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洛庞蒂谈感觉
2019-03-30李宗峻
【摘 要】 本文依据法国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对感觉的讨论,梳理了梅洛庞蒂的思路,探究感觉的定义:以问题为导向,得出感觉不是纯粹印象,不是性质,也不是外部刺激的结论,最终确定从前客观的领域来理解知觉现象。
【关键词】 感觉;印象;性质;刺激
梅洛庞蒂为研究知觉现象,选择从感觉这个知觉的最小单位入手。但在他看来,以往对感觉概念的理解是含混的。所以第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澄清感觉到底是什么。
一、存在一种纯粹的印象吗
感觉是什么?最直观的回答就是冷热、红绿、疼痛等,这些就是感觉。也就是说,感觉是对外在影响与自身状况的感受。这些感觉的出现似乎是突发的、无内容的。比如夏天我们从空调房里出去第一时间感到热气扑面而来,热的感觉让我们措手不及。进一步可这样定义,“纯粹的感觉是一种未分化的,转瞬即逝的点状冲击”,[1]它们是经验的最小单位,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定义看似符合我们的常识,但在梅洛庞蒂看来是不符合我们的实际经验的,“事实知觉中总关涉着关系”。[2]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实际体验,清晰的感觉是不是纯粹的冲击,是不是处在一些难以排除的关系之中?如果我们承认感觉的出现确实伴随着一定的关系背景,那么我们凭什么把印象进行分层,在层层关系中挑出一个纯粹的感觉印象呢?我们有没有能力得到一种纯粹无暇的印象呢?梅洛庞蒂举了白斑的例子。在一个匀质的背景上有一块白斑,颜色突出,界限分明,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它,都会认为这是一个有形状的白斑,每一点都在诉说自己属于这个白斑,每一个点的意义都超出了点的意义本身,“因而这个基本的知觉已经具有一种意义”。[3]有人可能会说,盯着一个点看,作为整体的图形或背景是看不到的。但这恐怕很难符合我们的实际经验。“格式塔理论告诉我们,在背景上的图形是我们能够获得的最基本的感觉材料。”“知觉的某物总是在其他物体的中间,它始终是场的一个部分。”[4]所以一个绝对均匀的面上什么也感知不到,纯粹印象根本找不到。如果硬要无视格式塔理论强行分析,也许能分析出所谓的纯粹印象,但这样的分析符不符合事实呢?在梅洛庞蒂看来,之所以这样想,是忽视了知觉体验,只考虑被感知物的結果,只要我们回归实际的知觉体验就会发现,感官总会面向一个丰富的世界,而绝不是单个的被感知物。固然我们可以划分物体和空间,但是知觉体验中找不到孤立的感觉材料。
二、感觉和性质是什么关系呢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能用纯粹印象来定义感觉了。换一个角度看,红绿、冷热都是性质,是不是感觉都和性质有关,感觉就是获取性质呢?性质是不是意识内容的一部分?感觉就是红、冷等各种性质的集合吗?梅洛庞蒂认为性质不是意识的成分,是物体的属性,不是意识的内容而是意识的对象。无论性质是不是意识的成分,用单纯的性质来解释感觉还是有很多问题。梅洛庞蒂用地毯上红点来进行论证。我们在一张红色的地毯上看到了一个红点的,这个感觉得以实现,有赖于整个知觉场的作用。要有光线、阴影,红点要占据一定面积和空间,与红毯本身的红色有区分度。当我们说看到了红色的时候,有着这样复杂的背景。简单地说感觉就是红色,显然缺乏说服力。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这个例子中的知觉过程被复杂化了,单纯的对红色的视觉是不是被其他知觉影响了,在这其中会不会有一种纯粹的性质被我们捕获?我想这是不必要的担忧,在这个过程中,纯粹的性质是无法单独出场的,纯粹的性质和纯粹的印象一样,是难以成立,难以用来定义感觉的。
在梅洛庞蒂看来,我们之所以会用性质来理解感觉,之所以觉得感觉就是获取了诸多性质,是因为知觉长期以来把富含性质的物体给了我们,这实际上犯了心理学家所谓的“经验错误”。“我们在对物体的意识中假定了我们以为在物体中的东西”。“我们用被感知物建立知觉,而被感知物只有通过知觉才是可获得的”,[5]我们用逻辑在后的被感知物去解释逻辑在先的知觉,结果就是解释不通,同时感觉也不能等于被感知物也就包括性质。
