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跨文化属性
2019-04-01江昀润
江昀润
摘要:提起“印象派”,艺术界常常为其打上“反叛”的标签。从其绘画风格来看,其构图特点、光影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石破天惊”式的、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的独特特点。人们常将这些差异定义为其特有的“现代性”,这一特性并非是对传统风格的延续,而是打破传统风格桎梏、探索出新的绘画路径的选择。这一选择决定了印象派绘画不再拥有传统西方绘画奉为圭皋的文化精神内核,而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在东亚文化形式影响下的跨文化融合。
关键词:印象派;绘画风格;跨文化;艺术分析
印象派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质疑声,对于其打破传统的“叛逆”,美术界褒贬不一,但都不可否认的是,其标志着真正意义上西方现代绘画的开始,在绘画发展的历程上扮演着“断裂者”的角色。可以说,印象派在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上不亚于一次规模庞大的革命运动。而从跨文化的视野来看,印象派的诞生与发展,都与东亚绘画密不可分。要想真正理解印象派的文化内涵,就必须正视其跨文化的重要属性,从而探寻蕴含在其深处的文化创新与历史价值。
一、印象派对西方传统绘画风格的突破
如上文所说,用“断裂”来形容印象派与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十分合适。对这种“断裂”进行细分,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尝试与探索:首先是对景深感的削弱,同时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传统的正面视点;交叉线的引入及构图中心位置的偏移;光线的动感性;笔触与形状的融合。可以说,这些探索都可以被视为对传统西方绘画风格突破性的挑战。如果对西方绘画作品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基本特点进行概括,可以看出,在画面布局中,“焦点”十分重要。画面中的形象展现多依赖于一个特定的观察位置,观察位置的确定就决定了视觉观察下的独特性与具体性。主要表现为在印象派的绘画中,画面形象间的分界常常是可视的、直观的;同时由于单光源的引入,明暗关系极为强烈;除此之外,画面中物理特征较为明显,画家通常非常注意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及体现,尤其注意光学原理对每一个出现在画面中的形象的适用,这就营造出了一个立体感极强的画面空间;最后,由于传统意义上,评价绘画作品美术价值通常取决于画面中的具体形象,而对于形象的理解又很大程度上要参考其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价值主要依托这些具体形象来展现,而画面布局中的形式要素常常被忽略。如果参考这些特征,与印象派的绘画特点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得出印象派已经大大打破了传统西方绘画风格界限的结论。可以说,印象派已绝对不能被归为“传统”领域,其是基于一种崭新规范的绘画风格。
二、如何定义“西方”?
由于绘画风格的特性,印象派被视为西方传统绘画风格的挑战与摒弃,其代表画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坚定态度,以及画面中展现出的实际特点,常常会让美术界产生极大争论,即究竟该不该将印象派划归为“西方”的绘画流派。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即使其具有打破传统的创新尝试,且这种尝试是极其大胆、强烈的,但是从绘画的历史视角来看,仍应赋予其“西方”的范畴标签。首先,单从画家来看,其代表作家绝大多数来源于西方国家,这就为印象派的“西方”定义提供了创作者国籍的“举证”;从画面形式来看,印象派多以油画为主,而油画正是来源于西方的传统绘画形式,且至今仍在西方绘画中占据着绝对的主流地位;从画面内容看,画家所描述的对象多来源于其生活实际,而多数都是对西方社会及自然环境的真实反映。這三点为印象派被定义为西方绘画流派的范畴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撑。反对者多反问如下问题:国籍就能成为定义绘画作品“籍贯”的决定性因素吗?油画这一艺术媒介难道仅仅存在并发展于西方?要应对这些争论,回答好印象派的流派定义问题,就必须对绘画流派中的“西方”这一范畴有一个基本的定义。虽然近年来,不少艺术工作者试图从解构角度剖析“西方”的实质,不认可其实质性,甚至其中有些学者将该词视为“文化霸权”的代名词。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西方”已在其诞生至今在绘画领域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如果脱离其应用实际进行话语权的“解构”是很难说得通的。因此,要想定义印象派的范畴,就必须先承认“西方”这一概念,在此基础上探寻何为“西方”、“西方”常用来指代何种事物的问题,可以说,这里的“西方”虽然源于世界地理的基本特点,但是其已超脱了单一的地理定义,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概念。
从西方世界的发展进程俩看,由古希腊法治思想、公共秩序思想的萌发,到罗马法作为法典对法律秩序的推崇及私人财产的保护,再发展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宗教革命,以及之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下建立的国家政党体系,这一过程蕴含着“科学理性”的重要主题。而受这一历史特点的影响,科学理性历来是西方绘画的主题,而暗含在风格中的色彩、明暗关系、立体空间都是基于科学理性原则的选择。而反观印象派绘画,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断裂者”的重要角色,其很大程度上是对科学理性思想的挑战,其画面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照相机”式的现实情境转述,更多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及相应的价值追求。换言之,无论是绘画思想还是具体原则,印象派都超出了西方传统绘画的边界,甚至“高调”地站在了传统的对立面。结合时代变革因素来看,印象派更是一种批判科学理性原则的文化产物,从这一层面来看,印象派具有独特的现代性,也决定了其非“西方”的流派性质。
三、印象派的跨文化内涵
既然印象派已经超出“西方”的边界,那其发展方向又取道何方?简单来看,可以将其的方向视为向东方艺术的靠近。从印象派画家本身来看,其大多数都有过研究东亚艺术形式的经历,其中以中国画、日本传统浮世绘为主,可以说,他们或多或少在创作中受到了东亚美术形式的启发。印象派代表性人物莫奈从未掩饰对于东亚美术形式的肯定与赞赏,尤其对于其中的光影特点及想象空间极为推崇。英国的美术史学家保罗·史密斯对于莫奈的《勒·阿费尔附近海滨的平台》进行分析后,认为其具有很明显的日本浮世绘痕迹,其中的角度选择及空间层次划分均借鉴了日本传统绘画的有关技巧。但仅以风格的参考,就将印象派划分为“东方”范畴显然也缺乏支撑。就从印象派本身的特点来看,其虽然参考了不少东亚美术的技巧,但其很多情况下只停留在“启发”“参考”层面,很难在画面中直接找出东方美术作品的只管因素,其画面含义与西方注重深远感悟的特点更是差别甚远。可以说,印象派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而具有“跨文化”的属性,从其基本内涵来看,其既是对西方传统文化价值的突破,又与东方美术的偏好性明显不同,而是融合了多文化价值的“创新品”,这种“创新”决定了其打破了流派上的边界性,这也是笔者运用大量篇幅探寻其与东西方美术形式对比特征的原因。这种“跨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参考与融合,而来源于强烈的文化启迪及主观的创新意识,画家更注重“灵感”的搜集与应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探索,才为这一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流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结束语
综上,对于印象派这一独特的美术流派,要避免简单的割裂式定义,要充分认识其跨文化的独特属性。其在发展中没有固守传统风格,也没有盲目借鉴东方美术,虽然看似“怪诞”,但不可否认,其发展过程是一条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探寻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娜.浅析中国清初绘画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异同——以石涛、莫奈为例[J].艺术品鉴,2017(1):249-251.
[2]王才勇.印象派与中华美术无关吗?[J].上海文化,2017(12):87-93.
[3]章丽萍,沈语冰.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方现代艺术[J].美术研究,2015(4):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