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导读
2019-03-29◎陈晟
◎陈 晟
陈晟,江苏省扬州市教学能手,现任教于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大家都学过曹操的《观沧海》吧,是否折服于他笔下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阔气象呢?观沧海而生发万千感慨的绝非曹操一人。今天,初初要向大家介绍的《海底两万里》就是一本诞生于150年前,记录作者儒勒·凡尔纳关于海洋幻想的科幻小说。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档案来了解一下作者吧。
儒勒·凡尔纳的小档案
同学们看到世人对儒勒·凡尔纳的评价时,有没有在心中暗呼一声“哇”?“科幻小说之父”这个名头真的很吓唬人呢!那么儒勒·凡尔纳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呢?儒勒·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背着家人报名上船当见习生,准备远航印度。结果他被父亲抓住狠揍了一顿,并不得不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只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因童年的这一经历,促使儒勒·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著名的科幻作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儒勒·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甚至位于莎士比亚之上。在如此多的作品中,被公认为是其巅峰之作的《海底两万里》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请看:
《海底两万里》之初体验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有的小说看完也就忘记了,这种忘记不是指完全没有印象,而是指记忆出现了混乱或者模糊。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小说的情节呢?初初不得不说:“思维导图,了解一下?”下面初初就小说内容和几人的航行路线绘制了两幅思维导图,同学们可以先看一看。
怎么样,小说内容是不是一下就清晰起来了?初初想布置一个小任务:同学们能将两幅图合二为一吗?也就是将航行路线与故事情节一一对应起来,制作出新的思维导图。
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甚至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预见。作为科幻小说中的佼佼者,《海底两万里》更是如此,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受到凡尔纳作品的影响,从而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潜水艇发明者之一,美国青年科学家西蒙·莱克在1897年建造了“亚尔古”潜艇。莱克在自传的第一句话便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飞跃北极的海军上将伯德、航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在谈到他们的创造发明时,都说是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了启发。
所以初初觉得,同学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可以将书中的预见与科学的实现对应起来。初初先罗列出一些,同学们可以继续完善下面这张表格哟。
《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学预言
教育理论家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其实就是说,读书时最好能够拿起笔进行批注标记。批注的位置可以是“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的边侧),也可以是“尾批”(批在全文或一段之后)。常用的批注标记有:(1)“·”生字、妙字;(2)“____”总括句、重要句;(3)“ ”佳妙句;(4)“△”要注意处,发表感想处;(5)“○”段序(圈内写数字,放在段首)。现在,初初就以文中选段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个批注的参考哦!
①那个不幸的人算是完了。谁又能够把他从铁钳子似的触角中夺下来呢?不过,内莫艇长还是扑向那条章鱼,一斧头下去,又砍下它的一根触角。大副也怒气冲天,正在和爬到“鹦鹉螺”号艇身上的其他章鱼搏斗。水手们挥动着大斧,左劈右砍。那加拿大人、孔塞伊和我,我们也各自挥动手中的利器,往那一堆堆的肉上猛扎猛砍。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麝香味。这太可怕了。
②有一阵,我以为不幸被章鱼缠住了的人能从章鱼的吸力中脱身了。那条章鱼的八根触角已经被砍掉了七根,仅剩的一根,像举着一根羽毛似的挥动着那个水手,来回卷着在空中摆来摆去。可是,就在内莫艇长和他的大副扑向那条章鱼的一刹那,那畜生从腹部的袋子里喷出一股黑水。我们一下子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待到这黑糊糊云雾似的东西散去,那章鱼不见了,我那位不幸的同胞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③我们恨死了这些章鱼!大家已经忍无可忍,就在那十到十二条爬上“鹦鹉螺”号平台和两侧的章鱼中间,左劈右砍;那些被砍下来的蛇一般的肉段,在平台上流成河的血与乌黑的水中蠕动着,好像这些黏糊糊的触角也像九头蛇似的又活了过来。内德·兰德的渔叉,专刺章鱼蓝色的眼睛,把章鱼的眼睛一只只刺瞎。但是,我这位大胆的同伴还是因为躲闪不及,突然被一条章鱼的触角掀翻在地!
