基础上,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传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那么,何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传播?其实质和核心何在?这是首先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是要通过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及各种宣传教育手段,使传播平台的功能充分有效发挥,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物质力量和行动指南。

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物质力量和行动指南,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努力掌握大众传播规律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理论传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在整体上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论视域和思想方法,以防止传播过程中的碎片化对其思想的扭曲;其次,就是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人们现实工作生活实践中的利益矛盾、思想困惑及其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提高大众传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在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党的创新理论大众传播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手段的变化,努力实现传播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实践反思和模式转换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来看,其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在灌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要求,努力实现从以灌输理论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理论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所谓以灌输理论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传播主体以“理论家”“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身份,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新媒体平台和人际交往等活动形式,从外部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灌输模式或宣传教育模式。所谓以灌输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就是在充分尊重传播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了解传播对象的精神需求和利益诉求的前提下,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以实现人民大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学习践行的灌输模式或宣传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

而其之所以如此,首先是由灌输模式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理论。理论只有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对此,恩格斯则进一步“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明确提出了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的思想和主张。而如果说恩格斯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使用了灌输的概念和主张的话,那么,在列宁那里则进一步形成了系统而科学的灌输理论。在列宁看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而为推动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向工人阶级灌输革命的理论。惟其如此,才能使工人阶级从“自在”的阶段发展为“自为”的阶段。而之所以如此,首先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論、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次,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再次,就是因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所以,这种“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在谈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实践证明,灌输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所以必须坚持,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时代在前进,条件在变化,所以理论传播方式必须发展,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实现从以灌输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这同样也是毫无疑问的。而其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传播对象、传播手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这是由两个大的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是由传播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决定的。从现实情况来看,作为传播对象的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传播内容的选择者和创造者,是传播过程的参与者,是传播效果的体现者和检验者。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传播对象的阶级已经不是本来意义上的“自在”的阶级,而是现代意义上的“自为”的阶级,是经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熏陶和洗礼并具有自身利益、思想和关切的社会群体和个人。而这种变化则不仅从以灌输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而且为这种转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二是由传播手段的现代性和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决定的。如果说传播对象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不断提高为从以灌输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历史的必然性的话,那么,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则无疑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特别随着互联网、微博、微信、大数据等新兴媒体和传播技术手段的涌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而且随着社会民主化、法制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的主体性的增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努力实现从以灌输理论为基础的单向传播模式向以灌输理论为基础的双向平衡模式或双向互动模式的根本转变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我们的使命、责任与担当。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路径选择和方法创新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特别是在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和快速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在路径选择和方法创新上,必须坚持“漫灌”与“滴管”相结合,重点做好“滴管”工作;坚持网上传播和网下传播相结合,重点做好网上大众传播工作;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重点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工作。

其一,将“漫灌”与“滴管”相结合,重点做好“滴管”工作,努力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将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才能在提高其思想大众传播的科学性的同时,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所谓“漫灌”,就是要切实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和覆盖面;所谓“滴灌”,就是要从传播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大众传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将“漫灌”与“滴管”相结合,重点做好“滴管”工作。为此,就是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其思想大众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人际传播在其思想大众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在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大众传播工作的同时,根据不同受众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大众传播工作。就是“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管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在增强广泛性的基础上增强针对性,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二,将网上传播和网下传播相结合,重点做好网上大众传播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上传播环境。从理论上说,网上大众传播和网下大众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两种基本渠道,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网下大众传播是网上大众传播的基础,而网上大众传播则是网下大众传播的拓展和延伸,二者不可偏废。事实上,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网上大众传播和网下大众传播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传播在大众传播中地位和作用的放大和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更为丰富的传播手段。在充分发挥网上大众传播的优势和作用的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其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的特点和缺陷,正是在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首先要切实加强网上舆情的监测和研判,其次要充分发挥主流网站在其思想大众传播方面的权威性和引导力,再次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其思想大众传播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气晴朗、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其三,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重点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工作,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提升传统媒体大众传播的权威性和主体优势。新媒体有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引导力和主导力越来越脆弱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适应深化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努力实现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才能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才能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才能使之相得益彰,也才能达到最佳的大众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灌输传统媒体习近平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传统媒体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