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戏中演”
2019-03-28王菲
王菲
教学中我们选择阿加莎同名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进行节选改编,片断意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导演元素进行舞台剧导演创作,通过表演和导演的融合,掌握导演创作的规律、技能和方法。那么该剧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呢?
一、演出结构与风格样式
传统戏曲简单的一桌二椅舞台场景,化繁为简,驾轻就熟的舞台时空处理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②正是由于中国戏曲虚拟歌舞的写意表现,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舞台时空超然自由、景随身变的独特技巧。③舞台设计上,我们借鉴戏曲写意舞台,通过小道具和演员表演转换空间,或景随人移,将景、情、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片断的场景在列车车厢,为避免场景转换的不便。我们要学习和借鉴戏曲超然自由的舞台时空处理,以人为本,景随身变,以演员的表演决定舞台时空。运用舞台的假定性,以演员不间断地上下场和以假乱真的表演、肢体虚拟的行动以及在虚幻环境中的态度和感受,诱发观众创造性的想象,在空荡的舞台上创造出一个个假定性的时空情境。因此在排演的过程中,在“梳理线索”和“还原案情”两段,导演组分别使用绳子和面具等形式进行表现。在人物未上场前,舞台空空如也不表现具体环境。等卡赛迪来回用绳子捆绑黛西,舞台就成了卡赛迪行凶杀人的现场,黛西母亲出来寻子,舞台马上变成森林。学习和运用戏曲超然自由的舞台时空处理,可以极大地解放舞台的艺术表现张力,它不受具体环境的限制而自由变化;创造许多看似无法表现的时空情境。那些长短不一的绳子,或用作凶手卡赛迪捆绑小黛西的凶器,或借以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微妙,变化丰富的情感流程是黛西母亲一尸两命导火线,如同戏曲里锣鼓点对演员的作用。亦或是,12个演员运用绳子进行各种排列、组合,自由、流畅、简洁、空灵的创造出各种时空环境。它是波洛侦探脑海中的推理画面再现,此时的网状绳子是12个人的人物关系线索,引导波洛沿着线索找到答案。“还原案情”一段使用面具形式,伴随鲜明强烈的节奏,面具要完成仪式化的变化造型。众人戴着面具抬起凶手如祭祀般放置台中,通过肢体动作无声地诉说整个案件过程,这两段构成《东方快车谋杀案》演出结构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视觉形象。确定了这样一种演出结构以及相关的视觉形象,也就确定了《东方快车谋杀案》演出的风格样式。
它是仪式化的激烈动作与紧张静穆场面的融合;
它是疯狂的报复和表面平静的大开大合;
它是空灵自由的时空处理和多重叙述方式的结合。
二、借鉴、学习戏曲处理
为了表现施暴者的暴虐无情,我们增加“绑架”这段戏,借鉴戏曲虚拟的表现形式处理,突出人物个性还巧妙地将情、景、人融合在一起,通过有限的形象诱发观众积极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想象幻觉的真实。”④把“谋杀”直接赤裸裸地搬上舞台是对戏剧假定性的极大否定,我们采用舞台隐喻的导演手段表现:卡赛迪绑架小黛西,森林、河边、灌木丛一切都是虚拟化的,都由演员的虚拟动作完成,卡赛迪用红绳子先是套住小黛西的脖子,站在高台上来回拉扯,不停地操纵。受刺激的小羊羔惊慌失措肆意乱跑,卡赛迪肆意大笑一圈圈的套牢“猎物”,小黛西顺势大幅度的几个旋转,演员的表情从害怕、痛苦、惊恐到狰狞,绳子越来越短直到捆住小黛西全身,最后她被“猎人”一把提起扔进“森林”,杀人犯卡赛迪最后拿着黛西的皮球变态邪恶地嗅了一下,此时全场一片寂静,大家屏住呼吸,卡赛迪把小黛西的皮球重重地砸到地上,大家的心也跟着皮球弹跳上下沉浮,此时的观众完全明白整个事件。
