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奈是19世纪绘画界的“奥斯曼”
2019-03-29杨德毅
杨德毅
在现代生活中,一提到巴黎,人们就会联想到著名的艾弗尔铁塔、世界足球先生齐达内、浪漫于世的法国文学家雨果以及喧嚣霓虹的夜场。你很难想象19世纪法国巴黎社会的城市是怎样的南辕北辙。在奥斯曼男爵的城市改造计划实施后,通过社会的不断城市化改造,画家笔下的作品也是惺惺呼应,艺术史也可以是社会史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
通过对一些马奈和巴黎社会历史文献的调研,笔者注意到艺术史和社会史的息息相关性,本文研究的主题是画作中的阶级性与社会的相关性。为什么从马奈的画作内容中就能研究出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性?反过来,社会的阶级性对马奈的画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马奈与19世纪法国官方画派的关系对后来的画家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就这些话题展开研究。
爱德华·马奈(1832-1883)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也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深受印象派画家崇敬。有人说他是19世纪中后期以后所有画派如野兽派、超现实主义和立体派的开山始祖,他的个人风格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梵高、马蒂斯和毕加索等诸多著名画家。
本文研究主题是画作所展现的阶级性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马奈在19世纪中期创作的《奥林匹亚》是当时的社会舆论中心,《奥林匹亚》犹如一颗深水炸弹,震动当时法国巴黎的官方画派,这幅尖锐的画作成了爱德华·马奈生活的滑铁卢,使得他众叛亲离,遭到了官方沙龙等权贵阶级一众的炮轰。当时的法国巴黎正在迎来一次城市改造的计划,区域行政长官奥斯曼是资产阶级的维护者,他对当时的巴黎进行扩大,并置娱乐和工业,当时巴黎的郊区也在奥斯曼的改造计划里,这座城市成了资产阶级的乐园,在他们眼中,无产阶级不过是他们的压榨资源,这种敌对的、压抑的情绪一触即发。而卖淫女这样的题材是极其尖锐的、敏感的,其本来就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是无产阶级的职业典型。在资产阶级社会,卖淫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讲的,因为它和“性”“金钱”息息相关,如果“性”和“金钱”一直处于相关联的状态,资产阶级社会的稳定性就会变得波澜起伏,使得上层建筑的状态变得岌岌可危。
《奥利匹亚》的诞生似乎无情揭露了这一社会现象,奥斯曼城市改造计划无非是资产阶级玩弄权力的一个障眼法,城市的黑色经济如卖淫业依旧猖獗,不仅统治阶级装聋作哑,默认这样的无耻交易,甚至连周边地区的人都“闻名而来”,常常光顾这里的红灯区,巴黎社会让资产阶段管理得臭气熏天,混乱不堪。奥斯曼的目的不过维护这腐朽的交易罢了。《奥林匹亚》中体现的金钱、权利、欲望,似乎有着非常强烈的隐喻,引起了资产阶级范围内的恐慌。他们怕越来越多的这样赤裸裸的揭露,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所以画作一经问世,其就对马奈进行了狂风暴雨般的抨击。
在当时著名批评家托康特鲁伯和皮埃罗看来,马奈的作品就是对提香的画作《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的恶作剧,那种资产阶级的审美意识形态里的女神形象,在《奥林匹亚》中相似的体态描绘中掺杂了挖苦和讽刺。奥林匹亚是位年轻的卖淫女,她的手和脚都是污浊的,皮肤肮脏,脚上套着土耳其拖鞋,一只手覆盖着自己的生殖器,眼神却又直直地看着画对面,似乎对观者充满严重的挑衅。这是当时评论界最为普遍的观点。当时,业界也有新的声音认为,马奈的画作不过是对资产阶级的如实描绘,男人做金融生意,女人做皮肉生意,阶级性在这个环境中只不过是两种不同色相的固有色。
19世纪中期,人们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把巴黎郊区的卖淫业表现出来,却都不及爱德华·马奈的画作来得强烈。当时法国政府雇佣一位摄影师在书信中写道,负责拍摄画展获奖常客的我,无法想象《奥林匹亚》如果和路易·拉模特的《素描的起源》和路易·费雷德里克·舒岑伯格的《朱皮特劫夺欧罗巴》摆在一起,是多么荒唐的场景。因为后两幅以神话故事为主,所描绘的肉体审美符合资产阶级的趣味性,这正是君权神授的不可置否性。画面中权派斗争与空洞、色情、金钱毫无联系。
