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与梅花分夜永
2019-03-31唐玲娟
唐玲娟
又是一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忆起《燃灯者》,再读辅成先生。
古卷青灯,山川日月一身藏
阳光透过窗棂,记忆从一间小小的教室缓缓铺开。
“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半小时,屋里很暖。先生穿着厚厚的制服棉袄,加上不断板书,渐渐地额头上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地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我坐在教室后面,远望着先生勉力的样子,心里隐隐被某种东西触动着,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师生初次相见,向学求教,启程便是一生。先生的博学通透,睿智谦谨,将先哲的智慧带到眼前,仿佛只手推开一扇窗,让学生面对蔚蓝色的海洋。
从此,师生的对谈里,书的呼应、思想的共鸣,成了主流。从米利都学派三哲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从希罗多德的《历史》到汤姆逊的《古代哲学家》,从拉波哀西的《自愿奴役论》到《康德全集》,从罗马哲学到讨论先生力作《莎士比亚的人格》……一生之中,师生间于书的交情厚如古卷。大多时候,都是先生赠书一阅,并问其领悟。偶有与先生争辩,言语过激,先生也不以为忤,而先生的救治也总是引经据典,示“我”以必读之书。忆起曾经多少渴望冀求,多少晦暗不明,都被先生的智慧和学识点亮,通浚阻塞,走向疏朗与清明。与书,与师,与思想,看见世间何其美好,人生何其阔远,少年心事不再囿于尺寸得失。人生之幸,莫过于此。
书中,先生对书卷之挚爱,对学术之谨严,更是行为世范。每一次对待学生的请教,他必会提前细细做好准备,从不马虎应对;每一次著书讲学,他必会溯源求实,扎实做好批注,反复修正;每一次谈时论政,他必谨言慎语,在悲观里升起乐观。在风雨满楼的政治动乱时期,先生一直静守书桌,常伴青灯古卷。无论他腹笥多么宽广、学养多么丰厚,总会时时“倒空”自己,永远敞开着,不带任何成见地听取意见,汲取知识。一身清风明月,都在诗书古卷中安放。
寂寞深处,守候幽夜天自明
先生是热情的,也是寂寞的。先生的寂寞,或许只有他身边的学生至亲,朗润园里多年失修的楼道能翕然感同。
内心守着善道,终不忘循善取义。他的寂寞,在他执着的追寻正义与良善之间,也在每一寸对精神价值的追寻与国之命脉的忧虑之中。然而,不管是天光大开,还是烛光掩映,他总相信有清醒的灵魂守候着。只要有人守候,就总有破晓的可能。
无力之时,他以莎翁抚慰心灵。对待世间百态,任其喜怒哀乐,生死浮沉,一一上台亮相,谢幕下场。不做道德评判,却是无形的、最深刻的道德批评。有光之时,他相信世界终究是可爱的。因为总有一些人,仍然若隐若现留存人间,像夜间的皓月,不与热烈的阳光争胜,却静静地冷眼看世界。
先生关注道德哲学,以为救社会先要救人心。《伦理学上的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格林的道德哲学》《康德的审美哲学》《克鲁泡特金的人格》《中国文化对目前国难之适应》……每一篇文章都是针砭时政的有力发声,都是对国民精神的启蒙与引领。《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戴震》《论董仲舒思想》《歌德对于哲学的见解》……先生含英咀华,纂言钩玄,每一本著述都可谓字字珠玑,意味深远。虽然在火中烹油、锦上添花的繁华盛世,先生的声音似旷野中的流风,却也有如风过留痕,感召过无数彼时此时追忆先生风骨的后生们。
先生依然寂寞,幽夜更待天明。
素以为绚,情深意敛语自珍
孔子修诗从心不逾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有素为绚,人如此,文字亦是如此。
170页,30千字,读了整整半个月。一是喜欢文字里的古典素净,每每翻开,都能安下身心,似与叙述一同归于历史深处;二是喜欢篇章里的引经据典,一一研读,常能感受思想的金光;三是感怀故事里的师生情深,敬慕珍重,似有万千回响纷至沓来。
不论是故事情节的回忆叙述,还是关于学术的探讨交流,或是藏情于字句的深切追思,都是沉淀情绪之后的娓娓而谈。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读来意念妥帖,浑然天成,看出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厚。笔墨之凝练,表达之节制,意趣之丰沛,皆属不可多见的上品。正如著名法学家梁治平评价:“越胜嗜书,然甚惜墨,有文章,必为佳作。”
“润玉般的湖水静卧秋夜,岚气幽幽,摩挲秋水,湖畔烟雾缥缈,修竹袅立,伴微风簌簌纤歌。”这样干净清幽的表达,似有一股民国之风,在书中比比皆是。
“起程那天,天酷寒,先生仍赶到机场,对我不多叮嘱,只说出去好好看看,多想想,能读书千万别放弃。临登机前与先生拥别,先生紧握我手,双目紧闭,我觉出先生心中不舍。”这样无言的惜别,只是短短几句,却分外动人。文字的张力,许是不在铺陈,而在节制吧。
凡大品,都无赘述。珍视语词,即是珍视思想的尊严。正如辅成先生晚年所言:“米豆千甔,不如明珠一颗。”
书,与人,仿若明珠。
燃灯者,先生如灯,叙述如点燃。一世淳儒,命运多舛。然,安于古卷青灯,淡泊世事,求仁得仁,有何怨尤?合卷凝思,于歷史悲喜之间感怀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字字句句,都是踏踏实实的从容、开阔与坦然。
“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愿有梅花暗香,自此归来。
(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