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以真实来感动现实
2019-03-29金珩
金珩
《我不是药神》取材于2015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讲述了一家神油店老板程勇接受一个白血病人吕受益的建议,从一个普通的保健品店商贩,转变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药贩子的故事。电影上映后饱受称赞,甚至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的年度最佳,这样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导演文牧野和主演徐峥的功劳,更多的是影片带来的真诚的故事、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现实事件和认真刻画出的非常贴近生活的角色。
一、真实的小角色们
徐峥饰演的程勇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人,杂乱的头发,微微发福的身材,糟糕的脾气,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神油店,有着一段失败的婚姻。电影刚开始就有这样一股市井气息扑面而来,非常自然地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程勇在走私药品发了一笔横财后,马上就露出一副土大款的嘴脸,比如在酒吧向男服务员扔钱砸脸让他跳舞的行为,既有一定的喜剧效果,又比较符合观众的对“俗”的生活认知。
之后在朋友因病逝世后,程勇放弃盈利,为病友原价代购药品,这时的他在面对警察的质问时,却一脸嘲笑地反问:“卖假药很赚钱吗?”此前的无赖形象,在此时变成了善意的保护色,这样一前一后的对比,不仅完成了电影角色形象的一个转折,更完成了角色在观众眼中的升华。
徐峥已经是大众熟知的电影演员,“囧”系列已经创造出很多成功的喜剧形象,而这次在《我不是药神》中他放弃了以往的喜剧式风格,不论是角色外表形象还是性格特征都更加贴近生活,与之前的荧幕形象形成一种对比,加上影片前半段不时加入的喜剧桥段,不至于让观众感到陌生,但是又为后来的人物转折做好了铺垫。
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是一个白血病患者,为了能更生动地表现出一个白血病患者的形象,王传君在病房里和病人一起生活;为了能表现出病人的病感,他减重20多斤,熬了两天没有睡觉,本身高大的形象变成一个被天价医药费压迫得勾肩驼背、唯唯诺诺的病人。吕受益为了一点希望去找一个曾去过印度的神油店老板,完全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当程勇把所有人轰出门的时候,他也迟迟没有站立,仍然赔着笑看着程勇,希望程勇是开玩笑;影片中他出现的很多片段都是在不停地吃东西,这种对食物的渴望,就像是害怕吃不到下一顿一样,展现出一个绝症病人心中极强的求生本能。就像《活着》里的富贵,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切只是为了能活下去。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就像千万的绝症患者结局一样,令人唏嘘。
章宇饰演的黄毛更是影片中无法忽视的存在。1982年的章宇和片中饰演警察的周一围是同龄人,饰演的角色差了一个辈分,但是观众不会发觉其中的差别。并不是因为章宇长相年轻,而是他演出了那种少年时期才会有的固执、叛逆的眼神。黄毛在全片中台词极少,但是戏份的表现力极强,是很多场景中引导观众情绪爆发的关键点,更是要求演员对角色的塑造能力,比如,他在争吵时摔酒瓶、吕受益病逝后在楼梯上哭、与程勇的和解以及后来的车祸。如果他的表演没能撑住叛逆少年的设定,这些严肃的场景则会变成闹剧。
在团队中,黄毛与程勇的角色关系更像是父子而不是朋友,由一开始的反抗,到屈服、憎恨,再到和解,这种关系的转变也会带动观众加深对角色的情感。最后,黄毛遭遇车祸,引爆这些累积下来的情感,这就不再是那些劣質国产电影强行煽情所能达到的效果。
二、真实的社会问题
《我不是药神》能在上映后得到如此热烈的讨论,也一定程度受益于电影的原型“陆勇案”。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而不是捏造出一个事件、虚构一个敌人,更能让观众看清社会现状,也更能促进观众对电影及现实事件的反思。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天价医药费,故事的原型人物陆勇是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每个月数万的药品费和治疗费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更别说还有千万家境不如他的平民家庭。所以,寻求更加便宜且有效的药物,是众多病人迫在眉睫之需。电影中也把这个问题给重点表达出来,并有意地把矛头指向了制药公司。但事实上制药公司花费数亿元才研制出来的新型药物,面对高额的研究成本和制作成本,也不可能像做慈善一样低价分发给患者。这一供需矛盾虽然没有在影片中展现出来,但是通过广大观众在观影后上网进行了解和讨论,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知识。不过在影片结尾处,程勇出狱时也获知了药品加入医保并降价的消息,这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
事实上,政府也一直关心这类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抗癌药新政,2018年5月1日,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对于“瑞士格列宁”这类正版药,将实行更低的市场价格。推动医疗改革,正是解决天价药的唯一有效途径。
