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环境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

2019-03-30王晓芸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普及特色习近平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征,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有效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要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互联网平台系统建设;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互联网平台的内容建设;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互联网平台运用的方法手段。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互联网环境;宣传普及途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线和灵魂,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在推进过程中注重传播手段和方式创新,扩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途径。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征

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随时随地全天候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连接和传播。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是“网随人走”,这与传统“人随网走”的固定地点、时间的传播有很大不同,这是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历程一个跨时代的巨变。

2、形式多样内容活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和杂志以呈现图文见长,广播传输给人们的是声音,电视则为人们综合呈现影、音、图、文消息,但这些内容大都是提前专业制作的内容。然而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载体,能够全面融入影、音、图、文四种形式,而且还能够实现信息的移动化制作与上传,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与反馈,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直观视觉冲击力强,互动效果好。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意思维,就会有不尽的表现,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交互传播互动强

传统媒体互动性不强,只能是“你说我听”的单向度传播形式,反馈环节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受众很难参与到传播过程中。而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参与性和互动性,在人人都拥有手机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和沟通互动,网民已从信息被动接受者,摇身一变成为信息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和评论者,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的有力推手。

4、沟通灵活效果好

随着网友文化消费品位的不断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友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简单的说教式、灌输式传播,他们需要的是在深度洞察网民心理的基础上走心精彩的策划和直抵人心的内容。网友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大量转发,这比动辄成千上亿的传统媒体投放成本要低很多,同时传播效果和时效性更强。

二、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主要困境

互联网环境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宣传过程中往往还面临着声音被淹没,抽象性、理论性偏强,形式单一等问题。

1、互联网平台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的声音往往易被淹没

微政治背景下,网络宣传泛娱乐化、去政治化趋势更加明显。在尘嚣甚上、信息冗余的网络世界中,很多有价值的相关信息常常是刚为网民大众所关注,就会被其他层出不穷的明星八卦、综艺娱乐等信息所淹没。由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网络宣传平台较少,而其他网络信息更迭速度快,所以受众的注意力资源不断被其他信息分散,因而难以形成宣传普及强势。

2、互联网平台上关于重大思想理论的解读内容抽象性和理论性偏强

唯有满足网民大众心理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宣传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而被受众认为高大上不接地气的理论自然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受众,比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对信息更加“挑剔”,他们更愿意接受接地气、关民生、有创意的网络信息。若理论成果的表现形式吸引力不足,并不能让网民长期关注,形成阅读和学习习惯。

3、互联网平台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的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网民对多媒体、多渠道接受信息的需求

随着大屏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提速降费,更多的网友尤其是年轻人开始习惯于用短视频表达自己,所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在网友中非常流行。个人在抖音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遗憾的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普及还没有及时跟进。

三、互联网环境下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

面对移动互联网环境,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系统建设

要构建各级各类、覆盖面广、功能完善、互动性强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完善机构设置,引入专业人才,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宣传平台,除了常规的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可以考虑在流行于网友间的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传播渠道,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多重覆盖。要对宣传普及平台进行纵向和横向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采用多种形式,形成互为支撑、有效联动发展格局,有效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2、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内容建设

网络信息传播内容为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的内容形式创新是提高网络宣传效果的重要保障。要想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就要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下功夫。只有加强内容形式创新,宣传普及才会有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在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对重大舆论热点问题,及时发现上报,第一时间发声引导,形成正面声势;对网上模糊认识进行及时引导,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团结和争取广大多数的网友;对网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和言论,要坚决予以批驳、敢于亮剑、勇于斗争。

3、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运用的方法手段

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广受认同,就要做到接地气、讲策略:一是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多声部的网络新媒体舆论矩阵。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到网络文艺生产创作中去,让人们在喜闻乐见的网络文艺作品中感受重大理论思想的品格与魅力,增进对其认识与认同。二是要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乐分享的语言进行传播。马克思主义要被大众所认识,必须通俗化,因此,网上理论传播也要符合网友尤其是年轻一代网友接受的习惯,使用他们喜闻乐见、接地气的话语体系。三是叙事方式要故事化,增加受众代入感。习总书记在对外传播中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大命题,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宣传普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 郑竹萱,朱方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J].改革与开放,2016(2).

【作者简介】

王晓芸(198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猜你喜欢

普及特色习近平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