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的庆生方式想到的德育问题

2019-03-30罗周祁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聚餐心理同学

罗周祁

某次我去下晚习,发现班中有一个寝室的人全体迟到。一个知情的女生告诉我,是他们寝室的某某过生日,请室友们出去聚餐去了。我马上打电话要求他们迅速返校。十几分钟后,他们终于出现了,还好没有出现我所想象的醉醺醺、红堂堂的狼狈样。一个个的还算干净整洁。看到班主任,各自的眼神都些躲闪,想迅速进到教室,却全被我堵在走廊间,少不了一一问话,一通批评教育。

这件事让我开始关注起学生过生日的方式。原来,学生的普遍的庆生方式就是——聚餐。所谓聚餐,必然下馆子或者上酒楼,小排档之类已然不入法眼。而这类聚餐的规格,肯定不会低于两百元。这次的这位同学还算是低调的,只是聚餐而已,没有喝酒。更有甚者,生日当天烟酒齐全,大吃大喝之余还要狂欢彻夜,通宵达旦。

调查得知,如今学生们的过生日,有请大家出去集体K歌,有请同学一起打网游的,甚至还有请大家一起泡澡按摩的。而参与派对的同学也不能没有表示,礼物是必不可少的,而大家如今送的礼物都是什么呢?我想起我小时候,那会儿大家送个笔记本、明信片之类已经很开心了。今时今日,学生们的礼物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送鲜花、送洋娃娃、送巧克力、送首饰、甚至于送苹果手机等等,不一而足。那些十几二十元的小物件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了,照我们那时的路子,必然会被嫌弃甚至被讽为小气、落伍。

而在这点上,“礼尚往来”的传统似乎又承继的相当好,这次我为你庆生,下次你就一定要为我庆生。如此循环,难免产生攀比,家境好的学生可能没有负担,但家境一般的同学就有被不良风气裹挟之嫌。久之势必形成压力,除却日常的伙食,男生的月开销动辄上千,这在我看来实在是太不正常。

面对这些现象,我想:过生日本身无可厚非,但学生对过生日的意义理解有偏差,以及从庆生方式上显现出来的消费观念和攀比心理则肯定是需要教育引导的。

“生日热”的背后,是个性心理在起作用。在过生日的过程中,“我”显然是主角,这一天不管是成绩优秀的人还是学业上的失败者,都可以暂时卸掉学习的负担,真正做一回“自己的主人”,从而充分地自我施展,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这种在学业以外进行的自我“表演”,对于这群追求个性自由的00后来说可以让每一位“主角”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无限乐趣,当他们看到那么多的同学一起为“我”祝福,为“我”欢唱生日歌时,“我”怎能不陶醉在这种青春浪漫的序曲中呢?

其次,同伴之间的庆生活动也满足了少男少女们交友的需要。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中职学生的交友心理呈现出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专业学习的压力致使他们心理负担较重,而课余生活单调,同学间少有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寻求同伴交往和友谊的需要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们交友的动机更为强烈。他们有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惑需要排解,有许多对于社会生活的迷惘要弄清,有许许多多知心的话要向人诉说。于是“过生日”这种符合中职学生年龄特征的浪漫方式,正好为他们孤独、压抑、紧张的心理带来了倾诉和宣泄的机会。

可现实情况却有些走偏,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炫耀,甚至于以此作为衡量身份和友谊的唯一标准。众心捧月般的庆祝方式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生日的更深层的内涵。庆祝生日是对未来美好的渴望和对纯洁友谊的追求,但同时也是重新认识生命,理解父母亲情的重要契机。如果只停留在浅表层面,只知道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欢愉和享受,势必会对物质消费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基于此,对于学生庆生方式的引导,班主任老师的适时干预很有必要。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丰富并深化学生对“庆生”意义的理解。重点是要打破过生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一群人吃喝玩乐图享受的惯性思维,加入诸如“儿女生日,娘受难日”的孝悌文化的含义,可以通过回顾孕育生命的艰辛历程来体会母亲的伟大,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激发感恩之情。济南某校开展了在学生生日当天给母亲寄贺卡和书信的活动,向母亲表示祝福,并综合介绍该同学在校学习生活的情况等等,就是很好的创新。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创新“庆生”方式。过生日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如果老师能为学生过生日,那就更有意义。日本一位教育家就明确指出:教师应该记住每一位学生的生日,并向学生祝福生日。是的,由于身份不同,教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句富于哲理的祝词,或一件小小的生日礼物,都会给学生更多的幸福与自信,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因此,作为老师,可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内容新颖、形式生动活泼的生日主题班会,让学生在集体中过生日,谈学习,谈友谊,谈理想,谈未來。以这种方式来填补学生心灵中的空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的生日既可以经济实惠,妙趣横生,也必将以其特别的意义而让学生铭记。可以建立给全班学生过生日的制度,每到一个学生生日,老师送给这个学生一个日记本作为礼物。生日会上,大家都向过生日的同学致辞,你说一句美好的祝愿,我赠一段勉励的格言。接着由过生日的学生自己发表感言,来追忆自己的过去,憧憬自己的未来。这样的生日会所传输的正能量往往能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消费也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不能把金钱放在第一位。鼓励学生建立个人消费账本,懂得消费“有数”“有度”。结合《中学生行为规范》,制定适合具体情况的班级班规,对于个别乱花钱、奢侈浪费的学生,提出警示和批判,用集体的力量控制他们的乱消费行为。宣传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继承和发扬“崇俭”的传统消费观。

总而言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都需要被尊重,被关注,而“过生日”则标志着他们个性的觉醒,作为老师,这无疑也是一个可贵的教育契机。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在他们生日的重要时刻,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聚餐心理同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聚餐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过年聚餐 要健康不要“大肚”
心理小测试
老友聚餐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宿舍里听到的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