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陡峭的工业化曲线是怎样形成的?

2019-03-28曾纯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改革开放制造业

曾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抓住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会,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这一历史性跨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中国快速工业化的奥秘何在?

1817 年,试图与大清王室商谈贸易问题的英国外交家、前印度总督阿美士德铩羽而归。返国途中他经过监禁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于是前去拜访了这位传奇人物,想听听他对中国问题的看法。阿美士德认为,中国的专制统治者冥顽不化,只有通过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才能使他们明白打开国门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拿破仑回复道:同这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开始时你们可能会成功,但你们也会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的力量。他们会思考,他们会建造船只,用火炮把自己装备起来。他们会把炮手从法国、美国甚至你们英国的伦敦请来,建造一支舰队,把你们打败。阿美士德反驳说,中国表面强大的背后是泥足巨人,很软弱。对此拿破侖不以为然,他回答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

今天看来,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肆无忌惮地爬来爬去。但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都将为之震动。

近代中国主权沦丧、文明衰败,地球上最后一个古老文明面临着不是亡国灭种就是湮没无闻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不甘沉沦,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挣脱了列强的枷锁,投入到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中。沉睡的“东方雄狮”开始觉醒,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抓住全球制造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制造业生产能力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制造业产值、进出口贸易额、利用外资规模等重要指标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创造了“中国奇迹”。

实现现代化和消除贫困的巨大压力,激发起中国人巨大的创造能量。始于1978 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摆脱了长期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展开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实践。

陡峭的工业化曲线

工业化在中国的快速且高效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8 年10 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抵达东京,展开了为期8 天的对日访问行程。根据行程安排,小平同志10 月26 日要从日本东京去京都。东京与京都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70 公里,坐飞机太近,坐汽车又太远,日方极力向中方代表团推荐乘坐新干线。在邓小平乘坐的“光-81号”新干线列车上,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邓小平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一语中的。这几句话成了中国此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预言,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脑海中的宏伟蓝图依次在中国大地上变成现实。就像飞驰的高速列车一样,中国经济高效率地运转起来、奔跑起来,进入了快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条世所罕见的、陡峭上扬的工业化曲线。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进程。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

1949 年后的30 年时间里,中国模仿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类工业和消费产品,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军工制造业基础;但由于产业结构失衡,工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总体差距较大,消费品制造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产品种类非常匮乏。

1979 年11 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费兰克·吉布尼等人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从20世纪80 年代中国引入市场经济概念到90 年代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工业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向市场,并逐步建立起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企业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体系,形成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1978—1988 年)

尽管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但乡镇企业大量涌现,这十年时间里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 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 倍,占GDP 比重从14% 上升到将近50%。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乡村经济的繁荣扩大了中国市场的规模,在经济改革中初步尝到实惠的城乡居民开始接触到各种新鲜商品,民间俗称的“三大件”品种不断变化,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而穿着也开始五颜六色,有了更多的选择。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起来,促进了轻工业和低端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开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关键点。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十年(1988—1998 年)

中国的民营制造业崛起,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引爆了以规模化方式、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和出口大批量日常消费品的革命。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工厂遍布中国城乡各地,作为中国工业革命“后备军”的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为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大量轻工业产品被生产出来,但高端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期间中国抓住了纺织品这个最大的轻工产品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找到了中国快速工业化的旗舰产业和市场。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日益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两种体制改革的典型模式。经济特区的建设、股市的建立、商品房的出现,使得中国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中国市场的特点也逐渐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在这十年时间里,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江浙地区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很多刚刚从计划经济转轨的国有企业还不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缺乏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不少国有企业拥有的知名品牌,在这个时期陨落。

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因而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他们靠灵敏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竞争优势。“营销”尤其是“广告”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叩开市场的金钥匙,央视“标王”现象引人关注。众多民营企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原始积累。在这一时期,也有大量原先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海创业”。创业开始受到广泛的尊重。

在这十年中,中国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中外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额节节攀升,国内市场日渐繁荣。中国的制造企业开始广泛引进国外工业和消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而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于制造业产品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也正是在这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开始逐渐展开。财务软件、CAD 成为当时的热门软件。

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内地和沿海地区间的制造业乃至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1998—2008 年)

中国制造业逐渐融入世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闻名全球。外资进入中国的趋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日渐凸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在中国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吸引下,在全球制造企业降低制造成本、占领中国及亚太市场的战略推动下,大量外资和港澳台资本涌进中国大陆,形成了众多外资与中外合资制造企业及台资、港资制造企业。长三角地区随着浦东的开发而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

