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下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2019-03-28严厚雁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严厚雁

摘 要:加快构建与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相匹配的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新模式,尽早实现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了我国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态势,在分析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基础上提出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下的报关人才需求新特征,最后构建了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行业智能化;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3.042

目前全國有11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报关专业,400多所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开设报关方向,为地方报关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报关人才,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报关行业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我国海关智能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报关行业开始步入到智能化发展时期,报关人才需求出现了新的特征,如何构建与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相匹配的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新模式,尽早实现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及最新态势

1.1 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报关行业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我国海关智能化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报关行业开始步入到智能化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海关智能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2012年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二是2014年推出通过网络支付关税;三是2017年“互联网+海关”网上办事平台上线运行,共涉及9大类业务、60项具体事项。上述三大改革,大大降低了报关员日常工作的“体力”成分,极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办事效率。

1.2 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态势

一是报关工作智能化的范围日益扩大。据调研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报关员日常工作的大部分环节,包括报关单的填制与申报、税费的缴纳、商品归类等。二是报关工作智能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据《佛山日报》2017年报道我国已经出现了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报关机器人,此项技术实现了对出口报关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单位处理时间平均降低90%。

2 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及人才需求新特征

一是报关员岗位分工的重组导致操作型人才需求减少但管理型人才需求增加。随着报关行业智能化的发展,报关员岗位分工出现剧烈重组,报关工作中的操作性岗位被智能报关系统取代,比如制单、审单、复核、申报等等。在此情境下,报关员需要转型升级以从事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关务管理类工作,比如通关方案设计等,因此管理型报关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

二是报关行业服务效率的极大提高导致人才数量需求减少但人才质量需求提高。随着我国报关行业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报关行业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整个行业显著减少了对报关员的需求量,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报关员工作能力的要求,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同时熟练掌握相关智能系统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报关人才更受欢迎。

3 报关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下高职院校报关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3.1 树立管理型、专家型的高层次报关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具有一定报关基础知识和报关业务能力的普通型报关人才,培养的学生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操作性工作,比如报关单的制作等,但还不能处理相对复杂的业务问题,同时也缺乏对整体业务活动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培养的层次大体处在整个行业的中下层。随着当前我国报关行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普通型的报关人才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报关专业必需在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树立管理型、专家型的高层次报关人才培养理念。管理型高层次报关人才是指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报关设计、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的能力。专家型高层次报关人才是指培养的学生在报关业务的核心、关键领域掌握相对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体包括商品归类、完税价格的确定和原产地的审定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因为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和原产地管理与海关征税紧密相关,号称海关领域的“三大技术”。当然,在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下,未来的报关工作必然会更广泛、更深入的同各种应用系统融合、交织成一体。因此,管理型、专家型高层次报关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之上。

3.2 构建四位一体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四位一体的专业课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础型专业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制作》、《海关法》、《商品归类》、《进出口报关实务》、《报关实训》、《顶岗实习》等;二是管理型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国际物流管理》、《关务管理》、《通关管理》等;三是专家型专业课程,包括:《疑难商品归类解析》、《原产地规则研究:原理与实践》、《审价办法与释义》等有关课程;四是报关智能系统应用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不同时期报关行业广泛应用的报关应用系统,比如当前的云通关、QP通关系统等课程,上述课程建构在报关基础知识和报关业务技能的基础之上,同时着重突出管理型、专家型高层次报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并辅以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呈现出四位一体的特征。

3.3 走三段渐进式的人才培养路径

管理型、专家型高层次报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高职院校较合理的做法是选择渐进式的人才培养路径,共分为三步:首先,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普通型的报关员。通过理实结合的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报关基础知识和报关业务技能,使其能够胜任报关员的操作性岗位,成为一名普通型的报关员。其次,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报关管理人员。在管理学原理的学习基础之上,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深入学习报关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报关设计、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创新的能力。最后,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准关务专家。要求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关务专家不太现实,但是引导学生提升上文所述的“三大技术”,为其将来成为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关务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却是可行和必要的。通过开设《疑难商品归类解析》等深化的相关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等教法提升学生商品归类、完税价格确定和原产地审定三方面的技能,使其毕业时可能成为相关业务领域的准专家。

3.4 构建“学校+行业”的双元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统筹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毕业生才能真正成为高技能人才。为了培养高层次报关人才,构建“学校+行业”的双元人才培养评价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为:一是学校主要负责考核评价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业绩,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二是行业主要负责考核评价学生整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达到了企业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办法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关务水平测试、归类师等相关具有行业性质的业务能力考试,并将相关成绩纳入学生的毕业考核,加快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

3.5 创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保障体制

一要改变招生方法,吸引优质生源,保障高层次报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比如可以提高录取分数线,提高生源的质量。二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鼓励专业教师利用社会实践、专业培训、校企合作等形式深入到智能化發展程度高的报关公司,以更新、深化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注重引入管理型、专家型的报关公司兼职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要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等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要引行业专家进校园。可以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报关行业专家的风采,发挥榜样的力量。五要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报关员工作情境。

参考文献

[1]陈鑫.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影响的启示—以全国报关大赛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74.

[2]全国首个RPA报关机器人投入使用[EB/OL].http://www.gaoming.gov.cn/zwgk../jrgm/201712/t20171214_6943400.html,2017-12-14.

[3]报关水平测试教程编委会.报关业务技能(2017年版)[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7:366.

[4]谭银元.基于行业评价的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10.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