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远山水画艺术图式研究

2019-04-01苏涛

艺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马远山水画

苏涛

〔摘 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比较长,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分,山水画的图式是山水画构成的重要形式,对中国山水画深入认知的意义重大。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在继承南宋山水画的构图、笔墨、构图的基础上,吸收了李唐,刘松年等画家的画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对画家马远绘画的分析,论述了马远山水画构图形式的成因及演变,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各种因素,希望能够增强对山水画的审美观念的建立,有助于拓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为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行的帮助。

〔关键词〕马远;山水画;艺术图式

一、马远山水画构图形式的成因及演变

1.政治与环境因素对马远山水画图式的影响

任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与其时代、人文环境和哲学密不可分。独辟蹊径的马远,他的山水画风格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山水画的构成经过了大小李、荆关董巨、李范的数次变化。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转变对人們的整个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北宋沦陷后,康王赵苟在临安建都。社会环境是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以及尖锐的民族矛盾,不再像北宋那样稳定与和平。这种社会背景使宋代画家描绘出山水残余,反映了画家心中的不快之感。因此,北宋的画家李成和范宽对自然景观的整体描绘从全景构图来表达壮观的艺术风格,转化为表达边角景观风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适应。当时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画家笔下的风景展现不再是北方高耸的石头山脉,转变为南方的水乡、低矮的丘陵,烟雨蒙蒙,微波荡漾,对水的描写更加灵动丰富,展现了长江以南的清新景观。

2.李唐对马远水画图式的影响

南宋画坛的四大家对中国画界影响非常大,他们历来是画家的榜样。其中画家李唐排在首位。据史记记载,马远是李唐的学生。李唐当时是南宋画院最早的画师,他的绘画风格形式当作南宋画家和南宋宫廷的审美标准,他受到宋高宗的高度赞扬,从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远的构成根源,如李唐的《江山小景图》,尽管还有全景构图痕迹,但整个画面的空白显著增加,重点突出,前后关系清晰。而《清溪渔隐图》则与北宋的全景景观完全不同,它的构图大胆创新,简单勾画树根,潺潺流水,扁舟一叶,孤单形影等。它将视野从遥远的山脉移动到了近景,把视角放于自然的一角,用心绘画,并减弱了远处的风景,李唐绘画艺术成就在整个南宋时期的感染是巨大的。马远继承和发扬了李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马远更加细致地描述了李唐的局部描写,并最终在马远的绘画中创造了“马一角”的特征。

3.理学和文人画对马远山水画图式的影响

马远的边角之景形成受宋代的理学和文人画思想的影响很大。朱熹是大家公认的程朱理学的重要推动者,对理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一件事的原则能够理解世界之理,一花一草能够反映大自然,一条小溪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海洋的广阔。因此,一个山水小景能够创造一个大的山水境界,并吟味小景的意味,意义是在画中表达无限想象的绘画场景。这种以小见大的理念让马远非常注重笔墨与空间的构图,使效果更加简洁、明显。文人画指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学者官僚画,文人画非常注重表达艺术家的无限遐想,苏轼在绘画创作中追求简约、明了,这给马远一个直观参考,并促进了边角山水的形成。

二、马远山水画图式的分析

马远是南朝光宗、宁宗两个朝代的画家。而他的曾祖父马贲,祖父马兴祖,父亲马世容,叔父马公显,兄弟马奎和儿子马麟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马贲善画花鸟、人物、佛像,形成“马家”风格之后,为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祖父马兴祖是高宗时期的画师,他善于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他也擅长绘画人物。叔父马公显与其父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都是非常精通。其兄马奎也长于山水、人物,特别是花鸟画,造诣颇深。马远的家庭氛围是一个艺术世袭的家庭,耳闻目染。马远在李唐绘画风格上进行了创新。他的画是高峰直上,绝壁深远,四周空旷,近高远低的构图形式。在构图中,选择远距离,近距离,将传统鸟瞰视图变为平面视图,远景淡,近景密集,整体概括,层次分明,呈现无限空间。一些画是山的一角或水之一涯,景物被高度概括,精制,裁切,其余的大面积留白,为观众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场面留白的灵感,虚实的对比非常强烈,使画面产生无限遐想效果,表现更加灵活。他留世的代表作——《寒江独钓图》,一条小船漂浮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上,渔夫一人垂钓,四周空旷寂寥,只有几个微波涟漪,强有力地烘托了孤独、寒冷和沮丧的天气,这让人感到怜悯。然而,这种构图方式确使画面充实,感觉它是真的,远方的辽阔空间开启了画面的空间距离,和水面上一叶孤舟形成强烈的对比,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风景虽小,却描绘了精彩的经线,对于小景山水构图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三、马远山水画图式对后代的影响

