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
2019-03-30凌秀梅
凌秀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10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游戏,了解集合的特点,体会集合的作用和价值。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集合的特点,体会其作用和价值,运用集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黑白配的游戏吗?
生齐:喜欢。
师:我们就请3个同学上台玩一玩。
师:我们再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获胜者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看看谁赢到最后。(李发展)(学生留在台上。)
二、问题质疑,探究新知
(一)问题质疑。
师:老师这就有个问题想问大家:现在有5个同学在玩游戏,对吗?
生齐:不对
师:怎么就不对了?
生1:刚有4个同学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确实得4人。
师:刚才是几人在玩黑白配了?
生齐:3人
(师把刚才玩黑白配的3个学生拉在一起。)
师:那是不是李发展自已玩的剪刀石头布呢?
生齐:不是
师:是跟谁玩的?
生齐:黄俊美
师:又把黄俊美拉过来与李发展一起。
师又问:那黑白配是不是两人了?
生齐:不是
师:又把黄俊美拉回来。
师:这边又少一人呢!
(师这样,把黄俊美拉来拉去。)(学生们都笑了)
尝试表示,初步体会集合的作用和价值。
师:怎样表示玩黑白配有3人,玩剪刀石头布又有2人的这种情况呢?大家在草稿上把自已的想法表示出来。
师:请有想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并说想法。
生1: 生2: 生3:
生1:我把黄俊美平均分,这样一半在黑白配这边,一半在剪刀石头布这边。
师:我们问下黄俊美同学,他愿意吗?
黄俊美:不愿意
生齐:被分成两半了。(都在笑)
师:看来这种方法不理想。我们再来听听第二个同学做法。
生2:我把黄俊美放在中间,并涂上黑色,因为黄俊美比较特殊,他可以是黑色白配的人,也可以是剪刀石头布的人。
师:这种方法大家理解吗?
生齐:理解
师:好想法。我们再来听听第三个同学的想法。
生3:我把黄俊美放在中间,再用两个圈圈起来,两个圈都包括有黄俊美。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么好的方法来表示的?
生3:科学老师讲过。
生4:是的,科学老师讲过一次。
师:表扬同学3,他把老师教过的知识记住了,并运用到了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非常棒!
师:那你们知道这两个圈叫什么吗?
生齐:不知道
师:老师告诉你们,它们叫:集合圈(板书)
(二)认识集合圈的特点。
师:我们来看看集合圈里,中间的黄俊美表示什么呢?
生:两个游戏都参加了。
师:对,我们来标上:两个游戏都参加。
师:左边圈的曾钦迎和叶映志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参加黑白配的
师:准确地说是:只参加黑白配的。(板书:只参加黑白配的)
师:右边圈的李发展表示什么呢?
生1:表示只参加剪刀石头布的。
师:非常棒(板书:只参加剪刀石头布的)
师:如果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玩游戏?该怎样列式?大家在草稿上列一列。
师:我们请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写一写自已的算式并说想法。
生A:2+1+1=4人
生B:3+1=4人
生C:3+2-1=4人
生A:用只参加黑白配的2人加上中间的黄俊美,再加上只参加剪刀石头布的李发展,就得一共4人参加了。
生B:我是用参加黑白配的3人加上只参加剪刀石头布的李发展1人,就得了4人。
生C:我先把两样游戏的人加起來,再减去重复的黄俊美,就得到4人了。
师:都讲得非常好
(三)提高层次,应用集合圈。
师:在上周运动会上,我们进行了很多的集体项目比赛,大家开心吗?
生齐:开心
师:其中的两项:“快乐大脚丫”和“同纸张奔跑”分别有下面的同学参加:
师:这两项比赛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了?请大家用刚学过的集合圈先表示,再列式算一算。
师:我们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欣赏作品。
师:请一个同学来展示作业。
生1:我先把两样都参加的放在中间,
再把只参加其中一项的放在旁边。
师:大家同意这样的表示方法吗?
生齐:同意。
生1:列式:7+3+5=15人
师:还有不同列式方法吗?
生2:我是10+8-3=15人
生3:我是10+5=15人
师:会这样画集合圈,得数也一样的请举手。
(绝大部分生举手。)
三、巩固提升
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
(1)填写下边的图。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师:大家先独立完成。
师:哪个同学来展示你的作业?
生1:我先填写中间两个馆都参加的18人。
再集合圈左边填参观熊猫馆的25人,
在右边填参观大象馆的30人。
师:大家有不同看法吗?
生2:老师,我的不同,在左边我是填7人,
因为已经有18人在中间了,
我用25减去18等于7人。
右边我填12人,用30减去18等于12人。
师:大家认为谁的做法正确呢?
生大部分:同学2的对。
师:大家说对了,是同学2的做法才对,我们来看看中间的18人,它既是谁的,又是谁的呢?
生齐:既是参观熊猫馆的,又是参观大象馆的。
师:参观熊猫馆的25人和大象馆的30人里面包括18人吗?
生齐:包括
师:我们来看看第二问题,哪个同学愿意来展示你的作业呢?
生3:25+30-18=37人
是先把参观两个馆的人数全部加起来,
再减去重复的18人,就得去动物园的人数了。
师:条理非常清晰。
生4:7+18+12=37人
生4:把只参观熊猫馆的7人加两个馆都参观的18人再加上只参观大象馆的12人,就得出去动物园的37人了。
师:说得特别棒
生5:25+12=37人
用参观熊猫馆的25人加上
只参观大象馆的12就可以了。
师:老师喜欢你这种方法,简洁!按照同学5的方法,你还能想到哪一种方法?
生齐:30+7=37人
师: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看第3个问题。哪个同学来数学问题?
生1:参观熊猫馆的人数比参观大象馆的少多少人?
生2:参观大象馆的比参观熊猫馆的多多少人?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生齐:减法
师:好
四、回顾全课,总结升华
(一)内容回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认识了集合圈,而且会画集合圈。
师:学得认真,好样的。
生2:我知道用集合圈表示更简洁。
师:知道了集合圈的作用,更准确地说用集合圈来表示两组相关联的数据更简洁。
(二)教师小结:
师:大家学得开心吗?
生齐:开心。
师:这节课老师跟你们一样很开心,希望大家今后能主动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