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生活臻于统一
——“写出人物的精神”升格训练示例

2019-03-29王玉华

初中生世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升格李老师语文课

王玉华

名师简介

王玉华,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升格支点

人物的精神一般指思想品格、个性气质等。写人物不仅要绘出外在形象,更要揭示出内在精神。只有这样,笔下的人物才不会泛化。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

第一,精选内容。要写出精神,生活素材是源头。要多捕捉凸显人物精神的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真写感受。只有忠于切身感受,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精神。第三,融合内外。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融合是写人物的理想境界。

开头突兀而且单薄。可集中写出人物神态,凸显精神,形成由外而内的认识。

为人物出场设定了场景,很直观,但还不够细致丰富。

“稳健”“轻盈”“气宇轩昂”等词语扣住“中年”的特质,随后以神态反映心理,形成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留下悬念。

试图揭示出诙谐、明媚的人物精神,但缺乏印证与照应,需通过具体的描写表现出来。

对人物神态集中描写很生动,但“血丝”等描写不能为人物精神服务,可去掉。

概括出了李老师“幽默诙谐”的精神,但缺少具体事件加以印证。

初次见到他,是在开学。

那一天,我去得较晚,到班时,已临近迟到。我加快脚步,走向那个仍不熟悉的地方。

一进门,见班里的人还不是特别多,心立即放了下来。静待着,静待着——那个人,来了。

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有力但又透着一股轻盈的书香气息。这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人。我有一些遗憾,原以为这个人会是十分亲切的,可看样子有些不像。我感到失望,撇了撇嘴,又叹了口气。很快,他进了班。

“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姓李,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这时,他说话的语气与我先前看到的一丝严肃不同,透着一丝诙谐与明媚。这时,我才开始仔细地端详起了他。

他满头黑发,只有几丝白线从中间露出些“马脚”,两道浓黑的眉毛摆得有些近,眼中隐隐的有几根血丝,淡淡的笑纹写在脸上。

他的课上,经常传来笑声,他那幽默诙谐的讲课方法,总使人忍俊不禁。他时不时开某个同学的玩笑,便让死板的教室内现出一些生气。

奇怪的是,他很少发火。有时,有同学在课上故意闹出笑话,就是为了令人发笑,他却也陪着大家一起乐呵呵地笑着。

虽说他极少发怒,但也不是从来没有。刚开学时,班上的纪律差。有一次,有人在他的课上小声聊天,渐渐地,由于他的“放纵”,讲话的人越来越多。他终于忍不住了,拿起讲台上的木质三角板,“啪啪”地拍着,怒视着某些“罪魁祸首”。他先前放松的脸渐渐紧起来,眉头微皱,嘴狠狠地抿着。看着这瞬间的变化,我们安静得连血液的流动声都听得见,被他那前所未有的面部表情吓住了。正当我们等待着要发生什么的时候,老师只简单地说了声“继续上课!”,就又接着讲了下去。而我们,却没有回过神儿来,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紧张地咽着口水。然而,这种情况却是极少的。

你说这样的老师怎不让人尊敬呢?

表情变化注重细节,但这部分详写缺少点睛之笔。

结尾点题,言简意赅。

综合点评

这篇习作写身边的人物,感受真切。小作者精心选取了语文老师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细节,写出了其幽默、诙谐、温和的精神,但对老师的某些精神气质缺少具体的情节去印证,而有些细节又没能揭示出人物内在的特征。

升格指津

一、用具体事件来塑造形象。写之前想一想李老师有哪些气质、个性,然后再回忆生活中观察到的细节,确定写法。

二、用动态描写来表现特征。不仅要有静止状态下的集中描写,更要有事件发展过程中对李老师的肢体语言等动态变化的描写。也可以在正面描写的同时,巧借学生侧面烘托老师形象,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

三、用真实感受来揭示精神。除了在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点出“我”的感受,还可以在具体事件和细致描写中融入“我”的情感态度。要通过简洁的点睛之笔以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出“这样的人”具有何种精神。

