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角 纯真美好

2019-04-01焦菲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平桥社戏金鱼

焦菲

《社戏》中,鲁迅先生用儿童的视角,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并到赵庄看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

1.以儿童的视角讲述故事,就需要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展现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如:写趣事,“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这段文字中连用了四个动词——“掘”“穿”“伏”“钓”,准确地写出了钓虾的过程。有趣的是,作者还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虾的愚蠢,衬托出小伙伴们钓虾的精明与快乐。写上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是“我”与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时的兴奋心情。孩子们娴熟的撑船动作——“跳”“拔”“点”“磕”,以及航船离岸速度之快,都衬托出孩子们急切的心情,再加上母亲吩咐“要小心”的细节,双喜、阿发、“我”等孩子去赵庄看社戏的欢呼雀跃的心情便跃然纸上。

2.以儿童的视角讲述故事,也需要反映儿童心理的语言。如:写“我”热爱农村,把平桥村比作“乐土”,写“我”想看社戏而不能去时“急得要哭”“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表现了“我”的急切心情;写去看社戏时,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生动地表现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一句,把“高等动物了”活用为动词,既贬斥了牛,又写出了“我”的窘态。这就将儿童天真无邪的本色显露无遗。

延伸练习

请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资料,品味下列语段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1.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萧红《呼兰河传》

2.我今天进了惠安馆,秀贞不在屋里。炕桌上摆着一个大玻璃缸,里面是几条小金鱼,游来游去。我问王妈:“秀贞呢?”“跨院里呢!”“我去找她。”我说。

“别介,她就来,你这儿等着,看金鱼吧!”

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儿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

——林海音《城南旧事》

(参考答案见下期)

猜你喜欢

平桥社戏金鱼
清代淮安平桥的繁华
“天下第一菜”平桥豆腐
平桥豆腐羹,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
小金鱼
小金鱼
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