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浅析

2019-03-30张韦冠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茶叶

张韦冠

摘要:建设生态茶园,生态种植,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当今茶叶市场的共同需求。病虫害防治是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保障茶叶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以云南腾冲为例,简要分析生态茶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促进我国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茶叶;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茶叶是最常见的生活消费品之一,茶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民众的身体健康,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民众对茶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茶叶的农残、重金属残留、粉尘污染、非茶异物残留的检测格外重视,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我国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叶,为市民提供健康生态安全的高品质茶。生态茶园建设中,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茶叶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值得高度重视。

一、腾冲茶叶发展现状

腾冲市位于云南省西部,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被茶叶专家誉为“品种资源宝库”。1986年腾冲县被列为“国家出口茶商品基地县”;1987年被列为全省六个茶叶综示区之一;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有机茶示范县之一”。目前,腾冲市共有茶园15万亩,其中无性良种茶园9万多亩,通过国家和省级认证有机茶园1.4万亩,绿色生态茶园0.7万亩,取得无公害茶园认证8万亩,以高黎贡山为中心分布有47000余亩野生茶树群体,现已建成高优生态茶园4万余亩。基本形成“四个特色”茶产业片区:特色烏龙茶明光园区、特色高黎贡山生态茶龙江片区、特色高产优质清凉山片区、集科研、休闲为一体的清水片区。

二、生态茶园的特点、模式

生态茶园是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立体种植、复合栽培,多树种组合,人工模拟茶树生态群落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生态系统。生态茶园有自身的特点:①高度集约化经营。生态茶园一般规模较大,栽植以茶树为主,配合其他的良种作物,多层次复栽、立体种植,形成一个护理共生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②生态茶园根据茶树和其他树种的生物学发展规律,采用生态学发展观指导,对茶园进行综合化调控,防污染,保水土,坚持长期的基地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③生态茶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茶树的生长环境、空气、土壤、水质都必须保持原生态,严格在生态学的指导下进行施农家肥、除草、套种,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

三、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生态茶园的发展与病虫害防治是分不开的,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对此茶园进行精细化管理。以云南腾冲为例,生态茶园中,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茶饼病、赤星病、芽枯病,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黑刺粉虱、蚜虫、红蜘蛛等。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以农业防治技术为基础,物理防治为导向,化学防治作为应急措施的一种预防、控制病虫害、保护环境的综合性防控技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方法,按其作用性质分为农业、生物和物理机械防治三种,应综合运用,提高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能力。

1、农业防控技术

农业防控是茶园绿色防控的根本措施,是改善茶园生态系统,进行持续性病虫害繁殖的根本方法。通过选用抗病虫的茶树品种,合理密植、中耕除草、合理施肥,科学排水,分批采摘,适时修剪等措施以达到减少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1)合理选种、良种搭配

我国的茶叶品种很多,不同的茶叶品种的病虫害抗性是不一样的,生态茶园进行茶树种植时,必须全面掌握不同茶叶品种的抗性和生物特性,选择抗性高、茶叶质量产量高、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相似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避免单一树种的大面积种植,减少病虫害传播扩散造成重大损失。

(2)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

茶园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的生长、病虫害及天敌的生存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大面积的生态茶园,一定要避免茶树群落过于单一,以免大规模虫害爆发损失惨重;茶园内的符合栽种的树、果、草等要和茶树的生长特性相协调,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茶园不宜建在山顶、山脚、陡坡等地方,如果不得已,应在这些地方及茶园风口种植覆荫树或防护林,保护茶园。覆荫树应尽量选择高大的乔木,山顶可选常绿树木,道路、沟渠边缘可选常青树和落叶树,防护林应密集种植,间距4m左右为宜,茶园边上的更宽些,5m左右,沟渠边2m左右,反正这些覆荫树防护林的郁闭度应该保持在30%左右,与茶树间作的树种树种高度应大于1.5m。

(3)加强茶园管理

加强管理,提高茶园的水肥状况,促进茶树的健康成长能提高茶树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一方面,应做好中耕除草,生态茶园每年应进行3次耕锄,春茶夏茶后进行浅耕(深度5cm),秋茶后深耕(深度20cm),耕锄时要及时清除杂草,不可使用除草剂。一方面,要科学施肥。生态茶园的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施用前可通过闷堆、发酵进行无害化、有机化处理,一般秋季开沟深施,或是开采前一个月根部开沟深施。为了改善茶叶生长,也可洒施一定的经过有机认证的叶面肥,但距离茶叶开采10天前就必须停止施肥。

