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者的新行为模式与商业广场空间转型趋势

2019-04-0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购物者流线消费行为

蒋 宇 刘 鹏

成都大学 成都 610000

1. 物理空间和行为空间

1.1 弧形设计与客流动线

什么样的物理空间才是真正适合商业广场的物理空间?什么样的流线才能激发商业广场的商业价值?从购物者的角度出发需要的是舒适和有趣,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时希望每个店铺都不存在“视觉死角”,这么看来,弧形设计很好的满足了以上几点要求,可以让顾客增添在商业广场从行走的舒适和有趣,也避免了让店铺存在“视觉死角”,让顾客在行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浏览所有品牌。[1]

图1 成都中粮大悦城商业广场平面图

1.2 必要的公共空间

“消费者永远是用脚投票的”[2],哪里的体验更好,哪里才会有更好的人气。公共空间是消费除了购物以外用来休息、滞留的重要场所,传统百货狭小拥挤的公共空间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所以新一代的商业广场必然会有更大的中庭空间、退台设计甚至开发屋面空间。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商业广场的品质,增强购物的消费场景感,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1.3 富有创意的陈列设计

当空间和流线变的贴近购物者的语气后,需要锦上添花的便是装饰与陈列设计了。这是一个需要“网红”创造流量的时代,“网红”建筑亦是如此,创意的空间、流线以及陈列设计,会给大家带社交分享的冲动,自发的社交分享必然是最好的行销推广策略。

图2 成都IFS广场外景

1.4 从内核向四周实现人流喷洒效应

电影院和餐饮区通常设置在顶层,主力店拉动人流进入非黄金区,再实现由上往下引流,发挥最大的喷洒效应,增加客群停留时间不说,还带动高楼层的商业价值。超市一般在负一楼,道理同上。上就爱层面,考虑主力店租金低,因此匹配非黄金的区域;消费者层面,考虑的就是主力点的人气效应,所以一高一低截流,再往中间汇聚。

2. 商业空间和创新业态

主题商业的概念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经营者希望消费者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有服务,还有购物休闲的整个过程。因此,主题包装在很大程度上赋予这个项目更大的吸引力和体验感,让人愿意多次到来并留下脚步。在你停留的时间里通过业态的布局和细节设计刺激你的消费行为。

可是主题消费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去,如何能够使商业广场保险不断引入新鲜的主题和创新业态呢?也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物理空间,以不变应万变。中庭可以成为展演的舞台,周边的廊道就成为了观众(顾客)的看台。

图3 《2017万达商业广场概念设计竞赛作品“峡谷”》——蒋鹏设计工作室

3. 结语

商业广场的空间设计为适应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升级而不断进化,我们应该顺应这种趋势,让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得到满足。另外,我们还应发现这种消费行为转变的内在因素和未来方向,进而提出新的设计理念来引导创新业态的生成和商业空间的转变。

猜你喜欢

购物者流线消费行为
几何映射
超市布局让人变胖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一线城市电商增长瓶颈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