开篇点题,概括地揭示人物精神内涵,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初写对李老师的认识,很真实,与后文照应,形成动态过程中“我”认识上的发展变化。

与初写认识形成对照,由诸多描写中突出“笑纹”,为写李老师的“温和”伏笔。

在场景中写人物的神情变化,体现人物细微的心理。以“我们”的反应来烘托紧张的气氛,与后文形成一张一弛的对比效果,生动含蓄地写出了李老师“骨子里的温和”。

进入初中,遇到了语文李老师。他不仅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智慧,更有一颗爱学生的纯洁的心。李老师是我初中学习生活中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初次见到李老师,是在开学。那一天,我去得较晚,到班时,已临近迟到。我加快脚步,走向那个仍不熟悉的地方。

一进门,见班里的人还不是特别多,心立即放了下来。静待着,静待着——那个人,来了。

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有力但又透着一股轻盈的书香气息。这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人。我有一些遗憾,原以为这个人会是十分亲切的,可看样子有些不像。我感到失望,撇了撇嘴,又叹了口气。很快,他进了班。

“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姓李,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他说话的语气与我先前看到的严肃不同,透着一丝明媚。这时,我才开始仔细地端详起了他:满头黑发,只有几丝白线从中间露出些“马脚”,两道浓黑的眉毛摆得有些近,眼中隐隐的有几根血丝,淡淡的笑纹写在脸上。

这是我以后生活里经常看到的标志性的神情,以至于一回想起初一的时光就想到李老师的蕴含智慧的笑容和语文课上的笑声。

有一次,李老师正面带微笑地解读课文,忽地停了下来。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他已用黑亮有神的眼环视了四周,有一个偷吃零食的同学一下子被扫了出来。随即那双眼就紧紧地盯着,似拴紧的绳。先前放松的脸也渐渐紧起来,眉头微皱,嘴狠狠地抿着。看着这瞬间的变化,我们安静得连血液的流动声都听得见,被他那前所未有的面部表情吓住了。正当我们等待着要发生什么的时候,李老师只简单地说了声“继续上课!”,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而我们,却没有回过神儿来,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紧张地咽着口水。哦,李老师骨子里的温和什么时候都是掩盖不了的。

之所以说李老师纯洁是因为他不像一些老师恶意指责学生。每当有人在课上淘气时,他往往话不多说,而是一直用眼神制止他的行为。等下课铃响后,便背着双手走去,将淘气的学生拎到后角,开始诉说道理。说完一番,紧锁的眉头才会舒展开来,然后抖擞精神,翩然离去。

有一段时间,我以为李老师喜欢将眉头拧成倒八字形,很严肃。但有一堂课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语文课正上得轻松愉快的时候,脑后却隐隐传来几人的窃窃私语。他们终也没能逃得过李老师的眼睛,可怜兮兮地被拎了出来,其中有个女孩子。女孩总归是害羞的,果不其然,愣了片刻,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李老师见她哭了,一时也愣了,时不时瞧上几眼。我差点憋不住气笑出声来。下课后,李老师喊了那两位同学问明了情况,不过是同学间的小矛盾,被细心的李老师发现并教育了。

李老师不仅教育学生是有智慧的,上语文课同样如此。每节课我都陶醉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散步》……在李老师的朗读和分析之后成了一篇篇具有磁性的课文,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他的每一次设疑、激疑、解疑都让我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

李老师的精神美好如斯,怎不让人尊敬呢?

以具体事件反映李老师纯洁的心以及上课的艺术感染力。师生的神情变化体现了人物极其微妙的心理,小作者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从另一个角度体现李老师的智慧。

简洁点题,以反问收束全文,耐人寻味。

综合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凸显了语文老师智慧、温和、纯洁的精神。小作者能抓住人物标志性的外在特征、体现人物性情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和事件,并用点睛之笔揭示人物的精神。在文段的开头和末尾,寥寥数笔就将对李老师的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小试牛刀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的人。不少于500字。

猜你喜欢

升格李老师语文课
该得奖的李老师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可怕的语文课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宠物难伺候
语文课上做游戏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