电影中所展现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卖假药”。片中有一个真的假药贩子张长林,一开始卖便宜的假药坑害患者,后来拿到印度方药品代理权之后又坐地起价,最终被人举报,锒铛入狱。
程勇也因为卖假药的罪名一直被追查,但是他与张长林的行为还是有所差别。张长林的行为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导致病人服用假药后产生严重后果;而程勇一开始靠贩卖仿制药物赚钱,后来贴钱代购药品,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他没有获得批准就销售药品,也符合销售假药的规定。而事件原型的主角陆勇并没有因为药品的往来营利,所以不构成销售行为,也就不符合销售假药的罪名,跟电影中程勇的事件有着根本性质
的差别。
三、影片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不是药神》收到了来自各界数不清的赞誉,但不代表它是一部完美的影片。《我不是药神》是导演文牧野的第二部电影,在掌控剧情节奏上面还是略有一丝青涩。跟“前辈”《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相比,《我不是药神》的煽情稍显刻意,在主角的转变上也没有那么自然。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男主角罗恩(马修·麦康纳饰)本来是一个普通人,当他不小心确诊了艾滋病后,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自救之余发现了贩卖药物这一财路,于是开设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剧情路线和《我不是药神》如出一辙,所以难免会产生对比。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罗恩本身是一个恐同者,在当时美国的环境,艾滋病被戏称为“同性恋病”,大家都以为艾滋病是上帝降罪给同性恋者的惩罚,而同性恋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得克萨斯州是非常遭到排斥的。所以,罗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首必须面对自己得了绝症的现实,还要面来自周围“朋友们”的冷眼。艰难的自我认同,也造就了影片中罗恩在车里独自又笑又哭的经典片段。这是主角在电影中经历的第一次心态上的转变,后来同伴的死又让他心态再一次转变,影片的剧情就显得更有张力,戏剧性更强。
而《我不是药神》在这方面则把主角是病人的身份做了改编,虽然整体也是三段式结构,但是总的来说,主角程勇只有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有心态上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只为做生意赚钱到为病人免费代购。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并没有发生心态上的转变,而是靠着吕受益和黄毛的死来制造一波接一波的泪点,相比起《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来说故事显得更简单一些,连续相同的催泪情节也会令观众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
《我不是药神》在影片的节奏上也有一定的瑕疵,相比起其他现实主义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在剧情中加入了许多商业电影的桥段,比如前半部分灯红酒绿场所的描写,后半部分的追车戏,都是为了刺激观众观感的场景,跟影片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关联,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剧情。这种博眼球的行为是一般现实主义电影都会刻意避免的,虽然大部分观众不会察觉,但是依然对影片的故事性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虽然《我不是药神》不是一部制作很完美的电影,但是导演把“陆勇案”这样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故事拍成这样一个具有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的电影,已经非常不易,何况其口碑、票房和社会影响力都是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空前的,而且结合了中国特色的喜剧成分,跟其他国家的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格都区分开来:不像美国的电影为了政治目的服务,不像韩国的电影必须牵扯到人性深处、风格黑暗,不像伊朗的电影过于简洁和朴素,也不像印度的电影结局太圆满、情节理想化。
《我不是药神》的出现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个新灯塔,更是给国产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向观众证明了国产电影的质量不会输给好莱坞和宝莱坞,让观众的眼光更多聚焦于优秀的国产电影。
(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