基于这样的“经验错误”,我们可能把性质当做意识内容而非意识的对象。另一种对于性质的误解是,认为性质是清楚的确定的。从科学的角度看,这好像没什么问题。科学也不允许自己的世界图景里充满不确定性。同样地,我们受科学的影响,当知觉带来迷惑时,我们总会认为事物是清楚的,只是自己眼花了。梅洛庞蒂认为,客观世界,视觉场,视觉体验不是一码事,我们不能用客观世界来解释视觉场,视觉体验中确实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在缪勒莱尔的错觉图中,两条线看起来像是相等的,又像是不相等的。有人会强调说其实这两条线就是相等的,可他自己的实际观感中却很迷惑。知觉场就是这样的模棱两可,两条线各有各的背景,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对此,心理学家认为只要加以注意就好了,事物还是很清楚的。然而梅洛庞蒂认为,所谓的注意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假设,用来掩盖我们对世界的偏见,忽略了真正的经验中性质就是模棱两可的,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关于自在世界的假定,而是活生生的知觉经验。如此一来,复杂而模棱两可的性质也难以作为感觉的定义。
三、感觉是外部刺激的结果吗
如果我们接着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感觉,感觉似乎可以定义为感官受到刺激的反应。在生理学家看来,人的行为是神经系统控制的,外界刺激我们的感官,从而把信息传给感官,感官在传给中枢系统处理,人就获得了知觉,做出了相应的行为。按照这个模式,感官直接与外界刺激相关,给予固定的刺激,没有其他变量影响的话,就会得到固定的知觉反馈,也就是说,刺激和基本知觉之间存在着点状对应和恒定连结,我们称之为“恒常性假设”。但是实际上生理学家却不能不承认出现了很多不符合恒常性假设的情况。比如,“在某些条件下,声音的强度使音高丧失,辅助线的添加使客观上相等的两个图形变得不相等。”那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能不能以附加条件——比如注意、判断来使得恒常性假设依然成立?在这里,梅洛庞蒂介绍到,现代科学发现“感觉并非不受中枢系统的影响”,比如物体的视颜色会随着对它的记忆而变化。这样一来,感觉就不能被定义为外部刺激的直接结果了,恒常性假设也会面临挑战。因为感觉并非由外部刺激一个因素决定,加上不可控的中枢系统的影响,恒常性将难以保证。“即使注意、较确切的指导语、休息、长期的练习最终能带来与恒常性假设一致的知觉,也不足以证明恒常性规律的普遍性。”[6]不过,恒常性假设终究是一个预设,预设好了再找例子去照着证明,这种做法也显得荒谬,以归纳的方式,也做不到很好的证明,不过另一方面也无法完全否证就是了。
与前面的纯粹印象,纯粹性质一样,在真实的知觉现象中,单纯的刺激不能够解释感觉。梅洛庞蒂介绍了现代生理学的新进展。感官不再被看做单纯的传导器,“在到达感受性的基本程度时,人们隐约看到了局部刺激间和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的一种合作,这种合作能在变化的生理格局中保持感觉的恒定,因而不能把神经过程定义为一定信息的单纯传递。”[7]通过视觉功能的损坏过程,我们发现正常的知觉功能应该被理解为整合构成而不是复制。感觉已经与整体联系在一起,进入到一个具有意义的结构中,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知觉面向的是有意义的整体,而我们也是用整个身体去迎接它们。
四、感觉到底是什么
至此,我们看到了三种不同的定义方式,结果都是行不通的。在梅洛庞蒂看来,单独的无意义的感觉原子是不存在的,感觉虽然是知觉的最小单位,但却是一个有意义有结构的格式塔式的单位。基于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的方法,他没有站在二元论的立场上探讨知觉问题,客观世界与内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已经被悬置,他虽然引用了大量科学的例证,但是却不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看待知觉现象。“科学必然最终把人描述为面对由物理——化学属性规定的刺激的一种物理系统,力图在这个基础上重建实际的知觉,创立一门关于主体性的客观科学。”[8]他认为这必将失败。当我们回到知觉体验中,将发现科学只能构造出主体性的外表,科学使现象世界服从于只能被科学世界理解的范畴。科学排除了一切模棱两可,而这并不符合知觉现象。也许是实在论的偏见使得科学不愿意探究模糊不清的知觉,而这就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所看重的方向,如果想要理解知觉,我们就要在我们身上探究这个前客观的领域。
【参考文献】
[1][2][3][4][5][6][7][8] erleau-Ponty,PhenomenologyofPercep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12.3-5、8、9、11.
【作者简介】
李宗峻(1993—)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科技史与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