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吉育481高产栽培技术

2019-04-01张彦国

吉林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叶病毒底肥区域试验

张彦国

(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农业站,吉林长春130500)

大豆吉育48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两年区试平均公顷产3314.1kg,比对照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3709.2kg,比对照增产14%。2017年,在九台区苇子沟农业站种植公顷产达4200kg,比对照增产15.6%。

1 产量及特性

1.1 吉育481产量表现

吉育481在2013年的吉林省大豆品种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3296.4kg/hm2,比对照吉农18平均增产11.7%;在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690.4kg,比对照吉农18增产7.0%;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937.8kg,比对照吉育86增产5.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314.1kg,比对照吉农18或吉育86增产6.1%;在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709.2kg,比对照吉育86增产14.0%。产量结果,见表1。

表1 吉育481产量结果

1.2 吉育481特征特性

吉育481为无限结荚习性,圆形叶、白花、棕毛,平均株高112.3cm,主茎型结荚,主茎节数 19个,分枝 2~3个,株型收敛,三粒荚多,荚熟时呈黄褐色。

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黑色,平均百粒重17.3g。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8.54%,粗脂肪含量21.28%,蛋脂总量59.82%。

经抗病性鉴定,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感大豆花叶病毒3号系。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平均128天,与对照吉育86相当,需≥10℃活动积温2560℃以上。

2 栽培技术

2.1 精选种子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把病斑粒、虫嗑粒、杂质剔除,使种子质量达到纯度高于98%,净度高于97%。在地下的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必须做好药剂拌种,以防止因虫害造成缺苗。

2.2 合理选茬,精细整地

大豆对前茬的要求不严格,但忌重迎茬,也不宜种在其他豆类作物之后。播种前及时整地,要深松起垄,耕深20~30cm。

2.3 适时播种,密度适宜

在适宜的大豆播种期内,进行抢墒早种。吉林省较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25日~5月5日,播种时,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择适宜密度,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一般行距60~65cm,株距15~20cm,公顷播种量 40~50kg,公顷保苗 16~20 万株。由于该品种分枝较多,不宜密植。

2.4 合理施肥

施用农肥做底肥,营养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同时肥效长,可以满足大豆生育后期需肥多的要求。一般地块每亩施用1500~2000kg。

大豆幼苗期根瘤菌固氮作用尚未进行,为满足苗期所需的营养,在没有施用化肥做底肥的地块,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做种肥,可以促进豆苗生长和根瘤发育。一般用磷酸二铵做种肥,根据地力情况每亩施用10~15kg化肥。

在土壤肥力较低,大豆前期生长弱及封不上垄的地块,必须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7.5~10kg,可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施用。

2.5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保证地净苗清,防治病虫草害,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实现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要做到铲前趟一犁或垄沟深松。及时进行三铲三趟,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花叶病毒底肥区域试验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