中国戏曲虚拟表演的“以假当真”“假戏真做”与西方写实戏剧力图在舞台上实现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抹去舞台上任何演的痕迹。戏曲的舞台不回避舞台的假定性,公开承认戏就是戏,是在开放的舞台上创造虚构的真实。强调假戏真做,即用一系列虚拟的手法表现事物本质的真实。⑤“还原凶杀”这段戏,用写实方法处理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用匕首刺杀看起来虚假难以使观众相信,而演员用收缩道具真的刺下去,观众反而会跳出剧情。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处理这段戏。“在戏曲艺术中,简略、空灵的舞台环境(虚)与夸张、鲜明的人物形象(实)交相呼应、融为一体,恰好构成‘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絕妙境界。”⑥在这里,虚是指这12个人杀死卡赛迪不一定是面对面的刺杀,而是同想象的对方做动作,一切动作用无实物完成,“借假演真”。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众人合力谋杀卡赛迪的神情动作。更重要的是借用这些动作来表现大家复仇的内心活动和报复的过程。实是指大家的内心感受是真实的,每个人由于小黛西的死而感到悲伤和痛苦,因此想杀死仇人;你来我往的外部动作是真实的。在鼓声和音效的气氛烘托下,通过面具的形式,12个人看似无目的实则有组织地聚拢在一起,围成半圆后,由小黛西的外婆站到舞台高点操纵一切,最后大家共同抬手合力下刀杀死仇人,瞬间舞台上切换定点红光,正照在卡赛迪身上。此时,舞台环境的简略和空灵正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强烈、丰满以及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戏曲的虚拟表现,既要求演员表演真切,又强调人物精神气质、思想情感鲜明优美的表达,同时还兼顾观众的审美感觉,很多时候还要快速跳出评判,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戏曲的表演讲究演员与角色既合二为一,又一分为二的辩证统一;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辩证统一。⑦借鉴中国戏曲的方法,角色的跳进跳出非常自如流畅,一点也不会破坏和干扰事件的进行和观众的审美。为了克服舞台空间的限制,我们向戏曲学习,“梳理线索”采用了虚拟的表现手法,大侦探波洛先生在脑海里思索这12个人和小黛西、死者卡赛迪之间的某种联系时,也都是由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演在观众的想象中完成了空间场景的转换。比如,要呈现侦探脑海中对12个人证词的分析判断时,侦探的扮演者就可以从高台下来与12个叙述者肢体上发生强烈的冲突,表现出侦探对每个人物证词的态度有所不同,从而揭示侦探波洛这个人物内心尖锐的矛盾和复杂的纠葛。幻觉空间的舞台呈现是这样的:他审视这12个互有人物关系的组合,两两相互通过绳子的排列重组,形成蜘蛛网似的人际圈。直到小黛西出现,在舞台中央以她为轴心,用一根红绳子把所有线(即人物关系线索)拧在一起。最后小黛西躺在这个由若干红绳子组成的交错网状线的人际圈中,剧情推向高潮,红色的光线洒满全场;当大侦探波洛站在高台俯视全貌时,这一切即是他脑海中推理的画面,这些推理判断是由12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得出的。此时观众已明了:众人是为小黛西的死来复仇!这些虚拟的动作经过精心提炼设计过的动作,具有典型意义和美感造型。
通过对戏曲虚拟表现手法的借鉴和学习运用,我们也真正感受到卢昂教授所说的:“中国戏曲的虚拟绝不仅仅是虚拟本身,他强调都是‘神似。要虚得美、虚得深、虚得真。也就是虚中见美、虚中见情、虚中见真。”⑧以上是片断《东方快车》演出整体舞台形象、结构形式以及教学要求的一些粗略想法,由于戏的舞美和灯光极其单纯,因此构思还有欠妥之处,请大家多批评讨论。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05,130,149,160,181,161-162.
③卢昂.导演阐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