一个问号,紧紧揪住读者的心。
船上所有人都加入战斗,这在“鹦鹉螺”号的历险中还是第一次。
④啊!连急带吓,我的心都要碎了!那章鱼已经对着内德·兰德张开血盆大口,不幸的内德眼看就要被章鱼拦腰咬断。我扑过去救他。但内莫艇长先我一步而到,手臂一扬,太平斧已经被甩进那畜生大张着的嘴里。那加拿大人奇迹般地得救以后,把渔叉整个叉进章鱼体内,直捣它的三颗心脏。
……
⑤内莫艇长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边,望着吞噬了他一个伙伴的海水,大滴的泪珠从他眼里涌出。
尾批:整个战斗场面如同一组扣人心弦的电影镜头,整体氛围应该是紧张的,但作者的讲述却不慌乱,带领我们见识了大章鱼的凶猛残忍,也领略了船员们的英勇无畏。
一个简单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大章鱼的无比强悍。
“扑”这个动词,带有舍生忘死的豪情,孤注一掷的勇气。
用不确定的数字表现出我们此时的愤怒与战斗的激烈。
血泊、肉段……触角还会再生出来,简直砍之不尽,稍稍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就觉得非常恐怖。
遇到危险的时候,艇长几乎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人物形象从这些细小之处体现出来。
浑身是血,足见其英勇;大滴的泪珠,流露出艇长内心的温情。
我知道他为什么害怕了。一个巨大的阴影出现在那个不幸的采珠人上方。这是一条大个儿的鲨鱼,斜着就扑过来了,眼睛里冒着火,嘴巴大张着!
我吓得说不出话,动弹不得。
凶猛的鲨鱼晃动一下有力的尾鳍,径直向那印度人扑过去;那印度人往旁边一闪,没让鲨鱼咬着,但没能躲过鲨鱼尾巴;他被鲨鱼尾巴当胸扫个正着,倒在地上。
大鲨鱼正要咬不幸的采珠人时,发现这个新对手,于是又翻过身去,迅速朝新对手扑去。
内莫艇长当时的姿势,现在依然历历如在眼前。他俯下身去,以令人赞叹的沉着冷静,等着那可怕的鲨鱼;鲨鱼扑过来,艇长灵巧地一闪,躲过冲击,却把匕首插进鲨鱼肚子。但胜负还在未定之前,一场可怕的搏斗开始了。
你简直可以说,那鲨鱼吼了起来!血从它的伤口突突往外冒。海水的颜色变红,已经不再透明,望过去,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直什么也看不见,而突然之间,透过一小块清净的海水,我瞥见勇敢的艇长,他正紧紧抓住鲨鱼的一个鳍,和这个庞然大物进行着肉搏,一刀一刀往鲨鱼肚子上戳,但一直没能给它致命的一击,就是说,没能正好戳到鲨鱼的心脏。鲨鱼挣扎着,怒气冲冲地搅动着海水,搅起来的旋涡差点儿把我冲倒。
我真想跑过去助艇长一臂之力。可是,我像被恐惧钉在了那里一样,一步也迈不动。
我惊恐不安地看着。看得出,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艇长倒在了地上,他是被压在身上的大鲨鱼打翻在地的。接着,鲨鱼张开像一台剪切机似的血盆大口,向艇长咬去,要不是手持捕鲸叉的内德·兰德像闪电似的冲向鲨鱼,用锋利的捕鲸叉刺中鲨鱼的要害,艇长就完了。
海面上全是血。那鲨鱼愤怒得难以形容,在它的大力搅动下,海水波涛汹涌。内德·兰德一击而中,那鲨鱼已经奄奄一息。心脏被击中,鲨鱼在吓人的痉挛中挣扎,涌起的浪把孔塞伊掀翻了。
GE的ZCore深层滤芯技术不仅性能更强,停工期更短,而且运转费用更低。其最大优势在于传统滤芯力不能及的极端过滤应用,包括热水消毒、高温工艺化学料液、高黏度流体、高纯环境和过滤压差很大的高污染料液。增强水过滤技术ZCore的主要工业客户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微电子和其他工业领域,如:发电、化学处理、油气加工和废水修复等。
看完这本书之后,同学们有没有爱上瑰丽神奇的海洋世界?有没有也想去海底探险的冲动?作为一本150岁的名著,《海底两万里》还有很多才华出众、地位特殊的读者哟。他们读完这本书后又有什么感想呢?初初帮大家搜集了一些,我们就来看看吧。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他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法国科学家 奥泰盛
他的小说启发了我的思想,使我按一定方向去幻想。
——苏联宇宙航行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梵蒂冈教皇 利奥十三世
《海底两万里》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作者早在近两百年前就热切呼吁。
——《法国文学史》,柳鸣九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自由之海
