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养成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19-04-01李涛

职业时空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李涛

摘要: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工匠精神能够很好地阐释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基于工匠精神养成,按照启蒙、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以创客文化教育、专业课程教育、课外实践教育三个维度,立体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达成有效培养效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三阶三维”立体化人才培养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有关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从宏观到微观层面,都在不断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往系统化、具体化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内容的核心环节。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为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基本特征表现为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所追求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正好契合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因此,工匠精神的养成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1]。

一、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工匠精神简单概括,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专业技能精湛,勇于开拓创新,爱国爱岗。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强调从专业层面技术技能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精湛技能,更是从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入手,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职业道德。首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技术技能,要求学生不断内化专业知识体系,磨练专业实践技能,塑造学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理性探索,不断工作创新,带来新的实践成果。其次,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新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落实国家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拓展。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教育,要求避免纯粹的技术导向,需要学生具备市场参与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了解企业的规划和运作,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能力。最后,培养爱国爱岗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需要培养一批爱岗敬业、热爱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在工作岗位上践行劳模和工匠的精神,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体制机制层面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当前的校企合作往往只停留在企业用人和学校供人的简单阶段,学校培养的“成品”即学生,对企业来说却仅仅只是“半成品”。传统的高职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培养成本,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怎样学习新知识和锻炼新技能,却往往忽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企业在接收了这些“半成品”后还要再经历再培养的过程,花费较大的后期培养成本。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一般比较松散,往往仅限于建立能够提供实习岗位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既对学生实习缺乏有效跟踪管理,企业也没有认真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实习效果。

其实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但目前主要问题表现在,政府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处,学校缺失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环节,企业没有提供人才充分实践的平台,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大意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建立政校企生四方共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深化对高职教育产品链条的认识,从生产环节过渡到销售环节,直至以后的消费环节[2],共同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主体的积极性。

(二)学校专业培养层面

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缺乏深度融合,往往只表现为若干门相关的创新思维类课程,或者使用换汤不换药的原课程等。与此同时,专业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仍然有待加强,例如实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案例教学、小组教学、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效果欠佳,可评价性很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处于观念层次,没有达到提高实質能力的效果。

另外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引领还比较欠缺。尽管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比较丰富,但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宣传作品、文化硬体设施、文化交流场所等都较少,其主体内涵不够丰富,往往仅限于若干名人名言,其文化层面的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基本多以一些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为主,更多强调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或利用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园),开几个档口给学生练练手,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比较不足。虽然各级政府每年都举办了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但从整体来讲,大学生的参与比例不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与此同时,即便一些学生积极参加有关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但缺乏有实力创业导师的高水平指导,其学习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三、“三阶三维”立体化培养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途径

所谓“三阶三维”立体化培养,是指以工匠精神养成为引领,按照启蒙、成长、成熟三个阶段,从创客文化教育、专业课程教育、课外实践教育三个维度,建立专创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阶三维培养双创人才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一)三阶段教育

高职教育在校时间为三年制,按照启蒙、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进行阶梯式、由浅入深的分段培养,可以参照学年同步设计,即大一学年对应启蒙阶段、大二学年对应成长阶段、大三学年对应成熟阶段,整个培养过程贯穿创新精神的塑造,从而逐步实现培养目标。

启蒙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简称“创意”。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结合课外生活、专业课程完成创意的设计,主要由头脑风暴产生,以新颖、适用为原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考核方式采用创意心得、创意作品、竞赛参与度来评价。

成长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头脑创意的基础上,可以在实验室、教室、宿舍或学生活动室等场所,能够结合课外生活、专业课程完成有价值的创新产品设计,有实实在在的成果。考核方式采用作品设计大赛、专利设计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成果来进行评价。

成熟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具有创业的观念,具备创业的基本常识,熟悉企业的运营流程,完成创业模拟训练甚至真实项目运营。考核方式采用创业训练项目设计和运作、创业真实项目设计和运作、各类创业大赛项目等进行评价。

(二)三维度教育

从创客文化教育、专业课程教育、课外实践教育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培养。创客文化教育维度分三阶段做好创客文化引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蒙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创客文化熏陶,成长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创客文化,成熟阶段学生能够领悟工匠文化,有较深刻的心得体会。具体方法为结合校园环境特点,布置创客文化作品在全校范围内上墙落地;结合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创客文化教育;结合班级教育、学生两会活动进行创客文化宣传;结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创客文化教育;结合企业专家到校讲座等活动,宣传创客文化。

