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莲塘古村落的现状及其保护与开发

2019-04-01黄嘉欣骆芬芬卓泽燕杨膳瑜郑少慧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古村落村民特色

黄嘉欣 骆芬芬 卓泽燕 杨膳瑜 郑少慧

摘要:古村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等蕴含着文物属性且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的发展再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佛山市张槎莲塘村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莲塘村的保护开发现状、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适度的建议,以期为今后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莲塘村;保护与开发

一、莲塘村概况

莲塘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西部,东平河畔,是佛山市首批古村落活化升级的古村之一。其有得天独厚的地形,村内外水网密集,水资源丰富,岭南水乡印记可寻。它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族人中涌现过陈勷君、陈如岳、陈景舒等历史名人,有陈氏宗祠、太史第、清湾书室、陈如岳故居以及大量传统民居等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姿,主要包括:龙狮、龙舟、陈太吉酒庄酿酒、陈景舒书法、主帅诞、龙舟文化节等。莲塘人的讲廉孝信义的良好形象亦远近流传,村里历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这些软文化、酒文化以及书法文化有较高的发掘和研究价值。

二、莲塘村现状

在政府和街道的正确领导下,莲塘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莲塘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挖掘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紧抓城市升级和企业转型的战略机遇,积极融入街道发展农村新空间步伐,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和公园建设,加大旧物业改造和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一批商业项目。莲塘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愈好,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乡村建设和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村内文化设施和休闲区域一应俱全。2014年在张槎街道启动拆除村级“三旧”行动之时,莲塘村拆旧建新,也一并建造了戏台、古式牌楼、龙狮训练大楼和公共服务中心。2015年,环绕着莲塘公园,复建了清湾书社、太史第、主帅庙,新建了康乐祠和“禅狮圣域”牌坊。古代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碰撞交融,令莲塘村碰撞出新的火花。莲塘的“一村一公园”建设已成为张槎街道的典型。牌楼上鲜明的“莲塘毓秀”四个大字,是莲塘村文化的典型标志,亦是莲塘村提炼出的“龙狮圣源·莲塘毓秀”特色文化品牌。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莲塘村举办了许多有广泛群众参与的活动。在2015年年中,莲塘戏台建成后,于此举办了数次电影下乡、戏剧下乡活动,村民对此兴致颇高,活跃参与其中。莲塘村处于水网地带,村里每年都会参与张槎街道举办的龙舟赛,参与成员皆是莲塘村村民。莲塘龙狮队经常组织培训龙狮爱好者们,还定期举办训练班、暑假班等,以更好地弘扬优秀的龙狮文化。为了培育新兴村民引领全民向善,莲塘村通过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会”、“好家风好婆媳”、“敬老文明号”等评选活动,借先进典型人物的实际行动,将文明风尚具体化,新型村民正不断涌现。

三、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佛山市莲塘村作为禅城区首批古村落活化项目的一个建设点,佛山普通民众对其是否了解,为此,我们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问卷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83份问卷调查,当问及是否知道“莲塘村是佛山市首批古村活化升级的古村之一,是禅城区首批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时,只有25%的人听说过,占据大多数的人却是没听过的。具体如图1-1所示:

在这83位调查对象中,是否赞同莲塘村开发保护,如何看待莲塘村拆旧建新的行为?据图1-2显示,大家都是赞同的,表示活化古村落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韵味,又符合莲塘村目前的发展。

在提及“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时,“宣传力度不够,不够引人注目”、“没有深度挖掘古村落所代表的民俗特色文化”、“民眾对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够,缺乏自觉保护的积极性”等均被多次勾选(如图1-3),宣传、挖掘特色、民众意识、政府扶持等方面是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开发方需密切关注,及时修改开发方案。

四、莲塘村的保护与开发建议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以从莲塘村房屋结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等方面入手,对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部分应加强保护,尽可能坚守“不干涉其原貌”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古村落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引导村民树立保护传统村落的主人翁意识,使之从“要我保护”转为“我要保护”,营造保护古村落的良好氛围。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和村民的交流和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所有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各项规定应写入村民公约,以提高村民自觉保护意识,约束村民无序建设行为。只有让村民有所受益,他们才能更好地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

古村落保护要注重历史的真实、环境的完整和非物质文化的继承。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必须由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可以结合利用行政、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健全莲塘古村落保护机制。做好法律宣传,用法律惩罚破坏文物遗址的行为,出台相关保护法例。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各级人士可共同组成古村落保护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古村落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古村落整体保护追求的不是以一个孤立的样本存在,而必须保证古村落是“活的”,故要坚持走活化莲塘古村落的道路。努力将古村落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保存下来,同时要避免人口的置换和原住民的大量流失。

(三)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平衡好商业化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途径进行招商和筹集资金。首先要明确招商目的,多向各企业宣传和介绍,找到有需求的企业并吸引他们来投资。其次,政府的定位要合理科学,以更好地促成招商工作,提高项目落成率。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可以尽可能多样化,以吸引更多好的企业入驻,可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同时要抓好产业培育,围绕特色文化产业加“定向”招商引资力度,从而实现双方共赢。

但也要注意避免商业气息浓厚的现象,过度商业化不仅会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还容易丧失原有的人文特色和民俗特征,这就需要在文化留存和商业化之间努力达到平衡。不管怎样开发,还是要把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价值放在首位。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

(四)坚持“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业

充分挖掘莲塘村的文化特色,可聘请对本土文化有研究的专家进行深挖。避免同质化,努力推进以“醒狮”为主题串联起产业规划、物业改造、文化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好农村硬件设施、软件配套、公共服务、乡风民俗建设。积极响应禅城区的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的建设项目。

古村落可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游客向来热衷于访古村、游古镇,这也给古村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好的元素需要好好活化利用,以防人气不足和浪费资源。莲塘村亦可以融入当地特色,利用龙狮文化、书法文化、莲文化、酒文化等文化特色来带动村里的发展。世人都知玉冰烧,却鲜有人知道玉冰烧的产地是莲塘村,这无疑是宣传力不足所带来的缺憾。故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可利用好报刊和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将莲塘村的特色文化元素宣传出去,以实现莲塘村“保护促进利用、利用强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玢,林杰,张志博.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探究——以瑞金密溪古村为例[J].老区建设,2018(06):67-70.

[2]宋玉培.河南方顶村古村落保护现状及文化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8):53-56.

本文指导老师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教授崔向荣

猜你喜欢

古村落村民特色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