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提升“单兵作战”能力
2019-04-02王雅琦
王雅琦
近年来,融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大批植根于传统媒体的融媒体运营中心纷纷设立,积极探索媒体转型新路,其中亦不乏成功案例。例如:北京市新媒体集团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投资的“北京时间”融媒体,通过创新打造内容生产、分发和消费的全流程生态链,短短两年即交出了日均传播覆盖6000万人次、日均点击量超过4亿的醒目业绩。
笔者近两年在武汉广播电视台从事新媒体运营相关工作期间,切身体会到融媒体转型是一个相当宏大的课题,需要在体制、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而对新闻记者个人而言,快节奏、多元化的更高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提升“单兵作战”能力,以适应转型需要。
一、守正出奇,焕新业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灯塔。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增长,媒体环境更加纷繁复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辨识风险、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不忘初心,守正出奇。
守正,即守住正道。就是要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始终以坚守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原则,牢记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矢志不渝“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公众之间已经存在双向的心理博弈关系,公众人物时常能对媒体的新闻议题设置乃至观点产生影响,这更要求我们要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出奇,即善于创新。技术发展正为媒体事业提供各类新型手段和工具,人工智能写稿、大数据精准推送、多通路视频点播、虚拟现实传播等已经成为现实。要更好地适应新变化、把握新趋势,笔者认为新闻记者应注重增强三种意识。
一是时代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体竞争环境正在发生深层次、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强烈意识,不仅要熟练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更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提炼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是在线意识。“在线”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特性,人与物都将与网络时刻保持连通状态。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体系中,媒体人往往是以编导、摄像等若干人组成团队链接在工作网络上,但互联网正在变革这一模式,未来每个媒体人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元而接入媒体网络。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具备“随时随地”在线的网络观念和工作状态,具备更加突出的“单兵作战”能力。
三是落地意识。“新闻报道的作者是用脚和眼睛接近新闻事实的人”。互联网带来信息数据的海量增长,有价值的信号往往被淹没在巨大的信息噪声中。在任意剪贴、拼凑即可发声的时代,新闻记者更需守住基本的新闻工作伦理,应坚持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接地气,贴近人民群众的心声,掌握第一手材料,坚持用事实说话。
二、跨界学习,锻造复合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的“T”型人才,必须具备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素养,以及落地执行的项目管理能力。要适应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加强跨界学习,提升“单兵”能力,克服“本领恐慌”。
一方面,要在新闻采访、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专业领域实现跨界。传统媒体生产的分工相对较细,文字记者、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岗位各负其责。但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形态大多要求这些任务均由一人承担,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向“全能型记者”转型,通过对采、写、摄、录、编以及网络分发等技能的跨界学习,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全能型人才。借鉴一些媒体的转型经验,笔者认为:当前新闻记者的单兵作战能力,要做到提笔能写、对镜能说、举机会拍。
另一方面,要在新闻专业和其它行业之间实现跨界。互联网推动各行各业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新闻记者而言,仅仅囿于新闻专业或某一两个行业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融媒体记者除了过硬的新闻专业能力和必需的网络技术能力外,应至少对两至三个行业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应对宏观政策环境、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社会热点领域等方面进行主动学习。这不仅有助于记者更好地把握新闻事实、开展深度分析加工,更有助于帮助记者增强新闻嗅觉,培养多方位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而提升差异化报道的能力。
融媒体记者在进行多平台直播
三、融入团队,善用系统支撑
提升单兵能力并非提倡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系统”这一军事概念本意是指运用高科技手段为士兵提供防护和武器系统,以提升单兵的战斗力、机动性和防护力。显而易见,“单兵系统”不可能脱离系统指挥与支持,必须融入团队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对新闻记者而言,提升单兵能力首先意味着必须用高科技工具来提升个人的工作效能,这不仅需要高频度运用智能手机及手持云台、小型摄录设备、无人机等新型工具,也需要更加熟练地运用社交、管理、知识社区等网络工具,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其次,新闻记者还需要能够“随时随地”接入本单位的工作网络,及时寻求支持、获取必要资源。
从国内的融媒体实践来看,目前大多数仍聚焦于搭建“云中央厨房”类资源中心,并加大内容分发力度等方面,对一线记者“单兵”能力的支持尚不够充足。笔者认为,加强对一线记者的系统支撑应当成为融媒体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媒体单位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胆探索和尝试,对一线记者配置必要的新型采录工具,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将一线记者真正打造成扎根于基层的优良“种子”。另一方面,应准确认识到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生产上仍然具有巨大优势,进一步优化对全量采访资源的管理模式,打通内部专业壁垒,使工作网络上的每个人都能方便获取所需的素材和资源,促进采访资源的复用。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推进各岗位人员的身份复用,推动新闻记者的跨专业合作,例如广播记者、新闻记者、网站记者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分别采录,信息共享,提升融媒体时代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