2、物理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技术是病虫害防治的主导手段,主要是利用物理因子和各种机械器具防治病虫的方法。具体做法有日光暴晒、人工捕杀和利用害虫的趋性(趋光性)和食性(糖、醋、酒等),进行灯光诱杀、饵料诱杀等诱杀;采用物理隔离法、机械或人工清除杂草、寄生植物等。人工捕杀虽然效率很低,但在一些地理环境较差的地方很常用。捕杀的恶化时候,一般选择害虫的栖息地进行捕杀、或者直接剪掉害虫所在的枝条,或者摘除病叶,减少害虫的危害。人工捕杀最频繁的季节是11月~次年3月。诱杀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色彩敏感度、气味等生理特性,采用太能能杀虫灯、粘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太阳能杀虫灯可诱杀多种害虫,还能保护益虫和害虫天敌,清洁无污染,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诱杀方法,在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中效果显著,应用比较普遍。每年的4—10 月,可使用粘色板进行防治,粘色板使用时,要根据不同害虫对应的敏感色彩选择粘色板:黄板可诱杀茶小绿叶蝉、蚜虫、白粉虱、飞虱、叶蝉、斑潜蝇等,蓝板可诱杀蓟马等昆虫,对由这些昆虫为传毒媒介的作物病毒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诱虫板应选用材质较好,双面诱杀,无毒、抗日晒,耐雨水冲刷的产品。使用过程中应用木棍或竹片用铁丝或绳子穿过诱虫板的两悬挂孔将其固定好,然后插入地下,悬挂方向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胶板垂直底边距离作物15 厘米-20 厘米。密度的具体使用数量根据害虫数量而定,选择规格为20×30cm 诱杀板,每亩安装20-30 张。当诱虫板因受风吹日晒及雨水冲刷而失去粘着力时应及时更换。当害虫布满诱虫板无法再粘害虫时可以更换诱虫板,也可以用竹片将虫体刮除,诱虫板可重复使用。应该注意的是,粘虫色板应与其它综合防治措施配合使用,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糖醋液可有效的诱杀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害虫吃到会中毒而死。糖醋液的制作方法是将糖、醋、黄酒混合,比例分别为45%、35%、10%,小火加热煮成糊糊,涂在要诱杀虫的底部或瓶壁上,吸引害虫取食。

3、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主要是生物多样性防控和生物农药防控。利用某些生物或其代谢产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主要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捕食和消灭害虫。

(1)生物多样性防控

生物多样性防控,主要是指保护生态茶园系统的生态多样性,对茶树害虫的天敌和茶园中的有益生物给与保护,保持一定的数量。茶园害虫的天敌常见的有青蛙、蜘蛛、鸟类等,在茶园内种行道树、留下一定量的杂草,保留少量的蜜源植物,都有利于害蟲天敌的栖息、繁衍。也可在茶园内建设人工鸟巢,吸引八哥、画眉等进入茶园捕食害虫,或放养一些家禽捕食害虫,都是不错的提高茶园生态调节能力的方法。6、7、8月是茶树病虫害的天敌比较活跃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不耕作,人工除草就好,7月上旬和8月下旬再修剪茶树,尽量保护天敌。

(2)生物农药防控

适当的使用生物农药,能增强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能力,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生物农药能达到快捷的效果。生物农药使用的时候,必须根据害虫的种类针对性的选择生物农药的种类,只能挑治、小面积治,不用普遍的、大面积用药,必须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应在病虫害发病初期用药,比如茶小绿叶蝉应秋冬时弱虫较盛的时期用药。生物农药的使用必须选择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品种,比如白僵菌、苦参碱、苏云金杆菌、天然除虫菊素等,也可以使用3%的莫比朗、10%的帕力特和吡虫啉,如果要除螨,炔螨特、哒螨灵也可以使用。

结语:

生态茶园种植,生产高产优质的生态茶叶是当前我国茶叶种植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生态茶园建设中,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茶叶高产优质的基本内容,文章从生态茶园的特点、模式出发,详细介绍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方式三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值得行业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浅谈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J].福建茶叶. 2013(05).

[2]廖满福. 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探究[J].南方农业. 2017(35).

[3]杜刚. 普洱茶生态茶园建设综合防治简析[J].农民致富之友. 2015(22).

[4]苏坚任. 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 2015(21).

[5]伍朝友,平洪顺,施永斌,王继飞,吴珊. 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茶园建设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 2018(19).

(作者单位:腾冲市马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茶叶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