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3-29赵晓芳李碧
赵晓芳,李碧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子宫黏膜下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手术方案已成为该类患者治疗中优选疗法[1]。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宫腔镜已在宫内病变诊治中逐渐应用并普及,其中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因凭借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在该病治疗中不断开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2]。经临床实践发现,于术前实施宫颈预处理以扩张宫颈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且可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3]。目前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为术前宫颈预处理中常用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多采取机械性刺激以促进宫颈扩张,该操作复杂且疼痛激烈,极易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故目前药物疗法已成为术前宫颈预处理中一种重要处理手段[4-5]。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 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观察组:年龄26~54岁,平均(38.21±4.07)岁;肌瘤直径2.0~5.4 cm,平均(3.41±0.46)cm;分型:0型、I型、II型各30例、21例、3例。对照组:年龄26~55岁,平均(38.25±4.03)岁;肌瘤直径2.0~5.6 cm,平均(3.38±0.18)cm;分型:0型、I型、II型各32例、20例、2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经磁共振、彩超及病理检测确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且均为单发性;② 患者无交流障碍且精神状态正常;③均可耐受宫腔镜手术治疗者;④依从性较高,均可积极配合本研究相关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对卡孕栓、米索前列醇有禁忌证者;②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伴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子宫内膜息肉等其他需实施手术治疗者;⑤伴有生殖系统炎症者。
1.3 方法
入选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 d内实施手术治疗,均采取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取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96)术前宫颈预处理,术前4 h指导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并消毒外阴、阴道,将窥阴器放置完毕后,暴露阴道后穹窿,随后放置0.4 m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采取卡孕栓(南京苏康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00007)术前宫颈预处理,于术前将0.5 mg卡孕栓置于阴道。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情况、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于术中超声监测下,对宫颈内口扩张宽度、宫腔长度及子宫倾屈方向等进行探查,并待探针通过子宫内口后,改用宫颈扩张器,将其缓慢置入宫颈并直至宫颈内口10~20 mm处,并从1号扩张器依据顺序逐渐扩张,并根据顺利通过的宫颈扩张器号数对宫颈预处理程度进行评估,其中>7号宫颈扩张器经宫颈口时无阻力为显效;5~7号扩张器经宫颈口时无阻力为有效;<5号宫颈扩张器经宫颈口时无阻力为无效,统计两组有效、显效病例,并计算总有效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等,并观察两组腹泻、发热、腹痛、阴道流血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宫颈扩张效果对比 例(%)
2.2 两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围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相对较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围术期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围术期指标对比 (±s)
组别例数宫颈内口扩张宽度/mm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月经复潮时间/d对照组546.79±0.83 36.35±12.0739.67±12.2413.42±4.135.86±1.7936.98±6.14观察组547.65±0.9627.96±8.4322.58±13.1912.63±3.745.78±1.6335.86±5.49 t值4.9804.1886.9791.0420.2430.999 P值0.0000.0000.0000.3000.8090.320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多发疾病,而黏膜下肌瘤发生率已高达10%~15%[6]。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多伴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继发性贫血等症状,而病情较为严重者将导致不孕,对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7]。目前该病多依据肌瘤及子宫肌层关系分为0型、I型、II型,其中目前针对II型患者治疗方案的选取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针对0型患者多以宫腔镜治疗为主,而针对I型患者则多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该术式可对宫腔内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清晰、直观观察,利于发现病变部位[8]。但经实践发现,由于宫腔镜电切术操作难度大,故而极易诱发出血,且宫腔镜外鞘直径长约9 mm左右,故而术前若不实施宫颈预处理,极易导致子宫穿孔与宫颈损伤等并发症,而这在增加手术风险外,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9]。
目前米索前列醇、卡孕栓为软化宫颈治疗中的两种常用药物,其中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衍生物,待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被快速吸收,并可被转化成活性代谢产物,对宫颈胶原进行降解,进而可促使宫颈软化,达到扩张宫颈的作用[10]。同时米索前列醇可作用于宫颈结缔组织,可促使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利于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可减少出血,但经实践发现,该药物有时需多次给药,且易诱发阴道流血、腹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卡孕栓属于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其可对宫颈胶原合成酶进行抑制而促进宫颈胶原分解,发挥软化宫颈的作用,并可对子宫平滑肌进行刺激,进而可促进宫颈扩张,并可在拮抗孕激素受体外,还可兴奋前列腺素、子宫,并可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其收缩作用,进而可对血管进行压迫,减少出血。经临床实践发现,卡孕栓有助于对神经末梢反应进行阻滞,进而可缓解宫颈口内神经末梢兴奋性,降低手术期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且卡孕栓起效快、半衰期短、易消除,于给药7 h左右可经尿液代谢排出[11]。谭鑫[12]等研究中观察了米索前列醇、卡孕栓宫颈预处理在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其研究结果得出,卡孕栓宫颈预处理可取得更好的促进宫颈口软化作用,且具有出血少、用药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势。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相对较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由此可见,较米索前列醇宫颈预处理相比,卡孕栓术前宫颈预处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宫颈扩张效果,利于减轻对患者的不利损伤,促进宫颈内口扩张,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可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提升宫颈扩张效果,减轻手术不良损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