在这十年中,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高速交通网络建设,在前20 年集聚的对能源、动力系统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巨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突破了能源、动力、交通、通信等发展瓶颈,机械设备、中间产品和交通工具等产品市场得到快速扩张,迎来了煤炭、钢铁、水泥、化纤等生产和技术的发展高峰,冶金、钢铁、矿产、大型机械设备、精密仪器、化工材料等行业的规模化大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前难以想象的重化工业的革命性突破。

使中国制造闻名全球的,正是中国沿海地区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赢得了大量的OEM 订单,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和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尤其是IT 产品、玩具、服装、制鞋等产业集群。有人说,在这个时期,如果深圳到东莞的高速公路堵车,就会造成全球的计算机内存涨价,这虽然略显夸张,但却是有事实依据的“蝴蝶效应”。

这十年也是全球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使内地与港澳的合作更加深入。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飞速增长,跨越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建设,铁路一次又一次地大提速,航空载客量和货运量增长神速。中国的电信事业,尤其无线通信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的城市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地,建筑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农民工像潮水一般涌向沿海地区,支撑了民营制造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的发展。而汽车也迅速进入中国家庭。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2003 年之后,整个中国制造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尤其是中国的船舶、机床、汽車、工程机械、电子与通信等产业发展迅速,进而又带动了对重型机械、模具以及钢铁等原材料需求的海量增长,从而带动了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国家对军工行业的投入增大,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益显著提升,钢铁、烟草等行业开始进行整合。资本市场为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

这十年中,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一方面,除能源、军工、烟草等垄断行业以及国资委主管的重点国有企业集团之外,很多国有企业逐渐实现民营化;另一方面,很多民营的龙头企业已经通过兼并、收购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产业集团,在产业规模方面做到了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水平。例如,广东顺德的家电产业、浙江温州的电气产业、福建晋江的制鞋业、江苏昆山的电子产业等。

这十年中,中国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已经国际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而中国制造业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国际贸易额继续高速攀升,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大。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的优秀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全球,例如联想、海尔、华为等,而机床、汽车等行业的大型制造企业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国际并购。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电子商务的巨大需求。而ERP、PLM、CRM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开始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投资效益不断提高,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第四个十年(2008—2018 年)

自2010 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后,中国的工业增长进入新的阶段。

“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2015 年工业总量达到约22.9万亿元,分别为2005 年和2010 年的3.0 倍和1.4 倍,尽管增速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工业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长动力持续优化,并向消费驱动型转变。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工业利润水平总体良好,引领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技术改造成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在这十年中,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与此同时,持续的技术创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铁、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卫星成体系走出国门。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中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在这十年中,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才池。中国研发经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PTC专利申请量达4.31 万余件,较前一年增长44.7%;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3 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個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知识产权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这十年中,中国工业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航天、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的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前列,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建材等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工程机械、通用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高铁、核电成为知名“国际产品”,华为、海尔等成为知名“国际品牌”。企业的品牌意识与品牌培育能力不断提升,一批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制造向培育自主品牌的跨越。

经过改革开放后40 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基础,不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中外合资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从落后走向昌盛,从贫穷走向小康,昂首挺胸迈进工业大国的行列。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大规模轻工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业的兴盛,90 年代中期钢铁、煤炭和公路建设的繁荣,进入21 世纪后高铁建设和重化工业的起飞,在神州大地上拉出了一条陡峭的工业化曲线,令人赏心悦目。

快速工业化的奥秘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大国增长奇迹,为大国发展提供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和平开创国内和世界市场的新模式。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近1/5,比美国和欧洲人口加起来还多,但只有6%的世界水资源与9% 的世界耕地,人均资源少得可怜。例如,人均耕地只是美国的1/10。30 多年前,中国的人均收入甚至只相当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人均收入的1/3。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制造业一步步向上攀登,在规模上陆续超越其他老牌工业强国,中国发展成为最大、最具活力的全球制造业中心,2010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大国迈向工业超级大国,中国用60 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二三百年的历程,这样的惊人转型给了世人怎样的启示?是什么促使一个贫穷大国引爆工业革命,使经济腾飞?中国实现快速工业化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改革开放开启快速工业化之路

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远见卓识指引下,中国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第二次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而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改革目标同样也是解放生产力,也是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社会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改革必然引起经济体制、社会利益格局、社会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也是推进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的引擎。中国自近代以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集中体现为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得到激活,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得到优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中国的工业化正是在新体制、新机制的激励下快速推进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连,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的经济,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工业化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从中国的实际来看,资源相对不足、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以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特区建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大大加快,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得以启动、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

政治稳定和社会信任保障快速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大国)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而处于工业化阶段时的大国特别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等理念,目的就是力争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要保证中国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防止世界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冲击,尤其是后者,例如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金融危机。