《奥林匹亚》放大了巴黎城市周边地区卖淫女的随意性,这正是侧面印证了奥斯曼城市计划中的弊端。城市主城区进行改造,原本的卖淫女失去了营业场所,她们被赶到了远郊地带,与城市的建筑工人、流浪者在郊区进行交易,她们不再有其他的生存手段来维持生计,在这里,她们彻底地沦为泄欲的工具。城市的行政管理者的作为却是《奥林匹亚》的眼神一样空洞乏力,正是当时警察不将卖淫犯罪的纳入记录,导致当时巴黎彻底变成了资产阶级的乐园。生存在当时的马奈受到了城市改造计划的影响,如奥斯曼对旧城区的推倒重建,马奈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官方画坛掀起了一场改革的狂风骤雨,《奥林匹亚》隐喻着画坛传统是可以被打破的,可能巴黎社会阶级性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由于爱德华·马奈的《奥林匹亚》的关注点在郊远地区,一些画家把眼光放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因为这里的描绘对象似乎都是新颖的,大多含有隐喻性。当时,一些画家转变了传统的观念,来到了巴黎的乡下。因为当时资产阶级的世界还无暇顾及无产阶级的世界,生存着无产阶级的乡下,成了画家争先叙事的题材,这种社会的变革似乎也影响了美术史的方向,厚涂法、新印象主义、辩证的画法,一个接一个地诞生。例如,埃德加·德加的作品中体现绘画关系就很特别,《大使酒店的咖啡馆音乐会》《小酒馆》就采取了厚涂法,画作的表現形式前无古人,画面的每一处构成都用厚重颜料堆砌而成,如舞者、装饰灯、舞台,都强烈地刺激着感官,这种表现形式都在着重刻画现场的精彩瞬间,具有撼动感官的动势。对表现形式不断探索的最求追求,德加也是印象主义里个人特色比较鲜明的画家。
爱德华·马奈的另一幅作品《女神娱乐场的酒吧间》的美术探索也与前人不同,在社会革命新思想的带动下,马奈不再束缚于古典主义的禁锢,这一点在《女神娱乐场的酒吧间》就有很好的体现,画作中的题材依旧是关于娱乐性的主题,不过这幅没有显得那么赤裸裸,画作中前景的男人与后面的大镜子背影似乎没有一致,这里随意涂抹的灯光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严谨,处于画作的中心年轻女服务生的刻画也趋于平面化处理,这些都与当时社会主流的古典主义画法背道而驰,因为这种画法与自然学科的光线反射不一致。精通传统绘画的马奈却不管不顾,有意增加画面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画法烘托出另一种氛围,呈现了能强烈表达作者感受的一番韵味,风格极为鲜明。
共产主义的浪潮似乎启迪这一批画家,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技法,更加注重物象表面之外的精神,强调描绘画家的主观感受。印象主义之后,出现了新印象主义,这一主义里最典型的就是点彩派,以点形式的画面构成也呈现出强烈的个人氛围,似乎在借助画家的感官感受生活,著名的有修拉、西涅克等。新思想浪潮不断继续,后印象主义的画家继承了前者的探索精神,并将它放大放强,后印象继续在新印象主义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绘画风格,打破前两者的绘画思维,将印象主义的探索内核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著名画家有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法国画家塞尚和法国画家保罗·高更。新主义浪潮席卷下,20世纪的其他画派也逐渐诞生,野兽主义的马蒂斯、立体主义的毕加索、表现主义的蒙克、康定斯基、构成主义的塔特林、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都受到马奈的风格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现在,人们之所以能欣赏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绘画流派,可能都要归功于处于社会意识形态变动下,不断自我更新,自我辩证,勇于打破阶级性观念的爱德华·马奈。
最后,马奈的作品比其他人的作品更多地告诉我,他藐视那个再现领域的固有城邦。他要像奥斯曼对城市改造一样,摧毁旧文明的弊端,然后进行新秩序的建立,对绘画固有认知的局限性进行颠覆。
(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