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9-03-30王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因素对策质量

王君

【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产教融合高效途径,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人才质量良莠不齐,采用PECF模型优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 质量 因素 对策 PECF模型

【课题】1.课题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K18CZY001;2.课题来源:保险职业学院院级一般课题,课题名称:高职保险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基于影响因素的过程、多元、内涵评价,课题编号:201809C。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56-01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

Freeman明确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Bolton & Robert建议:(1)促成产业界科学家回到学校,向学生介绍新思想、新技术;(2)大学生在课余和暑假期间到企业工作。

2.国内研究

我国校企合作起步晚,但也做了很多研究:北京大学教授郭建如在《光明日报》中提出: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已在尝试行业组织和企业对学校的毕业生进行技能评定,让需求方评价供给方的培养效果。李玉珠在《德国学徒制的制度构成分析》中提出德国学徒制严格的学徒选拔制度、责任共担的学徒培训投资制度、优势互补的学徒教育培训体系、有效的技能评价制度,确保学徒制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

国内研究揭示订单培养存在学校既培养又发证,造成质量放水等现象,缺乏系统的对影响订单培养的学生选拔、教育投资、课程体系、评价等问题的研究。

二、梳理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订单班,按照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师资、考核、实习等各方面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定向培养能胜任该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效途径,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订单式培养模式必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核心素养,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吃苦耐劳,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强,沟通能力良好,团队合作,有原则、有责任感、有担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能否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反映出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好坏。

3.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订单式人才培養模式必须基于对我国或者某省、某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深度了解和科学研判,结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理性思考,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订单培养,与合作企业深度资源共享,梳理通过高职订单式教育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框架(主要是基层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科学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师资库、考评机制、实训室、实训基地,创新教学管理,确保产教融合长效发展。

通过对五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不难发现若干因素影响培养质量,包括政策扶持、企业积极性、学生人均资源、行业变化速度、学校师资水平、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之间匹配程度、企业师资参与度、企业培训课程面向订单班学生的开放程度、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安排、企业学校师资互聘互用、学生选拔、过程管理、企业监督、考核、出班机制、对口实习安排、就业保证等等。

三、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探讨

根据调研、校企研讨结果,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共享信息、共享师资、共建教学资源、共同管理;给予学生准员工号,使订单班学生能合理付费完成企业培训系统部分课程的学习,并实现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学校向行业企业购买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企业通过远程监控、设置观察期等方式参与订单培养监管过程。

学校必须搭建PECF模型,逐步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PECF”模型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是企事业单位在过程中逐步优化经营效果的重要方法,在服务改进、内控合规管理、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有成功应用,尝试将“PECF”模型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管理过程,推动教学目标与专业能力、课程设计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操过程“三方对接”,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一致,人力发展与技术需求协同,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衔接。

在此过程中持续组织师生、已毕业订单班学生、企业管理层等座谈,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制度纳入正常的订单管理工作,将实际培养结果与计划培养质量进行对比,定期组织教育界、行业各方专家研讨,研判出偏差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执行的解决对策,尚未解决的问题启动新一轮循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只有将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一一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郭建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光明日报2017,12.26.

猜你喜欢

因素对策质量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解石三大因素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质量投诉超六成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