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一个滚烫的名字与一个被摘帽的地方
2019-03-31余玮
余玮
北纬34°50′50",东经114°50′19"。 1963年桐花飘香的春天,焦裕禄亲手在这里栽下一棵泡桐。如今,这棵泡桐苗长成了参天伟岸之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它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巍然守望着兰考大地。
“焦桐”华盖如云。阳光筛过树影,风起时,片片落叶随风飘散,仿佛默诉着风雨沧桑。几十年来,老党员魏善民一如既往拿起扫帚,将树旁落叶清扫归拢。“要是焦书记还活着,看见它仨人都抱不过来,不知得多高兴。”魏善民抚摸着树干的纹路,望向枝叶与天空相接的高处。
2009年4月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兰考瞻仰“焦桐”后,在不远处亲自栽下一棵泡桐,希望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在神州大地永远传承。如今,“习桐树”已郁郁葱葱,同“焦桐”遥相呼应,传递着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
“三害”不再,兰考早已难觅当年灾害肆虐的踪迹;“焦桐”成荫,仿佛无语诉说当年的感人故事。焦裕禄精神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跨越时空,熠熠生辉。万里黄河最后一道弯上的兰考,正奋力跨过迈向全面小康之路的“最后一个弯”。
与肆虐的“三害”决一雌雄
焦裕禄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因家境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他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先后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5月18日深夜,狂风呼啸,大雨倾盆。第二天天还没亮,焦裕禄便召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区域。
这年11月19日至30日,焦裕禄组织除三害办公室、农业局、科委和各公社农机站等有关部门64人,对全县碱地面积、分布情况、地下水位进行全面丈量和调查。在普查期间,焦裕禄经常带着行李、拿着干粮、挎着水壶,和盐碱普查队的同志一起深入一线。为了弄清一块盐碱地的情况,他们反复丈量、挖掘地下水,焦裕禄还经常用嘴品尝是否含盐碱成分。焦裕禄说:“用舌头一舔,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工作,焦裕禄与普查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让大家把盐碱地按牛皮碱、马尿碱、瓦碱、卤碱、白不卤、其他碱6类进行分类统计,绘制出全县盐碱分布、分类图。他们通过对全县35万亩积水地进行详细调查,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内涝是形成盐碱地的根本原因。
这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并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传德的爱人抱着1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原来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打完电话,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为张继焦。
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分给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人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跟群众相比,咱穿得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经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徐俊雅缝补。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焦裕禄又求岳母缝补,焦裕禄的岳母也说太破不能补了。于是,焦裕禄就自己动手缝补,还笑着说:“补丁多了,穿着结实。”
1964年春天,焦裕祿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还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不能骑自行车,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在昏迷中苏醒后,焦裕禄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会有多少了,便严肃认真而又温和地告诉医护人员:“不要给我使用那么贵重的药了,应该留给比我更需要的、更有希望的同志。”
这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
最经典的照片还是偷拍的
身披上衣、双手叉腰、眼望远方,这是焦裕禄照片中流传最广的一张,还曾印上邮票。如此充满意境的画面,竟是偷拍下来的。
作为全国最知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留下来的照片非常少,以至于在兰考的焦裕禄纪念馆内,很多场景只能靠绘画和雕塑再现。
兰考县委原通讯干事刘俊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工作期间,焦书记发现并树立了许多正面典型(也批评了不少反面典型),但对于自己的典型事迹,却从不让通讯员和外边的记者报道。在老人的记忆中,焦裕禄对宣传极其重视,县里为刘俊生配备的还是德国进口的“罗莱福莱”牌照相机。会摄影的刘俊生跟他一起下乡,焦裕禄每次都提醒道:“带上你的照相机。”但是每当要给他照相时,他就不干了,为此,刘俊生感到非常苦恼。
一次,焦裕禄又让他背上照相机,随他一块下乡。他们来到许贡庄生产队的秋田里,把车子一放就去参加劳动了。这时,又激起了刘俊生拍照的念头。他刚拿起相机,焦裕禄却摆摆手,严肃地说:“不要给我照!”很多次,刘俊生想抓拍焦裕禄带领群众除“三害”、与老农促膝交谈等艰苦朴素、忘我工作的感人镜头,往往每次把镜头对准焦裕禄时,他不是转过身子给自己一个后背,就是埋下身子躲避镜头。
总是吃闭门羹,刘俊生有些纳闷:不让拍照还总是叫着我,焦书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终于有一天,焦裕禄解开了谜底:“你记不记得有一次咱们去阎楼村,当时群众正在翻淤泥,你刚把相机举起来,就有群眾喊:‘加油干啊,县里来给咱照相了。这就是你把镜头对准他们的意义,胜过我鼓半个小时的劲啊……你看,你的照相机多重要。以后,你不要照我,要照,就去给群众照!”