工业是一个有机体,一个大系统;工业化不只涉及企业层面生产技术的变革,更是民族国家的改头换面式的振兴更新过程。它要求所有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最大协调,并动员起所有阶层(特别是农民)和各种自然、社会、政治资源,需要付出巨大的资金和社会成本,对政府的市场协调能力和组织效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快速工业化的实现,只能发生在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的国家和地区;反过来,国家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又有助于化解社会动乱因素,超越动荡风险。

依靠强大的政府动员能力、良好经济增长业绩带来的正向预期和全民的积极参与,中国从乡镇起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启动了改革开放进程,建立起基础更为牢固的社会信任,保障了快速工业化的顺利推进。

多元力量共推快速工业化

“增量改革”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内涵,即先在旧体制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新体制或新的经济成分,随着这部分经济成分的发展壮大、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体制环境的不断改善,逐步改革旧的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加速器”和“生力军”。至2008 年,民营经济已经占GDP 的65%,占城镇就业人数比重的77.3%,占全部税收的78.6%,是中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力量。

允许和鼓励外商投资既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又成为了中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和探索改革道路的重大战略举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 多年来,中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以及对外资的吸引力,在全世界均已名列前茅。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改进了陈旧产业,优化了产品结构,填补了若干缺门短线,缩短了汽车、电子、通信设备、信息等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带动了一大批协作配套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工业,开拓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

1992 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目标的明确、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市场法律的逐渐完善,以及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深入,非国有企业的制度环境显著改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构成了推动中国工业化深入发展的“三驾马车”。

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新型工业化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西方产业革命的兴起,加上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形成了世界市场,促使世界经济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特征。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为标志,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首先,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生产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中,原材料—产品的传统模式已被打破,工业制成品的地位超过了原材料,成为交易的主要对象。国际贸易的种类和范围也由过去的商品贸易,不断扩展到技术贸易、劳务贸易和包括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在内的服务贸易,几乎人类生活的一切都成为了贸易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全球资本一体化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把各个部分重构为一个全球生产体系。这一生产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是分散的,远远超出了公司所在的地理位置。产品凝聚了如此多产地的技术成分,以至于人们无从辨认每个国家的具体贡献,也无法区分制造该商品的劳动者的国籍……全球化以普遍消除资本的区域行为特征,正在使资本重新组合。“流动空间”正取代“地域空间”,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联系在一起。

最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已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体系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体系;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由过去的垂直分工为主发展为当前的水平分工为主;一国内部的分工协作拓展为全球范围的分工协作;不同产业部门的分工和交换也将发展为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和交换。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都是“世界工厂”上下游协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世界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出现了生产要素配置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顺应全球化的新特点,大胆吸引外资,以外资推动外贸发展工业化。在2001 年中国加入WTO 后,快速工业化的势头更加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外资推动的外贸增长对中国工业化的支持力度相当可观。

全球化也带来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涉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调整,更涉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环节的迁移。这一趋势一方面推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帮助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优势的中国抓住机遇,参与到全球化的生产体系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调整和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内部结构,以此建立起支柱产业,促进中国工业化进入更高的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化水平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业化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然而,在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依靠民众和政府的智慧,使得中国在工业化阶段性升级的关键步骤上能够屡屡涉险过关,这也许就是中国能够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核心“诀窍”。

从世界工业发达的大国工业化进程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工业化初期,通常呈现为轻型结构发展阶段,常以轻工业尤其是纺织工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逐步向以基础型工业为主转移,即向以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发展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化阶段转移;在重化工业阶段,一般前期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后期以重加工工业为主;在基础型工业和基础设施充分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上,逐步转向以机电工业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深加工阶段,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表现出产业结构高加工度趋向、高附加值变动规律;最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进程,无意中遵循了规模化工业品市场的实现顺序,以相对较低的社会成本和资金成本,遵循市场创造的正确顺序和方法,首创了超大型国家工业化的和平崛起新模式,与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不同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不懈工业化尝试的失败和受挫形成了鲜明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的工业化从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始,以数量庞大的小型乡镇企业起步,不断深入到社会各阶层,整个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种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 之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比重由1979 年的21.6% 大幅上升至2008 年的40.1%。

工业内部结构迅速变化,按照轻/ 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4 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下降,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和优化;1985—1991 年,轻、重工业保持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1992—1998 年,工業结构重新出现较明显的重工业化趋势;从1999 年开始,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再次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工业结构的行业构成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般加工制造业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中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中国制造业的再度崛起,是颇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件。由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不是依靠殖民主义和战争兴起的,而是通过互惠的国际贸易拓展市场,依靠自身的商业智慧、实干精神、政治稳定、社会信任以及借鉴他国发展经验、教训而实现的,给众多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富强的努力提供了新的选择参考系。它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力量,远比当年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大得多。

猜你喜欢

工业化改革开放制造业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