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承认高考在英“毫无动静”?
2019-04-01丁雨晴何越
本报特约记者 丁雨晴 ●何越
近日,一则“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剑桥官网给出的要求是考生高考成绩要排在其所在省市的前0.1%,似乎比上清华北大还容易。”对此,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图普(如图)在3月24日举行的“大学堂·北大讲坛”上表示,“我们之所以接受高考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希望使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来了解申请者,但高考结果不是唯一的参考指标。”有趣的是,该话题在国内引起热议,在英国却几乎乏人问津。除主流媒体均无着墨外,笔者在上周参加由英国大学联合会举办的“国际高等教育大会”时,多位参会代表也对此兴趣全无,“这并不是新闻,没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登上微博热搜的一天后,剑桥本科招生主任萨姆·露西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高考一直就被剑桥大学视为申请的“合适准备”,至少从2015年起就被纳入招生考评体系中了。那么为何剑桥的“老新闻”受到中国民众的高度关注,而去年10月,伯明翰大学成为首个完全无其他附加条件接受高考成绩的英国大学却乏人问津呢?
有英国教育界人士表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反映出中英两国在教育文化上的差异。在英国父母眼中,公立学校最受到社会指责的,不是中国家长想象的教学质量有问题,而是学生不够有抱负。因为老师和父母很少有人给孩子灌输不切实际的高目标与价值观,父母亦不会因为孩子上了牛津或剑桥就觉得脸上贴金。所以,与中国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似乎距世界名校更进一步的“旧新闻”时欢呼雀跃相比,英国家长或普通百姓对名校在招收国际学生上的细小改动自然是毫无波澜。
这则消息在英国民间没有热度,但仍有西方分析家表示,剑桥在选择在此时“旧事重提”似乎是希望加强英国在争抢“愿意付高昂学费”的海外生源方面的优势和宣传力度。而笔者也在国际高等教育大会期间嗅出些端倪。英国大学高等教育部部长克里斯·斯基德莫尔在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称,现在英国有约46万海外留学生,政府希望到2030年前将此数字增加30%。而要完成此目标,则需要努力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等。
斯基德莫尔的观点让在场人士非常惊讶,毕竟长久以来,在国际教育专家眼中的中国仅仅是提供生源的重要市场,从未想过能与教育大国英国竞争生源。所以,“剑桥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低于清华北大”“英国名校要与中国顶尖高校抢生源”等说法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佐证了斯基德莫尔的观点。毕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靠国家划拨经费不同,英国高校大多要自谋生路。《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主编费尔·巴蒂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英国财政不断紧缩,来自政府的资金越来越少,国际学生对英国高校能否维持现有的师资至关重要。
国际教育新闻网“ThePieNews”则表示,随着更多高等教育机构考虑将高考纳入其招生评估体系,高考正为全世界高校提供“全球录取新机会”。今年2月,美国成立“高考招生联盟”,专注于利用高考分数为高校招生,并将于今年秋天招收首批学生。目前该联盟拥有5所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西新英格兰大学、圣地亚哥峡谷学院、夏威夷大学卡皮欧拉尼社区学院和北得克萨斯州大学。“将高考纳入招生准入条件,展现这些高校对国际学生全面入学评估的进一步理解,”该联盟称。
“与其他教育竞争对手高调拥抱高考不同,英国正陷入矛盾状态。”一位英国高等教育专家表示,作为综合性程度最高的标准化考试之一,高考的影响力一直在提升,教育界也十分明白,但碍于《经济学人》等英媒在前几年轮番吐槽高考为“有缺陷的考试”才不愿多谈。“当然,很多人都在谈论高考未来能否更进一步,比如英文考试能更接近雅思或托福的应用水平,这样考生或无须接受英语能力测试便能申请国外高校。”▲
(何越为英国社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