杜 梁
自由是最古老的海洋意识之一。地球表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海水覆盖,从太空中看,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水球。陆地高低起伏,即使平原地带,一个土丘就能阻断目光的驰骋。大海却一望无垠,无遮无拦,能够让人们的心胸变得宽广,也能使痛苦得到缓冲和解脱。海洋民族往往生性潇洒,自由随性,这与海洋的熏陶密不可分。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总是驾着马车,如同一个翩翩的侠客,在海上呼风唤雨,独立不羁。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崇尚自由和力量,富有冒险精神,永远充满生命的激情。
凡尔纳生长在海边,对大海饱含狂热的爱,自由的个性从小根深蒂固。他的父亲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律师,作为长子的凡尔纳被家庭寄予厚望,继承父业。1848年,20岁的凡尔纳离开南特来到巴黎,他怀揣的就是一个律师梦。他甚至在巴黎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但是年龄越大,他越感到律师这个职业与自己的性格背道而驰。法律条文不仅扼杀性格,甚至威胁他的生命。最后他决心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在文学的天空下自由放飞想象的翅膀。
凡尔纳的小说中,最充分展现自由这一精神底色的是《神秘岛》和《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和《鲁滨逊漂流记》题材相似,但主题迥异。总体来说,鲁滨逊无时无刻不想着离开他落难的小岛,重新返回人类社会。但是“神秘岛”上的新居民把荒岛开发出来之后,深深迷恋上了这里避世独居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这里成了桃花源。书中人物不止一次提到,即使将来有机会回到祖国,最终也还要返回“神秘岛”,在此终老。对内莫艇长来说,“鹦鹉螺”号就是他的“神秘岛”,是他的自由王国。“鹦鹉螺”号性能卓越,在海底来去自由,速度极快,几乎没有任何自然和人类力量能阻止它的遨游。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它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和地球南北两极。内莫艇长把陆地与海洋对立起来,在他看来,陆地是牢笼,是监狱,只有在海洋里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开发海洋物质资源,“鹦鹉螺”号和船上的人们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生活保障。
空间和物质自由只是内莫艇长精神自由的外化形式。《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自由精神的豪放宣言。内莫艇长表面看起来遗世独立,但他暗地里一直默默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斗争。艇长在海底发现了一艘西班牙沉船,这艘船原本装载着大量金银,被英国舰队击沉,不可计数的金银珠宝沉到海底。后来,内莫艇长得到这批珠宝,这是他富可敌国的财富的主要来源。有一次阿罗纳克斯目睹艇长把一整箱金条送给正在举行起义的克利岛人。通过这件事情,教授加深了对内莫艇长的了解,知道他那颗追求自由的心还在为人类的苦难而忧伤。
后来在《神秘岛》中,凡尔纳解开了内莫艇长的身世之谜。他原本是印度达卡王子,率领印度人民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失败后独自逃到异国,妻儿都被英国人杀害。满腔愤怒和伤痛的达卡王子在一座荒岛上建造了“鹦鹉螺”号,选择远离人类到海底避世,成了内莫艇长。《海底两万里》开篇不久,教授和他的朋友们落到“鹦鹉螺”号上,内莫艇长向他们介绍船上的生活,希望他们能永远留下来。他用下面这段话结束他的演讲:“先生,您要生活,就请生活在海中吧!只有在海中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的独立!在海中,不需要承认有什么主宰;在海中,我完全自由!”
(选自《论儒勒·凡尔纳的海洋意识》,原载2016年第4期《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