专业课程教育维度分三阶段做好课程体系设计和行动课程开发。启蒙阶段主要安排有关双创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成长阶段主要安排专创融合的专业技能课,成熟阶段主要安排综合技能实训课和创业训练课程。具体方法为通过对行业协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分析,掌握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设计专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将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到行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课程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

课外实践教育维度分三阶段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启蒙阶段支持学生重在参与和获取经验为主,成长阶段重在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成熟阶段主要指导学生进行创业项目训练和真实运营。具体方法:首先,支持学生参与各项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做到人人参与至少一次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能。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单位举行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如互联网+双创比赛、挑战杯比赛、专利设计大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兴趣比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兴趣。最后,做好大学生创业训练和真实项目的指导,指导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对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后续的孵化帮扶。

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实践

(一)大力宣传工匠精神文化,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工匠精神即精益求精的精神,其内涵包括技能精湛、开拓创新和爱国爱岗。从宣扬工匠精神入手,一方面设计开发了相关素材,在教室内外、校道走廊、宿舍区贴挂和放置有关的文化文艺作品,让学生接受进行直观的熏陶教育,具体形式包括文化标语、文艺画作、工匠雕塑等,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教育;一方面利用资金建立了会计文化展览室,弘扬博大精深的会计文化,介绍历史著名的会计人物,展望未来会计发展趋势。所有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到会计文化展览室进行参观,接受至少一次的会计文化洗礼,学习先辈的工匠精神;一方面设计或收集与创新创业活动有关的视频资料,如大国工匠、科技创新等,在新生教育周、日常会议、讲座论坛等活动期间,定时播放标准的视频资料,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教育。

(二)建立融合双创内涵的课程体系和行动课程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依据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基于工匠精神的养成,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课程体系首先建立了校级的创新创业教育公共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如军训与入学教育、就业指导,也包括公共选修课,如生活技能开发、创新创业指导。这些公共课程通常分为几个学期完成,按照循序渐进、阶梯式的方式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指导。其次,重点在专业课程上融入相关创新创业内容。一方面,建立了专业群双创教育课,以专业基础课为平台,在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内容中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知教育,并随之改革教学方法,多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另一方面,改革传统的专业课,在课程内容中贯穿和渗透工匠精神和创新方法,不仅在恰当的时机引入优秀的先辈事迹进行思想教育,而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减少讲授灌输式,多采用引导、讨论、竞赛和心得体会等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喜爱的移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精湛专业技能和勇于开拓创新上获得双重提升。最后,采用以赛促学、赛训结合的方式,将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逐步纳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人人参与、重在参与,同时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后期帮扶指导,从而做到全员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

以ERP沙盘模拟课程为例,这门课是传统的财会类专业综合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资源经营的计划、组织和控制能力,分总经理、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生产主管、采购主管五个岗位进行模拟实践。为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财会类专业将课程名称由原来的“ERP沙盘模拟”改为“企业认知与管理实践”,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原ERP沙盘模拟的内容为基础,延长学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能力链条,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完成对学生的训练,即企业基础认知、企业经营模拟、创业项目训练及实战,内容涵盖了企业常识、创业基础、企业经营模拟、创业训练,直至创业项目实战。上课时间由原来的二年级一学期变为从大一到大三各一学期,共用三个学期时间完成,经过改革后的课程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也更加符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

(三)构建学生课外活动的双创实践体系

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首先,针对一年级学生鼓励参加专业内的各项技能竞赛,做到人人参与、重在参与,培养学生崇尚技能、努力拼搏的专业精神,从校级会计技能大赛、校级ERP沙盘大赛、校级证券技能大赛等到广东省会计技能大赛、广东省ERP沙盘大赛、全国投资理财大赛等各种竞赛,通过初次比赛也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参加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积累经验。其次,针对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其已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级部门举办的有关创新创业大赛,做到校内比赛人人参与、市级以上比赛择优参与,例如校级创新创业比赛、阳江市创新创业比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比赛广东省分赛、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其工匠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养成。最后,培养学生的各种课外兴趣,发挥第二课堂的创新元素。学校学生会、团委每年组织举办校园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一系列活动,不仅有一系列比赛活动,如宿舍设计比赛、插花設计比赛、专利设计比赛等,还有很多相关的专家讲座论坛活动,这些课外活动都融合了创新元素,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参考文献:

[1]  陈建录,袁会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教育研究,2018,(5):69-72.

[2]  任胜洪,刘孙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逻辑及展望[J].教育研究,2018,(5):59-62.

[3]  杨利云.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廊坊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3):114-117.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