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多媒体技术,探索声乐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2019-03-28刘媛媛

戏剧之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融合发展多媒体技术

刘媛媛

【摘 要】声乐教学的开展是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重要形式和方式,融合多媒体技术能为其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能够使声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能够让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得以提升。探索多媒体技术与声乐教学的融合,为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努力是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声乐教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16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各个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计算机时代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帶来了改变。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对于教育领域来说,同样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有效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这种新颖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无疑比粉笔加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传统教师的知识垄断被网络无限的资源打破,传统教材及其静态、单向的灌输方式被超文本的互联和互动交流方式取代。声乐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分支,更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合多媒体技术,探索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为学生声乐学习水平的提高开辟新的道路。

一、多媒体技术概要

多媒体一词来自英文Multimedia,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它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成分整合为一种信息对象。就狭义而言,指以微机为核心,实现多种感觉媒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是超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子集。超媒体系统是使用超链接方式而构成的系统,它大到可以构成全球信息系统;小到可以构成一个单独的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主要有三个特征:信息处理的综合性和集成性,即对多种感觉媒体都可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控制的交互性和双向性;信息显示的同步性和即时性。上述特性的应用可以使用户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看到精致如真的图片,欣赏引人入胜的影视动画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优势

传统模式下的声乐教学通常是以“三个一”的形式开展的,即一对一授课,一架钢琴和一面镜子。教师的授课效果保障基本上来自于自身的主观经验和思维的运用判断,不能像音乐理论课和器乐课之类观察明显。学生对声音概念的认识和实践,主要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来实现,例如,声音的圆润、洪亮、连贯、铿锵有力、穿透力、共鸣等。寻找发音感觉、寻找最佳的发音位置以及内部身体器官在发声下的感应状态等都是一些不能直观的内容,都依赖自身意识、感觉等主观因素发挥来完成的,需要演唱者切实体会和感悟,致使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疑惑。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引入声乐教学后,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较大帮助。

综上所述,其主要由以下几大方面的优势:第一,有效减少声乐教学的抽象性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实现教学质量提升,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声乐课后,学生的练习只能凭记忆,上课时正确的感觉也很难找回。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的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一星期只有两节课,刚在课上找到的感觉,下课很快就忘了,如果利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复习,还可以提高效率。

第二,有利于学生认知声音概念,而且能够将声音概念与声音的应用相互结合,把音乐风格引入到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伴奏水平有限,其次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

第三,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并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扩充容量。使声乐教学的效率获得明显提高,让课堂教学走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状态,并能够给予学生舞台表演的参考指导,使声乐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进一步得到丰富。

三、声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欣赏名师音乐会。部分高校由于受到不同的环境和条件限制,学生在欣赏高水平音乐会的机会非常之少,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播放名师名家的音乐会实况视频,组织学生在教室集中观看视频。比如,播放世界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可以让学生感受美声唱法的艺术之美;播放彭丽媛和宋祖英的音乐会视频,可以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的独特声音艺术之美;播放谭晶的通俗作品音乐会视频,可以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在融合多种唱法下所具备的时代优势以及对各类唱法的有效鉴赏。

(二)对多媒体技术、录音影像的应用。MP3、MP4、数码录音笔等数码设备的应用普及,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录音工具的种类,而且录音的质量也具备较强的技术保障。甚至现在的手机也可以进行录音。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演唱的指导点评,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只能以模仿学生的发音来向学生进行表达,但是现在可以将数码录音设备应用到声乐教学实践当中,对学生的实际演唱进行真实录音,然后让学生进行重复播放,使之在切身感受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完善,从而实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演唱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将多媒体效果与表演活动相结合。对于声乐音乐会,邀请专业的乐队进行伴奏,就可以让音乐会的质量效果得到有力保障,让演唱者的功底水平得到更好的展现。但是,邀请专业的乐队进行伴奏,不但成本高,而且极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采用伴奏碟的方式进行伴奏则缺乏真实效果感。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由电脑、PPT软件、数码灯光、音响系统和一台双排键电子琴等设备功能组成的多媒体平台,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曲时,首先使用PPT投影功能将设计的北方下雪的美景投放到背景墙上,然后利用数码灯管和雪花机等设备功能设计出逼真的雪花飞舞情境,再附加一台双排键电子琴模用以模仿伴奏乐队的效果。通过这些“光影声色”氛围的烘托,让听众的欣赏效果由简单的听音乐变成了看一场“真实的现场音乐会”,有效丰富了听众的音乐体验。

(四)多媒体网络,拓展学习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网已经成为广大青年人的主要学习娱乐方式。教师要针对该情况,有效运用网络技术优势,向学生教授网络技术在声乐学习中的正确学习方法,使网络技术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功能等优势得到切实的发挥,进一步丰富学生声乐学习的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不断提升对声乐科目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多浏览一些名家的个人声乐网站;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些常用的作品搜索方法;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专门的声乐学习交流论坛等。

四、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授课方式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師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授课效果,生动形象的表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好奇心,进而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所在,自然而然且积极主动地进入声乐学习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一种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此来摆脱束缚,由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与设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诸多时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影响了授课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多媒体将教材中蕴涵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生理感观,产生美感效应,提升学习兴趣。

(二)降低教师教学难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声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加形象地体现教学内容,降低教师授课难度。多媒体从试听效果上强化了教学运用,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这种语境的熏陶下激发演唱欲望,进而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

(三)增加授课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具有信息面广、资源丰富、联系快捷、视听结合、形象性强等特点。网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资源丰富。例如,我们在演唱舒伯特的《小夜曲》时,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舒伯特的资料,可以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得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作曲家生平、其他作品等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课者,而需要主动参与到查找、搜索、编辑整理资料与信息的过程中,还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

(四)打破传统授课局限,有利于激活教育创新思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网络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收集到诸多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提供的教育信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环境的特点去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形象逼真、生动新颖,正是在这样环境下学生获得了新颖的学习体验,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郁,进而转化成一种创造学习的主动性。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幅富有个性的图画、符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挖掘了学生的艺术潜能。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声乐教学课堂新的发展路径,也让教学的开展以更为有趣、丰富的形式展开,对于学生声乐知识的感受、掌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还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情,探索声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新路径,为学生声乐综合水平的提高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樊凤龙.中国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史初探(卷1):声乐教学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小平等.多媒体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朱施南.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创意[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多媒体教学指导[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5]刘超.高校音乐教育与声乐教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融合发展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