马远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在南宋创造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创新是前所未有的,对中国画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远把南宋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这个高峰一直流传至今,甚至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南宋末期的画家继承了马远的边角之境。宋代著名的花鸟画家张茂继承了马远的一角构成形式,他的代表作《双鸳鸯图》,在画面的左下方勾画了芦苇,笔触笔直,枝叶稀少,残雪少许,一对鸳鸯彼此相近,前往芦苇丛,鸳鸯周围有几片涟漪,反映出荡漾的水面和鸳鸯的动感。其余部分留白,使水域特别宽广,构图简洁,描绘细腻,营造出心情平和的画面,和芦苇杆上的鸟呼应,鸳鸯在水中玩耍,画面充满幸福感,整个画面以小见大,表现得淋漓尽致。人民大会堂中悬挂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共同创作的,在构图上充分继承了马远的一角构图形式,右下角的画面山石墨很浓。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屹立于上方,用笔挺拔有力,展现松树的绰约。剩下的画面浮现在云雾中,茫茫烟霭,吞吐八方,和松石形成鲜明对比。它呈现了宽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宇宙,远处的红日,让人感觉清新,充满活力。这种以小观大的图式表现了中国宏伟山水和开放的气势,显示了新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的新风貌。《江山如此多娇》以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这幅画完全继承和发展了马远的山水画的艺术图式。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山水画家理应承担起发扬传统,适应时代的重任。马远的边角构图对当代画家的绘画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小景观意境的创作。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梁元的山水画表现是对马远的边角构图进行创新,如作品《疏林待春图》,整幅画用笔清淡,刻画随意,树木都集中在画面的左侧,稀疏浅浅对比。在画的右侧是对山石的简单勾画,其他草坡只是染色。天空灰色,山脉背景留白,整个画面的意境温和,呈现出长江以南朦胧的美景。在构图上,树木形象与背景中遥远山脉的简单轮廓形成鲜明对比。灰色调的天空构图使画面均匀,边角山水的呈现形式丰富。马远的边角构图形式影响深远,当代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说,马远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著名艺术家,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远创造了山水画的一种新风格,虽与其他客观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了解了长江以南的风景,从而实现了自然与人的统一。

结?语

马远山水画的艺术图式在中国山水画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确立了很多和其自身审美要求,如布局、主次、对比、平衡、密度、开合等相符合的构图规则。这种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受上一代构成的影响,并基于这种变化和创新,它也是中国绘画风格的组成部分。创新是发展的重点,对于内涵丰富的中国画艺术,需要我们潜心探究,传承创新,汲取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为现代绘画创作增添营养。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李婷.浅析马远、夏圭山水画的空间营造及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连晓红.中国山水画程式化之探析[J].理论界.2010(05).

[3]韩飞燕.马远、夏珪绘画构图研究[J].考试周刊.2009(11).

[4]于洋.悉其精能造于简略——南宋马远的生平与画风研究[J].荣宝斋,2009(01).

[5]李菖春.南宋山水画构图形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3.

[6]李萌.马远山水画艺术程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

[7]许蚌.程式与创新——简析传统中国画之程式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4).

猜你喜欢

马远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南宋绘画专题
丫环对对联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
“普法专家”马奶奶: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马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