焦裕禄平时很少照相,他在兰考工作475天,只留下了5张照片,其中3张还是趁着他不防时偷拍的。焦裕禄逝世后,连标准像都没留下。开追悼会时,用的还是1949年的照片。
1964年5月下旬,也就是焦裕禄刚刚去世不久,河南省召开了一个全省性的沙区造林工作会议。按照会议议程,上午由4位沙区造林先进县的县长发言,每人发言40分钟。
第二位发言的是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但张钦礼在发言过程中却跑题了,“沙区造林”越讲越少,而带领人们进行“沙区造林”的焦裕禄事迹越讲越多,他把“沙区造林”经验交流会讲成了焦裕禄事迹报告会。
人们深受焦裕禄事迹感动,没有一个人提醒这位发言跑题的兰考县委副书记。一个小时过去了,主持会议的副省长王维祥并没有让他停下来,反而让他继续讲,不受时间限制。张钦礼一口气讲了两个半小时,全场400多人都听得泣不成声。王维祥立即宣布转换会议主题,下午全体讨论焦裕禄事迹。
会议结束后,河南省委做出向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学习的决定。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不久,新华社的记者到兰考进行采访,1966年2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引起全国轰动,才在各地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焦裕禄的魅力,在于“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于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于他带头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在于他有不屈不挠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而且善于从消极因素中看到积极因素,从困难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在于他一生艰苦朴素,以清廉、洁白的生活为乐为荣。这是焦裕禄精神依然常青的答案!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焦裕禄所做的每件事都心系民生,所说的每句话都出乎民声。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也仍在关心群众的安危和生活。临终前,他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
上世纪60年代,焦裕禄和他的继任者们终于带领群众战胜了“三害”。外出逃荒的人们回来了,兰考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了,主食从红薯面变成玉米面,后来又能隔段时间吃点白面。
除了“三害”,兰考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变,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感动、激励着一代代人。然而,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的经济依然落后。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机遇一波接着一波,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少周边县市抓住机遇异军突起,到2014年兰考却有近10万百姓在贫困中徘徊。
2014年1月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基层组织中开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选择河南兰考作为自己的联系点。这年3月,他来到兰考,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特地来到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早在2009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河南视察,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习近平还来到焦桐园,瞻仰了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那棵泡桐。随后,习近平在附近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中,亲自植苗、培土、浇水,栽下一棵泡桐。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三到兰考,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县一级领导同志要珍惜岗位,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
这一年,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在一次民主生活会上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守着焦裕禄精神,50年了,为什么兰考的贫穷落后仍没有根本改观?”这一问,后来被称为“兰考之问”。兰考,这片出了名的“精神高地”,何时走出“经济洼地”?精神富有的兰考县为什么戴着一顶“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这样的疑问,沉重地横在每一个兰考人心头。就在这一年,兰考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郑重承诺。
很快,兰考县委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探索出一条特色脱贫之路。干部驻村,俯下身子真扶贫。以往扶贫形式主义严重,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镀金”“放大炮”,人见不着、事办不了。兰考县选派科级干部、年轻后备干部345名,进驻115个贫困村,实行脱岗驻村,严格遵守“五天四夜”工作制,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兰考在河南全省率先建立“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有效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先后拿出3000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亿元,并对已脱贫户通过信用评定争取银行贷款提供政府贴息,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激发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地坚持政府推動、市场拉动、农户主动、科技带动、金融撬动“五轮驱动”,通过县扶贫领导小组、县直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驻村工作队和贫困农户“五级联动”,层层落实帮扶责任,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像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一样,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忘我苦战,把“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解决了贫困问题,干部作风也明显好转。
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当年,焦裕禄拼尽一生,发誓改变兰考面貌。今天,兰考迎难而上,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张庄村,这个位于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弯里的村庄,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在春日的田野上,昔日的贫困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兰考的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直管县前列;高铁、高速线路纵横交错,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一倍……“后脱贫时代”的兰考拉开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大幕。
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内涝、风沙和盐碱“三害”抗争,播撒下千顷澄碧的希望。在物质上,焦裕禄给兰考人民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在精神上,他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丰碑。“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对焦裕禄,习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视其为人生榜样。如今,他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也生机勃勃,与“焦桐”两两相照,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习桐”。
“焦桐”挺拔,“习桐”伟岸。从“焦桐”到“习桐”,是精神的厚植,更是信仰的传承;是生态的文明,更是政治的清明;是党心民心的凝聚,更是国家民族的兴盛。从“焦桐”到“习桐”,两棵泡桐弥壮,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走进新时代,“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站在“焦桐”旁极目远望,麦波千顷、澄碧如茵。蜿蜒而来的黄河,在兰考北侧转弯,滚滚向前,那是兰考迈向明天的崭新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