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的“八条目”谈个人修养的目的

2019-04-01朱岩王德胜李唏

神州·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大学

朱岩 王德胜 李唏

摘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的八个条目,是《大学》的精义所在,它阐述了以修身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育读书人将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与国家和社会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八条目”对当前的教育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八条目;个人修养;济世经邦

《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四书”,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就教育目的、任务、步骤和途径做了一个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对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谓“大学”是与“小学”相对应的,“小学”在中国古代主要指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而“大学”特指伦理、政治、哲学等济世经邦的“大”学问,汉儒郑玄在《三礼目录》里说:“名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唐代的经学家孔颖达,孔子的后人,在其《礼记正义》中說到:“此《大学》之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德于天下。”可见,《大学》的立意和着眼很高,它旨在论述儒家道德修养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明确的论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对做人、处事、治国等都有深刻的启迪性。

一、八条目及其含义

《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即,要想彰显高尚的道德思想于天下者,必先要治理好自己的邦国;要治理好自己的邦国者,必先安排管理好自己的家族;要管理好家族者,必先修行自身的品行和人格;要修行自身,必先真诚意念、端正思想;而诚意正心的前提是通过研究认识世间万物,获取知识和智慧。这里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儒学之集大成者朱熹称为“八条目”。

格物,意即深入观察研究某一事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所格之物,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无形,得出的结论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致知,就是求为真知,并从获取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没有作正面的解读,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1)意思是深入研究事物的道理以至穷尽的地步,从而使自己的认知达到较高的层次。格物以致知,这一过程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的。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具有了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修养自身,诚实意念,去除各种不良的情绪和邪念,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是八条目的核心,长期以来《大学》常常被解读为指导知识分子个人道德修养的理论,即是因此。由此也可以看出儒家的思想观点,一个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离开了这一点,即便是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家国的栋梁。

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在修养自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带动自己身边的人,再推而广之,以至善之德教化国民,最后达到天下太平、祥和的最终目的。

可见,八个条目是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统一体,以“格物”为起点,以“修身”为中枢,以“平天下”为终极目标,这是一个层层递推直至走向内圣外王的过程,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础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八条目”为读书人指明了修己治人的道路,强调获取知识和提高修养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同时,八条目把家庭的管理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这正是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的思想。

二、八条目的意义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在《中国人在科学人文主义方面的贡献》一文中说到:中国文化“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而且从未想到社会以外的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知识、道德的修养以及成功的目的从来都是和家邦以及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终其一点是在修身,在完善了个人修养后则择机报效社会,正如孟子所言“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

《大学》作为儒家的教育论著,八条目为其精义所在,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审视,它旗帜鲜明的阐述了儒家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的目的,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担当“平天下”重任的“内圣外王”式的人才,其途径就是通过“格物、致知”以“诚意、正心”,由修己而治人。“内圣外王”式的人才是儒家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培养途径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不能“兼济天下”,至少可以“独善其身”并时揣“兼济天下”的理想。由此看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博得历代王朝统治者的青睐而占据政治思想的主流,从精神上统治中国两千年绝非偶然。

近年来,随着西风东渐,部分年轻的知识分子深受影响,追求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为核心,这个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警惕和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过分宠溺家庭教育有关,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知识仅仅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教育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人自身的修养和提高也应该与国家、社会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也只有和国家及社会联系在一起才有前途。当年12岁的周恩来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也依旧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注释:

朱熹《四书集注》

《孟子尽心章句上》

参考文献:

[1]经典课程编委会.北大哲学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2]杨伯峻.孟子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大学
比萨里的大学问
至善
小学英语教师“四有”师德建设策略
比萨里的大学问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