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用民族主义打造反卫星武器(社评)
2019-03-29
印度星期三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用导弹击毁了一枚高度约300公里的低轨道卫星。莫迪总理就此发表电视讲话,骄傲地宣告印度成为继美俄中之后掌握这一技术的第四个国家,并称印度已是“太空强国”。
尽管反对党质疑政府这样做意在帮助执政的人民党在很快将举行的大选中抬升选情,但印度大部分媒体都为反卫星试验成功欢呼,宣扬这有利于反制中国的太空能力,威慑巴基斯坦。
2007年中国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当时遭到美国和西方舆论的猛烈抨击。然而这一次印度做了相同试验后,西方舆论大多从印度与中国竞争的态势进行评论,基本听不到什么谴责声。美国只是有官员就印度试验所留下的卫星碎片做出提醒,并未进行道德指责。
美国和西方舆论的双重标准显而易见,不过对此中国人也已经习惯了。
2007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崛起态势十分明显。今天的印度也在快速发展,但它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1/5,而且发展的不均衡非常严重,制造业和基础建设相对薄弱,贫富巨大差距的问题尚未触及,因此美国和西方人中间还没有形成“印度威胁论”,印度更多被看成可以利用的“抗衡中国力量”。
对于印度国内针对中国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有一部分我们是需要加以理解的。印度毕竟与美国差得太远了,这个国家的自我激励只能拿中国做参照。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印度梦”可以说就是“追赶中国梦”。
印度民族主义还有一部分是需要加以告诫的。印度每有军事进步,该国舆论马上就认为会让中国和巴基斯坦感到害怕,似乎新增的威慑力应当迅速使用到印度对中国和对巴基斯坦的关系中。这种想法是幼稚和危险的。印度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都会在军事及综合实力上落后于中国,对这一差距的客观认识有必 要成为印度制定对华政策的心理基础。
实事求是说,中国并不对印度军事能力的提升本身很担心,因为这种提升并未构成印度军力将超过中国的趋势。印度很清楚,它如果使用令它引以为傲的力量攻击中国,必将招致其无法承受的报复。中国人总的来说相信印度在这方面所拥有的国家理性。
同样,这些有限的力量构建也形不成对中国特别的威慑力,对巴基斯坦的威慑力也不会像一些印度人想的那么强大。如果印度社会对这些都能有准确的认识,避免脑子发热,那就再好不过了。
西方媒体捧印度,甚至哄印度,但我们注意到印度政府保持了战略清醒,更多坚持了印度独立的外交政策。因此我们愿意这样看: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更多是印度体制下难以避免的政治内耗。
中印是同一拨全球化浪潮中转变命运的两个国家,两国的发展方式各有千秋,但两国国运对国际秩序和规则的要求是高度接近的,这两大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潜在相关性要远大于两国利益的零和性。西方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印形成彼此长期的战略消耗,它们的对印政策和舆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中印关系朝对立的方向引。
印太战略的实质就是推动印度与中国对立。印度对这一战略的警惕应当远大于对它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