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语言,论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2019-03-30刘晨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二语开口母语

刘晨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声音批评哑巴英语,许多英语培训机构也针对此教育市场现象而推出一系列口语教学课程,政府也跟进改革,鼓励学习者开口说英语。由此,本文以中学生英语学习出发,讨论口语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对英语学習者的口语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语口语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00-02

一、引言

应试教育下,中学英语往往更多的注重读和写,很多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较弱,成就了“哑巴英语”的名号。在我国,这样的现象尤为突出,不懂表达自己,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迟迟不能提高。而在语言学习中,各感官的接受和结合训练才能真正塑造一个精通某种语言的人。

英语口语市场的相对缺口,给许多英语培训机构提供了巨大市场,一边述说现有教育的缺失,一边推出自己的教学产品,提供一些口语训练想法,吸引难开口说英语的消费群体。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改进,对听说能力训练模式进行改革,譬如四六级考试中推出人机口语考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各种英文学习资料也应接不暇,学生和家长也更加有意识地去学习口语听力。这些转变都能看出口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依然也有很多人表示不知道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练习,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所谓“对症下药”,就是要找到根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取得胜利。所以文章首先讨论英语口语开口难的原因。

二、英语口语难之因

(一)二语习得输入少

近年来,二语习得理论已经越来越普遍。二语习得又叫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英文解释为: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简单来说,就是学习除了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譬如说,在我国,英语学习通常就是二语习得的过程。西方认为二语习得是科学的探索,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包括心理学和教育学。二语习得里有许多有趣的观点,其中Stephen Krashen(1981a)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用来解释英语口语表达欠缺的“哑巴”英语现状,颇为恰当。

输入假说是Stephen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者之间差别的理论。他认为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的输入占了非常非常大的比重。习得是潜意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有意识的过程。而且二语习得过程跟一语习得(母语)是一样的,输入是必需品。潜意识学习包括互动假说和可理解性输出假说,也可能对高阶语言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根据输入假说,一个学习者在异国所处时间越长,语言习得程度就越高(1981a;1981b)。

反观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课本是最直接的素材,特定单词用法、语法、句型等的输入相较更多,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识别和应用能力也相对更强。而对于口语训练,不论是教学氛围、课堂英语浸入式环境、练习素材和训练时长都非常短,学生缺乏输入,知识量的匮乏是开口难的一大主因。

(二)口语教学设计少

前面说到口语学习的输入少,跟我国应试考试有很大的关系。大的教育背景下,政策上的偏向会对学习教材的设计有影响。重视书面能力,相对而言,书面能力培训和练习就会更多。对口语学习和锻炼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客观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非是全程英语教课,没有英语听说的语言背景环境,母语使用过多,这是其一。而且,重点放在试卷讲解,针对各类题型答疑解惑,重在词、句结构和语法的分析,学生的重点也放在这些方面,这是其二。再者,学生的词汇量、常用语境下的句型表达有限,缺乏相应的技巧练习。除了词汇量问题,词汇发音、句子抑扬顿挫等念法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纠正,学生即使有心学习说英语,但面对一些话题也无从下手,难以开口(刘帅,2013)。最后,教师面对的学生较多,精力有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想要一一辅导,也有心无力。布置一些训练口语交际任务时,也无法具有个体针对性,语言的难易程度难以把控,可能对一些学生是语言所不能及的问题。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走传统教学法,按照阶段进行音、词、短语、句、段和篇章的教授,但更多的集中在书面内容解析和判断,对口语的训练非常少。

(三)兴趣学习动机少

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并不是人见人爱。虽说有语言天赋者,对每一门语言都十分感兴趣,愿意学习,但也有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存在。迫于考试压力,被动式的学习,这一点对口语学习和训练同样也是一个冲击。

拿母语学习为例,从出生到社会,所有人都是用中文交流沟通、学习成长,几乎所有事情都要靠语言来解决,这是生活必备的工具。所以即便学习有障碍,也会愿意主动学习进步。更何况年龄越小,好奇心越重,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可以说这种学习具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而英语学习,一是二语习得,二是考试所迫,学生缺少一定的内在驱动力量,没有很强的自律性,没有兴趣,很多情况只会学得疲惫。

而口语学习不仅是词汇问题,更大程度上,是语音语调的问题。学生学习词汇语法就已经没有内动力量,在面对发音困难,分辨不出元音、辅音、重音、连读等问题时,不会停顿,也没有抑扬顿挫,越发丧失兴趣,失去学习的信心。

除了这些,语言学习还贵在应用,学习动机的缺乏,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极低。“用进废退”很好的解释了英语口语应用少后的现象。试想,电脑手机等工具的长期使用,多少人提笔忘字。母语学习就是这样,二语也不例外。

三、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英语口语学习主要面临这三个问题,解决措施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出发,具体如下:

(一)加大英语口语输入

猜你喜欢

二语开口母语
母语
母语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假如山开口说话
和小动物一起开口吃饭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