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车组线缆自动导通测试可行性研究

2019-03-30刘春海刘战

科学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车组可行性

刘春海 刘战

摘要:电气导通试验是动车组单车调试的基础试验,主要对线缆的导通性进行测试,是后续调试试验测试的基础,本文以动车组单车调试电气导通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实现电气导通自动化测试的可行性,争取提高调试生产效率,提高调试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动车组;自动导通测试;可行性

1、引言

电气导通试验,即检测车辆接线是否完整和正确的试验。车辆在组装阶段完成了车辆布线和连接,需要在调试阶段确认车辆布线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长期以来,动车组的电气导通试验一直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水平较低。以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为例,每辆单车大约有1800余根线是需要进行电气导通测试的。这些导线的连接点分布在车顶、车上电气柜、车下转向架等区域。线缆分布区域分散,连接方式多种多样。

2、电气导通测试现状

2.1、电气导通试验测试原理分析

对线缆进行电气导通测量时,原则上要按照线的方向来进行测量,绝不能跨越设备或接线点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要求R<5Ω。在进行导通测试前,应确认需要测试的线缆的状况,如果连接的是端子排,要求恢复连接后再进行测试;如果连接的是插头,则应等导通测试完成后再恢复。其主要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气导通测试就是将待测线缆的一端连接到车体上,用万用表测试线缆另一端与车体之间的电阻。由于线缆电阻和车体电阻很小,所以当测量阻值小于5Ω时,就表示线缆连接正确。实际测量情形如下图所示:

2.2、现行测试方案的缺点

现在进行导通试验时一般是分三组进行,每组两人,既需要两人一组熟悉车辆设备位置、环境,也需要精心配合,试验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另外由于导通测试时借用了车体,将车体作为测试電路的一部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待测线缆存在接地,操作人员没有没有在A点先使用万用表测量是否接地,那么无论B点人员是否将待测导线的另一端接到车体上,万用表显示测试阻值小于5Ω且蜂鸣器响起,此时的测试结果是错误的。所以进行导通测试时,A点和B点人员一定要保持沟通,并要求操作人员测试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测试线缆是否存在接地情况,第二步才是测试线缆导通。

3、CKT1175-10电缆自动导通测试系统

CKT1175-10电缆自动导通测试系统由电缆测试仪和测试计算机组成,测试计算机运行全中文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实现对测试系统的控制。测试计算机和测试仪之间通过以太网接口通讯;具有自学习功能,将被测对象连接到测试系统上,然后运行编程器,系统可以自动分析被测产品的内部连接关系,并将学习结果保存到本地硬盘,学习到的文件可以做为测试程序文件使用;CKT1175系统测试软件支持多种界面语言,支持全中文的图形化操作界面;连接方式和可扩展性,CKT1175-10便携式测试系统配置了5块100通道的测试板卡,共500个测试通道,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测试接口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定制,推荐配置50针的D-sub型连接器,该型连接器比较通用,在国内市场上可以用较低廉的价格采购到;CKT1175系统的硬件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结构,可以在不对软件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对系统功能进行灵活的扩展。系统测试软件为全中文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生成的测试报告也是中文报告,支持自定义报告中显示的内容。

用于判断一条指定线路的导通性是否符合要求,通过给被测线路施加一个电流激励,测量线路上产生的压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其电阻值,并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对,进而得出是否导通的判断。导通测试通俗讲就是判断“该通的地方要通”,通过导通测试可以对导通性、漏接、接触不实等故障进行检验和排查。自动测试系统会逐条线路的测试其导通性,逐条线路的测试其制造正确性(如虚焊,压接不实等缺陷),逐条线路的测试是否存在错接、漏接等连接不正确的情况。导通测试原理如下图所示:

导通测试的参数定义:

测试激励:导通测试采用电流源作为测试激励源,电流源的参数的定义遵循以下原则:

a)截面积≤0.25mm2,测试电流不小于0.1安培;

b)截面积0.25~1.0mm2,测试电流不小于1安培;

判定依据:测试系统通过将测量到的电阻值和预设的电阻值进行比对,做出是否导通的判断。

4、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自动导通测试技术分析

现有的自动导通测试系统一般由带测试软件的主控计算机,测试主机以及测试子机组成,测试框图如下图所示:

在自学习模式下,测试主机提供测试激励电流源或电压源给子机A1的某个对端子DA1,子机B1的端子DB1接收到激励信号后,上位机软件就认为DA1和DB1导通,作为导通关系数据进行存储。当然,也可以手动录入测试导线两端之间的关系数据。

在测试模式下,测试主机提供激励,给子机A1的端子DA1,如果DB1接收到激励,则认为测试成功;如果没有接收到激励或其它端子接收到激励,则认为测试失败,判定接线错误。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耐压测试时,一端绝缘,另一端则施加测试电压,并根据测试的漏电流输出测试结果,如果漏电流输出超过设置范围则判定线缆存在接地现象。该测试系统能够准确的确定待测导线的交叉导通和不导通。

4.2、应用自动导通测试系统技术风险分析

动车组调试阶段应用自动导通测试系统技术风险分析如下:

1)一节单车全车插头数量约为300个,多数插头属于针脚数量较少的小插头,易造成工装管理和使用混乱,整理难度很大;

2)插头分布不集中,准备和拆除适配器的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3)适配器制作费用高昂,耐压适配器全列一共约800个插头,工装费用约为40万;自动导通适配器全列需要2400个,工装费用在100以上;

4)根据项目不同,车辆端插头种类也不尽相同,适配器的通用性差,造成浪费;

5)不能适用于有大量端子排连接的情况。

5、结论

自动导通测试系统在航空及其他领域应用广泛,其适用范围主要受部件是否大批量生产、测试位置是否集中以及测试线缆是否存在大量插头针脚的影响,应用于动车组电气导通测试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电气柜插头和车下轴温传感器、牵引电机温度传感器、齿轮箱温度传感器等;制动控制单元与轴端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这部分插头种类相对固定,不存在端子排连接,且不同车型和不同车辆之间的相差不大,通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 李慧萍,林辉. 航空整机电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18(4):789—791.

[2] 杨奋为. 连接器电缆组件常规电性能自动检测[J] .机电元件,2011(6):71—37.

[3] 苏建军,郑永丰,于功敬,等. 便携式电缆测试仪的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11):1585—1588.

作者简介:刘春海,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1984年8月16日出生,工程师,现就职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技术中心。

(作者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动车组可行性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首列WiFi全覆盖的和谐号动车组 上线运营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