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病别忘生物钟

2019-03-28于鸿君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物钟服用化疗

于鸿君

生物钟的控制无处不在

生物钟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滴答作响。这些时钟对视交叉上核(位于生物脑部的下丘脑前、视交叉后区域,是生物脑中负责产生节律性行动的重要部位)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使它们彼此同步,并与外部时间同步。

视交叉上核含有2万个细胞,大小不超过一粒大米,在生物功能上相当于格林威治子午线;它是身体中数十亿其他细胞时钟用来保证精确运行和保持身体昼夜节律的参考点,大脑和身体的各项正常工作都受到这种节奏的控制,扰乱它,人体健康就会遭到损害。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生物钟对我们人体的控制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例如,心血管系统就有很强的昼夜节律:睡觉时血压最低,但醒来后血压急剧上升;血小板在白天更粘稠;在白天,肾上腺素等“战斗或逃跑”激素的水平也会更高,肾上腺素能收缩血管,使心脏跳动得更快。这些昼夜节律的变化会影响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从统计数据来看,一个人在早上6点到中午之间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任何时候都大。而人体研究也表明,如果患者在下午而不是早上做心脏手术,他们生存的几率更高。

不仅仅是心血管系统显示了这种时间变化,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夜间受伤的人比白天受伤的人大约多需要11天的时间才能痊愈。还有其他一些昼夜节律影响生理功能的例子:病毒在夜间更容易在细胞间复制和传播;过敏反应在晚上10点到午夜之间最强烈;而关节疼痛和僵硬在清晨更严重。如果这些节律被扰乱(通常发生在医院环境中),可能会妨碍病人的康复。

现在,对人体生物钟行为的新理解正被用来探索我们如何从疾病中恢复过来,使药物治疗更有效,同时减少副作用。

调整医院病房的照明

现代医院建筑普遍的特點是窗户小和室内照明度昏暗,白天的床边照明度也远低于户外日落前的水平。白天缺乏明亮的光照,而当夜晚来临时,医院的光线却又明亮,这会导致昼夜节律紊乱,使细胞中的节奏不同步,不仅扰乱睡眠,也会对康复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加拿大一项对心脏病发作后康复的病人进行的大型研究发现,在白天明亮、夜晚较暗的病房里疗养的病人死亡率为7%,而在相反环境的病房里的病人,死亡率为12%。

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对早产儿的研究。如果早产儿暴露在更自然的光照周期中(包括12小时的光照和12小时的黑暗),他们就更有可能茁壮成长,他们的体重增加,哭泣减少。

医院照明对病人健康的影响正在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伦敦皇家自由医院正在其急诊室安装昼夜照明灯(用于模拟黎明和黄昏),其他国家的医院也已经引进了这种照明设备。

支持使用生物钟照明的证据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格洛斯楚普医院,那里的医生一直在考察中风康复病房生物钟照明系统对病人的影响。在白天,这种照明系统会增加病人在明亮蓝光下的暴露(生物钟系统对此最有反应),然后在晚上调暗并关闭蓝光。如果检查或手术是在夜间进行的,则采用琥珀灯的光照。

这些措施实施后,医院里病人的康复情况明显比以前好转。

根据生物钟来吃药打针

医学界另一个日益增长的兴趣领域是在什么时候服药能增加它的有效性。人体几乎有一半的基因受到生物钟的控制,每一种重要疾病(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Ⅱ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精神分裂症和肥胖)都与基因有关。这就意味着,当这些控制疾病的基因活跃时服药能增加治疗效果。事实上,多种药物的分子通路是由生物钟调节的,根据服用时间的不同,这些途径可以使它们增效或减效。这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以及治疗血压、消化性溃疡、哮喘和癌症的药物。这就表明在最佳的时间服用药物是多么关键,错过最佳时间,药效就会降低。

例如,降压药(缬沙坦)在晚上服用比晨服的效果要强60%。许多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在晚上服用时也更有效。研究还表明,睡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可能是防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上疼痛的最有效方法。

20世纪80年代,法国医生弗朗西斯·莱维对老鼠进行实验时发现,老鼠在夜间活动期间(而不是白天睡着的时候)服用化疗药物(蒽环类抗生素)的毒性更大。随后一项针对卵巢癌妇女的试验证实,如果在早上6点而不是下午6点服用这种药物,副作用就会明显减轻。

虽然这类信息很少在学术期刊之外共享,但医生们正开始利用这一认识来帮助减少化疗等治疗的副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作用是以快速分裂的细胞为靶点,这类细胞属于癌细胞。然而,它们也杀死了一些健康的细胞,如胃肠道血管内膜或骨髓中的细胞。这就解释了化疗带来的一些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如恶心、食欲不振和更大的感染风险。然而,健康的细胞只在一天中的某些时间分裂,而这些日常节律在某些癌细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避开健康细胞分裂的时间来服药。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在早上服用化疗药物(伊立替康)的耐受性更好,而女性在下午或傍晚服药的耐受性更好。这些时间效应不仅限于癌症。

不仅是吃药,最近的研究发现,季节性流感疫苗在上午9~11时之间注射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数量是6小时后的4倍。

由于目前所研究的每一个组织都存在昼夜节律,随着对这些领域的进一步探索,类似的效应很可能会在其他疾病、药物和治疗中显现出来。

光线、睡眠和时间安排这些基本要素叠加在一起,有可能改变医疗保健行业的未来。

猜你喜欢

生物钟服用化疗
周末“补觉”是一个谎言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从计时钟到生物钟
服用抗过敏药物须谨慎
如何正确服用胃药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服用降压药警惕不良反应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细菌装上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