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全球褒贬不一
2019-04-01
环球时报 2019-04-01
从2007年开始的年度“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上演。当地时间3月30日晚间8时30分至9时30分,世界各地城市接力“熄灯一小时”,以此呼吁全球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但“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舆论获得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
美联社3月31日称,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牵头,“地球一小时”活动已扩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万人参加。今年3月30日,当美国东岸时钟走到晚间8时30分时,纽约帝国大厦等摩天大楼熄灭了灯光;在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沿岸主要建筑物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灯光,这座城市著名的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也被取消。英国《卫报》30日称,“光明之城”巴黎关掉埃菲尔铁塔的夜间闪光;意大利有400座城市的公共建筑和历史遗址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希腊首都雅典的几个地标均陷入一片漆黑……
英国《地铁报》3月30日评论称,“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提高认识,减少使用会产生碳气体并导致全球变暖的化石燃料。印度新德里电视台3月31日称,“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关注长期变化的机会,每个人都能为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但另一方面,批评之声也是不绝于耳。丹麦学者比约恩·隆伯格认为,“地球一小时”只是“无效的感觉良好活动”,它使人们觉得自己正在为环境做点什么。澳大利亚专栏作家安德鲁·博尔特表示,悉尼中心商业区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微不足道,仅相当于6辆汽车停开一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活动期间,人们用蜡烛代替灯泡照明实际将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而不是减少。不过专家也表示,与此前的担忧不同,实践证明“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冲击。▲
(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